金一南:是这两个数据改变了美国态度_风闻
大牧_43077-2020-01-13 15:32
金一南:是这两个数据改变了美国态度
最近,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美经贸谈判。一波三折的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听听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解读。
金一南:是这两个数据改变了美国态度
作者:红博士 来源: 瞰察者
最近,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美经贸谈判。一波三折的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听听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解读。
近期我们遭受了意外的困难,感觉这坎好像过不去了。其实博弈对双方都难,没有容易的。
中国的优势第一是制造优势,第二是市场优势,第三是开放优势。美国的第一优势是科技优势,第二是货币优势,第三是军力优势。
美国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跟中国的关系,而在于美国与企业的关系。制造业移到国外,收益被私有的跨国集团获取,成本却由联邦政府承担。
短期看,结局必然两败俱伤;长期看,不但倒逼两国经济转型升级,而且通过较量与发展,反而有助于双方找到新的平衡点;
阿富汗战乱时,任正非去看望过员工。利比亚开战前两天,他还在当地,任正非说,“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去英勇奋斗?”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任正非的这话已经超越我们现有的经济理论。
十年翻盘的两个数据
有人说,中美贸易摩擦是因为我们把美国人惹了,拍了个片子叫《厉害了我的国》,搞了工业制造2025,美国终于警觉了。我说,哪有这么简单的事?美国看我们的电影、看我们搞工业2025就跟我们干起来了?美国长期关注我们,一直在盯着我们。
2007年美国是13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7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2017年中国是13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是7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十年翻盘!
美国人一看这个趋势,你要超越我。根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国全年贸易逆差8000亿美元,将近半数来自中国,能不着急吗?中国贸易摩擦的起源就是这个。
所以,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中国是修正主义强国”;2018年2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讲,中国是“新帝国主义列强”。这帽子是以前我们拿着扣别人的,现在美国拿帽子扣我们,说中国要修改国际秩序,中国经济正在“入侵”非洲、南美,“入侵”美国。
合作是双方的,对抗只要单方面决定就可以了。当然在今天还得加上一个重大的国际背景,就是我们的工业制造202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开始反思去工业化的弊端,西方大国纷纷开启再工业化的进程。
2008年以前,国家、地区在统计经济发展指标的时候特别看重三产(第三产业),认为“三产”超过“二产”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健康、有潜力的表现,大家对制造业都不太在意了。一场金融危机让大家醍醐灌顶,真正能扛住金融危机的都是制造业大国,“二产”极其强大,德国、日本、中国、韩国都能扛住。
今天不要说西方,我们国内的很多学者还没弄清中国制造2025,就攻击它。为什么攻击?说中国制造2025太狂了,要走在世界前列。我说你们搞清楚了没有?
金一南说,任正非的一句话,超越了所有经济理论
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2025第一步,2035第二步,2049第三步,你把三步当做一步了。2025达不到世界制造前列,只是进入行列,2035达到中等的制造强国水平,2049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是我们的发展规划,并不是一脚就要跨过去。
当然,这里面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高技术。如果我们安于现状,保持劳动密集型,低端就低端,“7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那么我们永远相安无事。但美国人现在发现中国人往上走了。
硅谷的数据统计,2017全球人工智能创业融资152亿,中国企业占48%,美国企业占38%,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为1239件,美国为231件;1980年首次召开人工智能年会,美国占绝对优势,欧洲参与不多,中国一篇论文都没有,2018年2月的年会,中国投稿1242篇,美国934篇,被大会采用的论文中国仅比美国少3篇。
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奋斗精神带来的变化,引起对方极大的警惕,美国战略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最权威的智库)提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正和美国并驾齐驱的竞争,而不是跟跑,欧洲、日本这方面已经不行,这太可怕了。
所以中美贸易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是主导权之争,是国运之争。我们认为时机不成熟,还要闷头发展,美国人说不行,现在必须把它遏制住!你看,我们对美国有美好的想法,好几次讲“中美贸易摩擦不打了”,回回达成协议,全被美方单方面撕毁。贸易摩擦难以避免。
博弈对双方都难,没有容易的
贸易摩擦打到今天,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中国经济学家看衰中国,美国经济学家看衰美国。你采访中国经济学家,一片唱衰,“完了”“糟了”“大难呐”;你采访美国经济学家,跟我们一样,“完了”“糟了”,特朗普这样折腾,美国将出大麻烦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双方对自身的缺点都了如指掌,但对对方的缺点有所不知。我们看今天中国的优势在哪里?美国的优势又在哪里?
