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十大国产电影盘点(粽眼观天)_风闻
更深的粽-2020-01-14 00:21
又是一年总结时。在刚刚过去的的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了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国产电影继续了去年对进口电影的压倒优势,票房达到411.75亿元,市场占比64.07%。
这一年,几部“头部电影”的表现亮眼,无论年初的《流浪地球》,暑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均不遑多让。整个年度前十的榜单只有《复仇者联盟4》一部外片能够一战。
照例,粽眼观天要来盘点一下我心目中2019十部重要的国产电影。注意,此处的盘点完全从个人视角出发,我所看中的既非简单的票房,也不是单纯的口碑-影响力,而是试图勾勒出那些往往不被人重视、然而又确实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
1.《流浪地球》VS《我和我的祖国》
无论谁回忆起2019年的中国电影,这两部影片都是必须被提起的。
两部影片均为所属档期的票房冠军,都是国家意志&国家力量的体现,且均为“群策群力”的结果:《流浪地球》不仅为中影投资,且是中影的导演培训班和郭帆&吴京搭档的直接成果;《我和我的祖国》同样为七大导演联袂奉献的集献礼、记录、抒情、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作品。
同时,两部影片的突破意义也自不待言。《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横空出世之作,堪称“雄鸡一唱天下白”。而《我和我的祖国》完全改变了过去观众对主旋律作品的刻板印象,完全依靠口碑和市场拿下了年度票房四强的位置。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部影片都有相似的“家-国”同构的寓意和想象。《流浪地球》中将人类大爱寓意于父子之情,《我和我的祖国》中多个段落都将普通人对“家”和“国”的情感相互映射,以折射出社会多层面的心态和愿景。可以看出,在新生代电影人的不断努力和冲击下,无论是国产电影的表达主题和表达方式,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
2.《地久天长》VS《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有影评人言,近年来,一系列描写90-2000之间中国社会复杂变迁的“改革开放题材”电影正不断出炉,冲击着观众的视野。
不同于以往的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分野,“改革开放题材”聚焦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变化和人群内心深处的震荡与迷茫,体现了电影人试图穿透历史、思考更深层次的意涵、捕捉时代况味的冲动与努力。
往往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历史的尘埃还未落定,变化仍在进行时,我们对那些还不曾远离的过去,似乎还不能轻易地下一个结论。在我看来,《地久天长》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就是两位第六代导演试图对这个时代做出总结和阐释的试水之作。
然而迄今为止,即便是在思想界,对这个时代的解读与理论建构也是不够的。可以想见,当通过电影的方式试图勾勒时代的基本图景时,必然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平淡,仿佛一本泛黄的老照片集一页页翻过去,有感触,却无甚惊喜。
二是猎奇,种种那个时代才会发生的当今年轻人难以理解的怪诞情节和人事,带着一种生猛和充满野草腥气的滋味被捧到我们面前,固然让人印象深刻,但一口下去却往往是难以言说的滋味。
《地久天长》和《风雨云》便是不同程度坠入了这两种“表达困境”。比起《风雨云》,《地久天长》的两位主演用精湛的演技弥补了故事的不足,而《风雨云》则因为“小鲜肉”、“老戏骨”、中生代演员的各种“乱入”加上导演一贯汪洋恣肆的镜头风格,使得整部故事更像是一场头脑风暴的速写。
无论如何,将镜头对准时代,对准现实,这都是值得鼓励的创作方向,不过,在兼容观众的理解力和透析历史的深度之间,我们的导演还需要做出更好的拿捏和平衡。
3.《过春天》VS《哪吒之魔童降世》
又是两部反差极大的影片。《过春天》是青年导演白雪的长片处女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青年导演饺子的长片处女作。除此之外,这两部影片似乎无甚相似之处。《哪吒》是今年的票房冠军,而《过春天》票房不过区区千万。
然而从一个特别的维度,这两部影片有了比较的价值。两部影片都触及了“出身”、“成长”、“伙伴”对命运的影响,尽管一个是现实题材,一个是魔幻题材。
在过去的青春电影中,我们看到早恋、堕胎、劈腿、各自分飞屡屡成为“主旋律”。而《过春天》以一个极为特殊的视角对准一个特殊身份群体(单独)和一个特殊时期(在深港两地携带水货iphone手机),体现新一代年轻人的情感激荡和心路历程。这里面没有将青春中二作为主题,没有刻意渲染年轻人的情愫,却将成长之痛表达得纤毫毕现。更为人瞩目的是,作者没有流于感伤情绪,给了这个青春故事一个时代的解法。
而《哪吒》更像是一个八零后导演成全自己儿时梦想的激情呐喊。在八零后的成长历程中,“伙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因为独生子女从这一代开始成为主流,而那些形象鲜明的小伙伴则成为不可或缺的成长经历。
