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两次港台选举联想到抗父情结_风闻
好奇的人-2020-01-13 12:07
前两天台湾选举刚过,许多人包括我在内,对于结果都有些困惑迷惘,似乎不少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支持绿营,甚至可能在某些忧心年长者看来,是飞蛾扑火式地支持绿营,年轻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就在一头雾水时,昨晚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四个字,抗父情结。(心理学上当然用的是更严重的字眼,但我这里觉得改一个字较为贴切)许多港台年轻人是否被有意无意地激活出“抗父情结”?若问台湾的年轻人,在你个人生活中,你与你周围的人有否受到大陆欺负,我想答案应该都是没有吧。但为何竟对大陆有如此“切肤之痛”?如身历其境一般,在选举时也呼群引伴付诸行动。在旁人看来,甚至就像唐吉可德,即便是风车也要当成巨人对抗,有一种荒谬感。(当然也可能我是的确不了解真实情况)
我觉得“抗父情结”似乎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理论模型。大陆被导引成大父权的象征,在青年间被用多角度大量地激活出“抗父情结”,甚至形成一种运动。即便是大陆方面一直以奶水(经济)喂养,但或许在青年眼中,那不是母爱,而是来自父权的赏赐,背后是期待、约束、限制、责任,甚或隐含地位的差别。因此,接受礼物后,合理地“黑化”它,抗父青年心理上会更舒服些。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执政者不只是父亲,也是母亲,就是“父母官”。两种角色集于一身,做得好的话,力量更大更全面。这些在信任他的百姓眼中,可以看得到。但在不信任者的眼中,会容易只看到父权,而无视于母爱,母爱毕竟需要透过信任来传递。
相对于“抗父情结”,就是“恋母情结”。母爱特征就是给予、照顾、宠,白脸的角色。国际上有位老大,过去似乎就是一直扮演“英雄母亲”,提供的“民主自由”,既是拯救,也是奶水。但毕竟只是扮演而已,并非实质。所以近年有被指摘是伪慈母,带出了一些民主败儿?他们实施颜色民主后反而造成当地的困苦?国际老大在文化上也扮演母亲,好莱坞文化应该就是代表,充满温暖希望的色彩,还带出富裕华丽的信息,可说是满满的鸡汤奶水。特别的是,“英雄母亲”扮演者,最近由于新的领导者“特先生”作风豪迈直白,众人发觉,国际老大,似乎一直是真正的大父权?
对了,讲到这里,想到所谓的公知,可能他们一部分就是比较“恋母”?但父母亲的角色同样重要。一个提供方向、力量、秩序、生计与知识,一个提供喂养、呵护、关爱。当然这也只是方便讨论的刻板分类而已。成熟的心态应该可以同时与父母亲的角色相处融洽。
政治上成功的个人母性形象,欧洲好像比较有,德国的梅克尔、英国的撒切尔,都是代表人物。而美国的女性政治人物,形象比较偏职场女性?个人认为,前者会是比较成功的政治形象,更为大众喜爱。巧的是她们都有较为圆润的外形?
这里也可以顺便提一下这次台湾选举,韩先生上次在高雄选举,成功带出完美父亲的形象,开明幽默温暖有爱。这次却有意无意被打成草包父亲,逃跑父亲,背叛父亲?这次他自己也未突出原先鲜明的父亲形象,不知为何?所以在青年阶层可能他会吃亏。反观绿营,好像一直存在“母亲”形象的核心人物。大家或许可以联想到是哪些人。但目前他们青壮年阶层以后,似乎也没有这样形象的人?事实上,绿营一路以来也在政党形象上塑造母系的感觉,乡土的母亲,给糖水奶水的母亲。反观蓝营,清一色父系色彩,马先生倒是唯一比较没有这方面色彩(他个人功过不论),洪女士也是较偏老师的职场女性形象。不知这有无影响?
回头提一下西方提倡的所谓民主自由,似乎它隐含的前提是培养强化个人自我(ego)。当自我越强大,与父权的冲撞也越容易产生,抗父情结便油然而生。中国文化里的儒家其实就在处理群我关系,道家的无为(其实我觉得是带有归真无我的意思)与释家的去我执,都在处理“我”的问题。在这个既密集又疏离的新时代里,觉得中国有为者可以从先人智慧中精炼整理出一套关于“自我”的哲学,提供世人参考使用,一方面能让个人安身立命,一方面能安定社会,或许还能文化输出,造福世界。何乐而不为?
对于港台情势,大家如果觉得“抗父情结”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理论模型,可以推一推,大家引申、修正或强化都行。想一想对目前与未来的两岸三地有什么应用性,有什么解决之道?或许两岸关系,可以请专家研究一下,大陆如何在形象上凸显母性的一面。这样对无法跟父权好好相处的年轻人,不知是否能有打开心门的帮助?我在这里只是野人献曝,抛砖引玉。
附注:中国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文化上在亚洲可能也有父亲角色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