中国的优势第一是制造优势,第二是市场优势,第三是开放优势。
美国呢?第一是科技优势,第二是货币优势,第三是军力优势。
中国今天不但是第一大制造业大国,还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市场。谁会跟第一大市场过不去呢?这就决定了不管美国政府如何决策,美国企业一定要挤进中国市场。你打俄罗斯可以,打加拿大可以,打墨西哥也可以,但你不可能和一个比你还大的市场持续进行贸易摩擦。
美国刁难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华为、中兴、三一重工、联想都受到刁难;我们安抚美国企业在华的投资,继续扩大开放力度,包括金融领域。这就决定了贸易摩擦当中我们的中长期优势。
近期我们遭受了意外的困难,感觉这坎好像过不去了。其实博弈对双方都难,没有容易的。
特朗普简单地把过去美日经济对决当成今天与中国的经济对决,可行吗?80年代末,美日经济对决是产品之间的对决,双方都有独立于对方的完整产业链。可今天特朗普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他觉得还是产品,你看他划的产品(清单)非常细,涉及中国的几千种产品。你知道大量是中间产品吗?产品进入美国还要再加工,这影响极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密切共生关系,决定了并非谁掌握高科技谁就掌握了一切,中低端优势也并非那么容易取代。
为什么很多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大家觉得美国太厉害了,一个芯片就把中国搞住。我说,你知道这是产业链吗?中兴完了,高通怎么办?2017年高通全球营收223亿美元,中国市场占150亿美元,占2/3,而且比例还在上升,同时高通在美国本土的营收微乎其微。2017年中兴出货4600多万部,超过一半是高通芯片,中兴休克,高通深受重创。这就是今天的产业链。
2015年,中国政府对高通开出9.75亿美元的罚单,高通十分配合,第一时间缴纳,马上把钱交上来,并对国产手机厂商专利费打6.5折,高通失去中国市场使高通无法接受。
这是今天形成的共生关系,我们没有新的冷战,企业在勾连,这种关系无法斩断。
美国的优势被美国企业瓦解
上海交大的潘英利教授讲了很好的观点:美国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跟中国的关系,而在于美国与企业的关系。
起点是20世纪70年代末,制造业外移引发的“全球化”陷阱。制造业移到国外,收益被私有的跨国集团获取,成本却由联邦政府承担,包括外交斡旋、地缘战争形成巨大的不稳定性,美国政府没钱了,税收却在国外回不来。
所以,美国今天的优势正在被瓦解,不是被别人瓦解,而是在被自己瓦解。克林顿高级顾问泰森说,美国高科技行业能否抵住中国的挑战,并不取决于美国能否遏制中国的进步,而取决于美国自身的创业能力。然而迄今为止,政府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等传统行业,而非创新。
大家不要忘记特朗普是个老派人物,他钟情于传统工业,希望煤炭重新开采,钢铁重新生产……另一方面,反移民政策严重损害美国科技创新,你到硅谷看看,中国移民、印度移民、以色列移民、东欧移民大量在硅谷。特朗普反移民在反什么?反人才。
当然,特朗普宣布国内减税,这做的不错,但大家注意,美国政府本来就没钱,再一减税更没钱。特朗普胃口很大,想干的事很多,还宣布重返月球。与此同时,美国的军费达到创纪录的7160亿美元,是美国之后九个国家的总和。并且还要大兴基础建设。
所以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结局必然两败俱伤;长期看,不但倒逼两国经济转型升级,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较量与发展,反而有助于双方找到新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产业链,双方紧密交叉在一起,你掰不开我,我也掰不开你,这样是最安全的。
任正非的一句话,超越了所有经济理论
美国有个电影叫《教父》,给我很深的印象,主角的父亲被对手杀了,他讲了一句话:对对手最大的震撼,就是平静地和对手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们对对手的最大震撼不是开始冷战,不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而是我们要和你融合在一起。有人问我:金教授,能不能到美国投资?我说:到美国投资很好,只要你进得去就干,就怕你进不去,美国的限制很严。
当年抗日抗得过吗?毛泽东就说抗得过。为什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讲了一句话:“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今天的民众是什么样的民众?你看这批企业家:
华为的任正非,1987年以27000元集资创建华为,2015年全年营收利润110亿美元,2016年华为国内纳税700亿,海外纳税300亿,变成一个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今天把美国人吓得要死,堵截华为。
波士登的高德康,1976年八台缝纫机起家,为了完成上海进货,骑自行车往返,驼着布料来回200多公里,下大雨,把布料衣服包得好好的,自己浇成落汤鸡一样。有一次自行车爆胎,他扛着衣服要上公交,被人嫌弃一身汗臭,满身泥泞,然后被推下了车。小裁缝的大梦想,这不是民众?
吉利的李书福,只有高中毕业,干汽车很困难,很多人说,你懂汽车吗?你知道汽车是工业社会的皇冠吗?当年收购沃尔沃,中外媒体都丑化李书福,画的样子很丑,一个蛇要把象吞了。再看看今天的吉利。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你看中国人这种耐受性,这种创造性,这是经济学家能总结出来的吗?这是股市能计算出来的吗?
我们今天的学者在讲什么?中等收入陷阱、马尔萨斯人口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学者告诉企业家全是陷阱,寸步难行,太危险了。你看看任正非、高德康、李书福这些人怎么回答的?干才是答案,做才是最终的目的。
阿富汗战乱时,任正非去看望过员工。利比亚开战前两天,他还在当地,任正非说,“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去英勇奋斗?”
什么叫中国企业家精神?这是经济理论能解释的吗?这就是中美贸易博弈,我们中方的优势,中国社会、中国人这种勤劳勇敢,这种创新能力无可替代,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资本。
任正非讲:“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这话已经超越我们现有的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