而“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否切中了90后甚至正在长大的00后的内心软肋,票房似乎说明了一切。当我们为《哪吒》摧枯拉朽的票房数字目瞪口呆时,似乎应该反思一下,在不一样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然后再看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作品。
4.《少年的你》VS《南方车站的聚会》
2019年的电影市场有不少“黑天鹅”。《少年的你》是其中很特殊的一个,本身是众所期待的作品,却因为种种原因一再延期,仓促之间定档,又在冷门档期拿到了极为出色的票房成绩。
我们无法忽视这类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口碑也不俗的作品,尽管我们并不完全理解。
自《七月与安生》之后,我从不怀疑导演曾国祥和监制陈可辛把握大陆青春题材的能力。然而《少年的你》这个故事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像纯粹的青春电影,其中各种元素的融合和交互,使它更像一部“好看的电影”,而不纯粹是一部青春电影。
相对而言,《南方车站的聚会》则更为纯粹,霸道,是那种你以为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的电影。
刁亦男在《白日焰火》中已经证明了自己把握黑色题材的能力。而《南方车站的聚会》从另一个角度,似乎也可以归于之前总结的“改革开放题材”。
当然,它更加暗黑,更加隐晦,也更加捉摸不定。刁亦男独特的作者趣味和胡歌的大银幕首秀,混杂在一片充满杀戮、污秽、阴暗、燥热和狂乱的气息中,让人不忍直视,却又忍不住从指缝间偷偷窥看。
某种程度上,这两部影片聚焦的边缘现象和边缘人群,也是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群体。然而,如何表现他们,这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
无论是“在残酷的人生中,人们通过相互拥抱来互相取暖”,还是“在无法把握的命运中,为挂念的人再尽一点责任”,出发点都是美好的,并不灰暗。因此,这两部影片都有了一种站在泥雨里仰望天空的勇气。
5.《疯狂的外星人》VS《学区房72小时》
自2018年《我不是药神》之后,“现实主义回潮”已经是影视界不可遏制的趋势。
我反复思量,希望在2019年的榜单里找到几部现实主义的力作。然而,我发现不管怎么取舍,这些影片都有这样那样的元素,无法与现实主义完全相合。
有趣的是,当下的这个时代,既无比接近于梦想,又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现实的重量和冷酷。因此,当下的现实主义作品,反而无时不刻不带着一种荒诞的气息,一如《疯狂的外星人》。
也许有人会觉得,它更应该与《流浪地球》相提并论。而我觉得,《疯狂的外星人》看似疯狂的科幻外壳之下,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主义内核:一个种族/族群,因为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文明,就可以为所欲为,视其他生灵为无物,这多像是地球生态的真实写照。而片中“反转”的方式,也依然是我们在好莱坞中司空见惯的“底层智慧”,小人物的灵机一动和奋力一搏,成了拯救地球的绝地杀招。
这种看似荒诞的套路,正透射着现实政治的根本逻辑和法则。也因此,《疯狂的外星人》开辟了一条不同于《流浪地球》的另类科幻之路,在这里,科幻片不是“把想象拍得跟真实一样”,而是“把真实拍得一点都不像真实”。我们无法判断到底哪条路是中国科幻更应该选择的道路,唯一觉得意外的是,这两部不同方向的代表作居然同时出现了。
在另一个更“纯粹”的现实主义的名额上,我思考良久,《平原上的夏洛克》、《过昭关》甚至《误杀》都进入过我的视野。
但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学区房72小时》,这部几乎很少有人看过甚至听说过的电影。
导演以冷峻的笔触,刻画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可能现象,几乎是日常生活的记录。片中每一个人都是被批判的对象,也都有可怜之处:知识分子的精致利己主义和价值空虚,进城务工的保姆对孩子的溺爱和卑微,女学生的痴情幼稚和无知,大款母亲的骄横和不择手段,妻子的善良隐忍和懦弱……而这一切,都在72个小时里被一个学区房的购买机会串在了一起。
导演并不打算在一部影片里给我们什么答案。结尾处,费尽心机买到了学区房的教授却依然没有给自己女儿争取到好的入学机会,而生活早已一地鸡毛。有时候我们不禁要问,那个城市里小小的水泥隔间就真的是我们的身体和灵魂的安栖之所?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更值得追求的?
生活并不因为我们的疑问就停下向前的脚步,而未来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到来。无论如何,这份电影榜单对我们来说充满了问号,惊叹号,省略号,却唯独不是句号。我相信,更精彩的2020正在向我们走来。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粽眼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