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危机背后:俄罗斯“阴影”下的乌克兰_风闻
云猜预测家-“超级预测者”的资讯站和训练营。2020-01-15 16:48
首发于微信:超级预测
导语:俄乌之间相同的宗教信仰,相近的语言文化,相似的风俗习惯,已将两个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恩怨三百年,各种纠葛掣肘下,殊难分解。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德媒多维新闻网
“恩怨三百年:俄罗斯“阴影”下的乌克兰”一文
云猜在编辑后推出,仅供交流使用
入俄初始
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本有着共同的历史。历史上的基辅罗斯是两国共同的前身,现在乌克兰的首都基辅还被称为“俄罗斯城市之母”。然而这段姻缘并没有铸就两国“世代友好”。
乌克兰一词约在12-13世纪开始使用,当时乌克兰的土地属于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的版图。
到17世纪中期,乌克兰人民起义。为对抗当时的欧洲军事强国波兰,起义领导人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Bagdan Hermelinitsky)写信向俄罗斯沙皇求援,并表示愿意接受沙皇领导。
1650年,沙俄与波兰之间领土谈判破裂,决心援助乌克兰。但当时,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军内部意见并不统一,预示着两国结盟的《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条约》(亦称《三月条约》),被认为使奋斗近10年的乌克兰国雏形化为乌有。
条约签订后,乌克兰分裂为两个部分,东乌克兰同俄罗斯合并,西乌克兰继续被波兰统治。
这次东西分裂被认为是今天乌克兰东西部意识形态隔阂的源头。
乌克兰的历史由此转轨,开始受到俄罗斯更多影响。俄罗斯也从中收益颇丰: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也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
结怨沙俄
双方关系的交恶始于俄罗斯发动“北方战争”。
1700年,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夺波罗的海与瑞典开战。大批乌克兰哥萨克被调往前线,乌克兰地方自治权也以战争为由被取消。乌克兰贵族趁机与瑞典结盟,寻求独立。
沙皇彼得得知消息,大为光火,派军队血洗了哥萨克营地。不久之后,乌克兰境内的瑞典军队也被打败,乌克兰独立梦破灭。俄乌自此结下深怨。
此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俄罗斯对乌克兰不再信任。
战后,沙皇彼得成立小俄罗斯部,主要职能就是将乌克兰全面俄罗斯化。按照俄罗斯的社会模式、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重新构建乌克兰社会结构。
沙皇将俄语确立为乌克兰地区的官方语言,乌克兰文的出版物被禁止。强制乌克兰人抛弃自己的母语和文化传统。此后200年间,沙俄一直牢牢控制着乌克兰。
加入苏联
沙俄帝国解体后,1917年3月,乌克兰终于成立了自己的中央政府。
当时,苏俄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乌克兰秉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向德国提供大量粮食和农副产品,请求德军入驻乌克兰,抵抗苏俄武装。
没想到德军一到,即找借口推翻了乌克兰中央政府,自己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一战德国投降后,苏俄红军展开反攻,乌克兰又归于俄罗斯版图。然而,这种状况没有维持多久,苏俄红军在与波兰的战争中失败,西乌克兰地区再归波兰。
1922年12月,乌克兰作为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加入新成立的苏联。1939年,苏联用武力夺回西波兰地区。乌克兰完成统一。
加入苏联,使乌克兰的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苏联中央政府向乌克兰投入了大量资金,将其打造成全苏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军工科研基地。
俄乌之间经济联系加强,乌克兰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改善。
苏联建立初期实行的余粮收集制和后来强制推行的集体农庄政策,使原本农业发达的乌克兰发生大饥荒。
1930年代,乌克兰又成为苏联领导人推行“大清洗”的重灾区,大批乌克兰籍的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监禁和枪决。很多普通的乌克兰人被迫迁往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俄乌之间的裂痕扩大。
1954年,为纪念俄乌合并300周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一时兴起,将原隶属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半岛划归给乌克兰。由此为俄乌两国日后冲突埋下伏笔。
冲突爆发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独立的国家。由于俄乌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国内对亲俄还是亲西方一分为二的态度,乌克兰一直摇摆于俄罗斯和西欧之间。
对于俄罗斯而言,地处欧洲与独联体地理交叉点上的乌克兰,是俄阻挡北约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一旦被北约收入囊中,俄罗斯的战略前沿将被迫向后收缩上千公里。
2014年3月,因不满乌克兰爆发的亲欧盟示威运动,克里米亚政府发起公投,决定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联邦。
俄随即派遣25万军队接收克里米亚,克里米亚危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