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96中找到平衡的年轻人:他们这样做,职场和生活不再冲突_风闻
真实故事计划-每天一个打动人心的原创真实故事2020-01-15 17:27
在北上广,年轻人为996和KPI所困,有时需要牺牲时间和健康在职场打拼。一些人在超级城市构筑了自己的“小森林”,慢跑、攀登、种植、观察。善待身体,找到真正的乐趣所在,这也是他们探寻自我的第一步。
故事时间:2019年
故事地点:北京、上海
“你朋友圈怎么没转发公司的那篇文章?”HR用质问的语气问宋超。
宋超想了想,确认自己两周前转发过。不过转发一周后,他自己删除了。他没想到他们杀了个回马枪。因为这件事,他被行政罚了200块钱,理由是“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2018年,宋超在一家影视公司做新媒体。公司有规定:员工的朋友圈、微博和头条号必须为公司宣传服务。个人的社交圈也部分归属于公司,宋超无法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罚款事件推动他落实了思考一年的决定——他辞职了。
辞职是宋超综合未来职业规划、锻炼场地等深思熟虑的结果。新媒体从业几年下来,他发现行业更追求好看的数据而非内容,连如何写好一篇10W+都有固定模板可以套用。宋超写出过10W+爆文,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文字让他毫无成就感。
在行业内,为追新闻热点熬夜写稿是常态,伏案久坐对身体伤害大,宋超常听到同行猝死的新闻,他在体检时被检查出颈椎炎症,去影院看电影会自带充气U型枕。他坚持早睡和跑步锻炼,但密集的加班一度让他中止了坚持数年的习惯,“时间都耗在通勤和加班上,没意义”。
裸辞后,2019年5月,他在北京密云租下了一个260平米的农家院,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
宋超为自己制作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简单做早饭、洗漱后,在村头坐20分钟公交车到镇上的电影院看一部电影,下午看书写作,傍晚到村里的小路上,追着夕阳跑步,每天五公里起。晚上十点,准时睡觉。
他不再熬夜,也没再点过外卖。院子堂屋前有一块菜园子,是房东留下来的。面对土地久了,宋超生出种植西红柿的念头,他渴望吃上一口“自然熟”的西红柿。不过,他种植的西红柿苗子长得又高又大,却一直不开花,房东笑着告诉他,“你没有打叉掐尖。”
学习到经验后,他在院子里种上了芸豆、黄瓜 、豆角和西红柿,连去市区见朋友都会带一筐蔬果,为他们的味蕾带来久违的童年味道。
自律而充实的生活让宋超整个人放松下来,大脑源源不断地冒出新想法,做自由职业者收入不稳定,但坚持半年,宋超的收入已经超出他坐班时的收入。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此对抗生活的麻木。他很享受在郊区慢下来的日子,这帮他克服了职业和时间焦虑,触碰到生活里琐屑、但充满生命力的部分。
和宋超一样对城市生活节奏感到不适的还有周晴烽。
2018年12月24日,《博物》杂志在微博发表了一篇她写的《这篇文章真的在教你饲养史莱姆》的文章。这篇观察角度奇特的科普文在网上迅速发酵。
文中的“史莱姆”是一种长得像鼻涕虫的奇幻生物,生物学名“黏菌”。它无法归类为动植物,也不是真菌。但史莱姆极为聪明,为了觅食可以像果冻一样向四周爬行,并“计算”出最优路线,甚至可以找到走出迷宫的最短路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用黏菌的奇特智慧来解决空间规划的挑战。
周晴烽在上海一家医药公司做药物研发。“城市很闷的”一度是周晴烽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城市有自己独立的功能性,但动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周晴烽对微观世界旺盛的好奇心。工作内容机械重复,创造性不高,像许多工作几年后的年轻人一样,周晴烽进入了职业倦怠期。
直到无意中,周晴烽接触到了菌类。2015年,她拍了鳞钙皮菌的照片发到微博上,并在之后的几年间成了一个名叫“曳尾菌”的科普博主,拥有超过70万粉丝。这给她带来了在工作中无法获得的快乐与成就感。
为培养各类菌种,周晴烽在上海郊区专门租下一个小屋当温室房。温度不够就用小太阳,湿度不够就动用加湿器。每天下班,她花一个多小时赶过来。附近有马场,有时候遇到路边的一堆马粪,她也像挖到宝一样捡回去,“水玉霉就长在这些草食性动物的粪便上”。
窝在黑暗的温室房里,周晴烽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扯下一块腐木树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小小的一片树皮上,千百种微生物融汇在一起。在周晴烽眼里,那就是一个宇宙,把自己和广阔的自然连接了起来。
