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十三年前的火灾和澳洲大火,为何一定要非黑即白?_风闻
木头脑瓜子-自幼被自由主义熏陶但回归传统价值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20-01-16 10:30
近期两篇关于火灾的文章刷屏,一是《没有澳洲那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那么牛逼!》(后文简称文一),二是《33年前的大兴安岭大火绝不是一曲凯歌》(后文简称文二)。
内容不多作复述,这里从理性角度谈谈自家观点。
很显然,文一是典型的网络爆文模板,题目吸睛,主题鲜明,内容有冲击力,读者受向众单一,喜欢的自然喜欢,当然也容易导致另一部分人不喜欢。
而文二的题目也很吸睛,且带着批判的口吻。同时此文深扒文一作者的往事,批判技巧娴熟而精准。
作为长年的吃瓜群众,对于文一和文二的作者大致是怎样的群体,有个模糊但相对准确的认识:
文一的作者的做法比较像营销号,文二作者确像是公知体了。
从现在网上可以搜集到的信息来看,当年大兴安岭火灾和如今的澳大利亚火灾,起因都是人祸+天灾。目前网上的主流观点是:大兴安岭和澳大利亚的都是人祸大于天灾,相对而言,大兴安岭人祸的比例大些,澳大利亚的因为桉树及地理环境的原因,人祸的比例低些,但总理跑去夏威夷度假的确不合时宜。
稍微有些阅历的人能明白,这两篇文章的背后,实质上是东西方两种行政治理模式的话语权之争。
姑且先不讨论东西方行政风格的优劣,我们来看看两起火灾的迄今为止的信息:
大兴安岭火灾:
1.官媒《中国青年报》定义为人祸。
2.记者深入问责,对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和官僚主义深入批判。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这国怎,定体问,我陷思。
3.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资源,28天扑灭大火。
4.事后大兴安岭火灾变成70后80后90后成长教育中经常被拿出来说的事件,教民众要有防火防灾意识。
澳大利亚火灾:
1.起火时,基本未看见国内媒体转述澳大利亚官媒的直接报道。(起火初期时,真相不明)
2.自媒体上对澳大利亚总理的抨击,基本上自澳大利亚总理度假开始。(此事舆情发酵后基本无法管控)
3.未见澳大利亚政府有任何系统性、强力的组织和救援;相对之下,澳大利亚政府指责中国碳排放和新年庆祝烟花的新闻倒是可以看到。
4.火灾烧了四个月尚未结束,因此澳大利亚火灾灾后会如何改进尚未知道,但网络上有澳大利亚过往山火的讯息流出。
一加对比,结论显而易见:
1.大兴安岭火灾的确不应该作为完全的正面典型来宣扬。但是亡羊补牢,总比无所作为来的好,在这类问题上,我们没有必要顾左右而言他的反智。
2.当年中央政府和《中国青年报》在大兴安岭火灾时作出的应对值得肯定和称赞,并无太多黑点。
3.不论别家的文化怎么批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刻在我们文化基因里的。在天灾降临时,搞大会战,牺牲小我成全集体的价值观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君不见盘古开天、后羿追日、大禹治水和愚公移山?
4.澳大利亚总理度假这个黑点确实没法洗,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行政风格里都是不合时宜的。放放烟花什么的还能扯一扯文化差异,追求个人自由什么的。
5.感觉文一就是个简单的贩卖情怀的爆文营销号套路,本来走的是商业路线,但是钓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家伙。
6.文二对文一的批判,有两点我是赞同的:一是拿丧事吹捧过度当喜事办并不好,二是对受难者需要保持尊重和同情。但是我不同意文二作者一些莫名其妙的批评逻辑,我不揣摩文二作者的动机,只是单单从逻辑上来说,用论述作者不靠谱的事情来论证作者的不靠谱,这个逻辑并不严谨。
7.我们传统文化里的最高级价值观其实不是非黑即白的,譬如太极,阴阳轮转。但是对于普遍民众来说,一些基本的事情有需要有明确的是非定性。
8.虽然目前西式价值观占据舆论主导,但我对未来数十年内传统文化话语权的复兴很有信心。不为别的,就在于我们文化的历史厚重与沉淀。
行政制度其实是需要根植于文化之上的,国家管理如是,公司管理亦如是。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从来没有什么最正确,只有最合适。
所以我看到当前政府的价值理念和传统观念以及民众基本观念在作衔接之后,突然诞生了一种浓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个社会虽然不完美,但持续在进步,勇于批判和自我批判,又有足够的执行力继续前行。
这就够了。
-------------------
又:发自理性的对于文化和祖国的热爱,或没有年轻人炽热,但足够忠贞和赤诚。我们需要辨证的看待问题,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