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为什么反对给青年导演贴上类型化标签_风闻
跃幕-电影博主-影响有影响力的电影人2020-01-13 11:49
新导演在“春天”,但“秋收”尚有距离。
文/ 七月
新导演的好时代。
其实从2018年开始,电影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向“新”发展。而到了2019年,优质类型片在低迷的市场有了更多突破,话语主导权在加重。凭借着这些突围出来的类型片,一批新导演也成功地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这些崭露头角的新导演背后可以看到的是,新一批在更多类型片熏陶下的导演进入到市场的基层,较强的类型化创作恰好与当下类型片的强观影需求相符。
同时,包括各类林立的新导演扶持计划,当下的市场包容性更高,资源配置已不再是新导演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通过与导演白雪进行对话,重新看2019年电影市场的发展,新导演的“春天”实际上还隐藏着一些产业问题。是否应该足够有类型化元素,如何最快速的和大众产生联系,如何看待新导演在行业的角色定位,这些问题摆在了更靠前的位置。
1
《过春天》而来的思考
大众联系。
黄尧饰女主佩佩,孙阳饰男主阿豪
距离《过春天》上映已经过去快一年了,再回头看自己这部处女长片,白雪感触颇深。其中,在白雪参加知乎电影展映等分享活动时,有不少观众特意来现场与她对话,让她很感动“《过春天》这部作品的生命力并未停留在上映结束”。
在2019年年底各大机构进行影片盘点时,《过春天》以不错的口碑进入了新浪和豆瓣高评分影片十佳行列。与之矛盾的是,《过春天》的票房成绩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但白雪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一结果,并进行了思考。
对于影片并未成功出圈,白雪认为这跟自己当初选择了跟随本心的自由创作,并未选择加入过多商业属性有很大的关系。但这其实并不是说让新导演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之间要有明确的“站队”,而是“选择自己能够讲好故事的方式”在大众市场与大众共鸣。
左起Jo、佩佩、阿豪
在白雪看来,**“《过春天》的题材其实很小众”,加上新导演和新演员,想要出圈还是比较难的。**但另外一面,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没能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和大众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白雪通过《过春天》意识到,电影还需要给观众一个情感情绪的出口,也就是说,表达有的时候需要明确和需要被感知到。“票是观众一张一张买出来的,你必须要对观众买的这张票负责,因此你创作时不可能不去考虑观众。”
“考虑观众并不意味着你要去迎合观众,那是落后于观众的停滞不前,你的创作要与观众一起成长,甚至快观众半步拉动着观众前进。****”
白雪认为自己接下来在创作中,需要去平衡创作自由度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是新导演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又想要自由、又想要群众其实很矛盾,看起来有的时候是矛盾的,可是电影史上又有那么多的电影是两者兼备的,既好看又叫座,既有导演对社会人性深刻的认识又可以透过易懂的故事传达。这当然是每一个电影人都想要追求的,也是最难的。这样多方面兼顾的创作模式才是更成熟、更符合市场发展的。”
《过春天》拍摄现场
此外,像是一众师友前辈向白雪叮咛的,**“第二部作品更重要”。**白雪深知无论上一部作品好坏如何,不仅仅是她自己,所有的新导演都会对下一部作品有了更多的创作野心。
**“有更多的创作野心很正常,但不能贪大,那容易膨胀。****”**白雪希望实际上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其他新导演都能去警惕这个变化背后的陷阱。
2
创作诉求
类型化误区。
其实总结这两年涌现出的优质新导演可以发现,他们其实处于青年导演和中生代导演的“夹层地带”,身上带着那么一点“大器晚成”的性质,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规律。
像是白雪分析的那样,这一批凭借第二部作品甚至是处女作而走进市场的新导演基本上为80后,他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年龄层走过了20岁、正经历30岁、够得着40岁,“无论是年龄阅历,还是叙事诉求,都到了一个水到渠成的状态,他们想要讲故事,也有故事可讲”。