周晴烽还有一个“黏菌讨论”的微信群,她自己担任群主。群里已经有近300个生物爱好者,有写字楼里的白领、艺术院校的老师,甚至还有很多对科学知识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多头绒泡菌喜欢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和菌类,实在来不及买菜我就给它点外卖,它特别喜欢吃平菇。”周晴烽不定期地会把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放到群里,群友相互间的讨论帮助彼此打开新的世界。
周晴烽在狭小、温润又潮湿的小黑屋里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不满于被重复、机械的工作框定,她通过这种创造性地种植和探索,完成了对庸常生活的反击。
作者图 | 周晴烽培养的水玉霉
北漂五年、在北京做金融的大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扛上一个大背包去山里待几天。山里没信号,他也不和任何人联系,那是他特有的给忙碌生活按下暂停键的减压方式。
26岁的大林拥有多年的户外生存经验,对自然的好奇心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就确立了。他在安徽宿州的农村长大,周末和寒暑假喜欢往外跑。他养过各种动物,猫、狗、乌龟、兔子,最后嫌不过瘾,还去野外抓蜈蚣蜘蛛和蝾螈回来养。
成年后,大林迷上了户外探险,翻来覆去地看《国家地理》和BBC的各种探险纪录片。父亲不理解他的这些癖好,大林却很受益于这些“无用之用”,“因为当你看到的世界越大,你就越懂得自己的渺小”。
在北京的五年,大林每年都去山里露营。北京延庆的后河,他去了三十多回。在野外,季节流变、鸟类迁徙生动地呈现在他面前。溪水清澈,天空发蓝,树林深处有成群的野鸡,路边的野花走几步就能揪一把。斑鸠繁殖的季节,常常能听到雄性斑鸠“咕咕”的叫声。
户外待得久了,大林发现大自然里的一切都可以是馈赠。比如,松枝用来生火特别好,有很多油脂,燃烧速度比较快,夏天还可以用来驱蚊。
2018年秋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进山,饿了就打算钓鱼来烤着吃。河里鱼类丰富,用作鱼饵的蚯蚓到处都是。鱼竿可以用竹子做,拆掉旧草帽上的穿线做鱼线,再用锤子砸长针做成鱼钩,鱼浮用鹅毛杆做是最合适的。晚上,酒足饭饱之后,朋友们围着火堆有说有笑。穹顶之下,这一片人间烟火在大林心里着实珍贵。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户外,但山野之间总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他经历过奇遇和冒险,也体验过几天不说话的极度孤独,把每次进山露营都视为一次“回血”。
在山谷间行走时,他觉得自己和城市生活带来的烦恼被暂时切断。职场竞争、车贷房贷、养育子女、赡养老人,这些刚性的需求推着人的欲望快速向前走。只有在野外与人围坐在篝火前,听见树林深处的斑鸠叫声时,大林才觉得自己同真实的自我无限贴近。
作者图 | 大林在徒步去往后河的山路上
周晴烽从工作室附近的浏岛采集回针箍菌,之后便开始筹备淘宝店,这也是黏菌首次在网络上开卖。2018年冬天,周晴烽店铺营业后的一个月,针箍菌被寄送到七十多位同样对养菌感兴趣的买家手中,据他们反馈,饲养成活率接近100%。
过去的2019年,买家们组成了上百人的社群,社群还在不断壮大。自然科学爱好者获取了研究材料的途径,而孤独的养菌人,通过网络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菌友”。
进入新的一年,周晴烽在着手准备一个实验室,还打算拍摄一部菌类的纪录片,在这些孤独但自由的尝试里,不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价值感。
宋超发现,自律生活能很好地帮自己对抗焦虑。他在菜园里收获了茴香、水萝卜、菠菜和丝瓜,秋天的夜晚坐在院子里喝口小酒。他准备在今年夏天离开北京,半年田园生活的给养之下,现在,他相信自己无论在哪,都可以过上一种充满掌控力的生活。
大林开始带自己的客户去体验露营,还组建了一个有20多个人的户外群。置身于山林之中,青山绿水洗去久居在城市的心灵蒙尘,他希望自己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也能给其他人带来疗愈。2019年,大林买了一辆双缸摩托车,开了四千公里,和朋友进了八次山。2020年,他准备开着这辆双缸摩托,探索更多尚未涉足之地。
城市的高速运转建立在滚滚的车轮之上,快速迭代的信息、高强度的工作、繁重的生活压力之下,这群更在意内心自由的年轻人,拒绝透支健康与自我换取职业晋升,开辟了一种上班打卡和山野田园并存的生活方式,通过自律和智慧,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和自我内心的小宇宙之间找到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