而国内电影市场已经经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产业和观众都已经成长起来了。恰好,如今电影市场的主导观影群体正是一群跨越了20-40年龄层的大众,这些新导演想要创作的内容能与当下的主流观众更好地连接在一起。
实际上,这也是近几年新导演能够直接进入市场中心的一大原因之一。
回看近几年的市场表现,下沉市场出现预警,但市场仓量却不断被类型片撞开,因此目前的市场对类型片的需求变高。而同时,从《我不是药神》到《流浪地球》,再到《哪吒》,新一批导演凭借着对于题材和类型的敏感和创新,快速地在市场里拥有了生存空间。
这意味着,产业需要的新导演不再是以前那样多元化、作者性的导演为主,更多的是有着强类型化素养的新人才。
虽然确实需要类型片去填充市场,但白雪认为这其实容易带给新导演一个误区:**“大家会认为做类型片能够更加快速地走进市场而跟风去做,**结果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趋于同质化,又或者抛开了擅长的,却并不能做到高完成度的类型化,反而在走出去之前损伤了自己。”
“国内市场需要更多的《蕃薯浇米》《第一次的离别》《平原上的夏洛特》等影片带来多元化,而不是让类型化去束缚百花齐放。”因此,白雪表示不应该直接给新导演打上“类型化”的标签,也希望市场能够给非类型化创作更多包容。
此外,从白雪的自身经历来说,包括林立的新导演扶持计划,如今的行业给予新导演的资金、资源扶持是2014年之前的白雪从未想到的,她感恩并庆幸自己处在一个“好时代”。显然,新导演面临的最大困难已经不再是基础配置的问题。
诚如白雪所感恩的,因为她身边有着一群经验丰富的良师益友,指导引领着她最快速地进入行业并熟悉市场,却不干涉她的成长,才能高效协作完成自己的创作。所以,资源和钱不过是“第一步”,如何帮助新导演在完成创作的同时更快嫁接到工业化体系才是“服务”本身。
3
行业地位
自我竞争力。
白雪在拍摄现场
复盘整个2019年的电影产业来看,市场下沉放缓仍旧是大的关键词,之前已经遇到的市场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无论是焦虑还是“侥幸”,整个产业发展还在增长,即使是长期微增。
可以看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整个电影市场类型化成为了绝对的主导,尤其是头部类型片的集体爆发。从春节档的《流浪地球》到暑期档的《哪吒》、国庆档的“三驾马车”,再到贺岁档的《误杀》等,类型化明显成为了国内市场最大的发展趋势。
而从2018年开始,华语电影票房TOP5行列中渐渐多了很多新导演的身影,从文牧野到郭帆,再到饺子等。他们不仅快速涌入市场,还迅速进入了市场的中心,成为了撑起行业大盘的中坚力量。
相较之下,拥有了行业地位和身份的老导演们,没有退出舞台,而是迎来了真正的创作自由,作品开始进行向内的自我化创新。所以,作为商业电影市场基础的类型片创作,便交到了这一批大量涌入市场的新导演手中。
不过,对于新导演进行产业基础建设的行业地位,白雪觉得还远远谈不上,拉至整个市场来看,**“这更像是一种行业现象、市场需求,是年轻一代导演拧在一起,集体撞出来的市场空间”。**而真正的地位,还需要接下来用一部一部扎扎实实的作品走出来。
而回看如今新导演在市场上有着亮眼表现的作品,不难发现年轻一代导演获得的资金、资源配置已经与老导演们相差无几。甚至不少新导演进入市场后的第二部作品甚至是处女作,就直接成功地打出了头部作品,似乎与老导演们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对此,白雪表示不赞同地开了句玩笑:“张艺谋老师可以相继开机《悬崖之上》和《坚如磐石》两个项目,哪个新导演可以做到?所以,现在根本不应该那么高地去谈竞争。”
在整个市场充满变数的当下,白雪认为老导演们依旧是老师前辈,年轻一代导演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上,“我们有着我们这一代能够讲好、别人却做不到的故事,应该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创作自我的风格、放大自身的优势”。
而对于未来的发展之路,白雪觉得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创作,在此基础上进行题材和类型的拓宽,这就足够年轻一代导演们花费很长时间去打磨自己了。这其实某种程度上需要市场的更多包容度。
显然,在新导演有了基本的“钱和资源”作为保障之后,想要满足如今市场的需求和产业的需求,势必需要产业去嫁接市场和人才,给予积累市场经验的机会,不能操之过急。这才能在行业寒冬的“逆势”里,使得这股新导演力量在完善电影工业体系的同时“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