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该怎么过好_风闻
民涛-分享感悟专业精神和经验 逻辑思维探寻时事逻辑2020-01-17 14:29
网上关于故宫推出每桌6688元的年夜饭,在社会上闹得的沸沸扬扬,其实年夜饭到饭店去吃大可不必,一家人聚在一起做做饭、包包水饺、拉拉呱多好啊!
近几年大家都感觉年味不浓了,过年没大意思。不像过去过年,盼着吃好吃的东西,穿新衣服,可劲的放鞭炮,去老人那儿拜年还有一毛或两毛的压岁钱。现在平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也就感觉过年没有意思了。
过年就是回家围着父母,平时各自在自家忙着各自的事,兄弟姐妹以及下一代也很少在一起,过年聚在一句可以增进感情,同时让老人也享受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快乐,这其实就是过年的应有之义。
回家过年前一些购买当地特产,别忘了买几瓶当地名酒,练一两个拿手的菜。回到家炒的炒、拌的拌、包的包,别忘了包几个有硬币的饺子看谁吃到讨个新年彩头。
贴春联和福字,最好是用毛笔自己写,不在乎好看难看,是一份自己祈盼来年健康幸福快乐的心愿。自家贴自家的春联,楼道口由社区物业挂灯贴福。
过年别忘了故去的亲人,带上三样食品、一瓶酒、香和纸供品去故去的亲人坟墓,点上香,烧烧纸,给他/她带路请他/她回家过年,请他/她回家过年。
做好菜、斟上酒,把带来的地方名酒都尝一尝,带着酒劲,可以吹吹牛,家人也不怪罪,让酒精把我们带回本性,一年365天可以在这一年最后一夜回归本性,把在别的地方不能说的话,守着父母、兄弟姐妹说一说,不给他们说给谁说呢?说一说自家这一年来工作生活的变化,讲一讲各自所在地的特色特点和有趣的事,行千里路知天下事,使大家都能获益。
初一一大早出门去叔叔婶子大爷大娘家拜拜年,说些吉利话。找自己儿时的玩伴,聊一聊这一年来的事,有时间还可以聚在一起畅畅快快的喝小酒,那就更有意思了。
现在城市的人们大多老家还是在县城或乡村,每到过年城市变“空城”就是证明,回家陪着老人过年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如果春节放假再提前个两三天,让回家过年的人赶上最后一个年集,购物、看戏、听鞭炮、听听原汁原味的家乡话,让久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也感受一下中国真正的年味。县城和乡镇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开展一些当地文化娱乐活动,关键是要开展那些大众参与、大众娱乐的活动,避免几个人演一群人看的活动,只有大众参与的娱乐活动才会长久不衰,说不定还会成为当地过年的一个品牌也说不定。
放鞭炮和礼花焰火是过去是小孩现在是中年人的一个乡愁吧,现在各地大都不让放鞭放烟火,其实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的社区,找一处空旷的地儿,集中放一放鞭炮和烟火礼花,愿意去看的就去看,住得近的可以在窗户里看,住得远地也可以听听动静。让全世界的卫星在这一时刻拍下这个雄鸡版图齐放的鞭炮和烟火,让世界人民和我们一起过大年。年三十晚上放一放,年初一早上放一放,一年365天就放这两次,应该不会对空气影响很大吧。
中国悠久的历史,过年以及过年所伴随的活动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爱好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别家没有我们有的软实力!
贴春联、贴福字、上坟上香烧纸、全家团圆、喝酒、吃饺子、幸运的人可能吃到有硬币的饺子、放鞭炮放烟火、发红包,这些活动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让我们与时共进,优化完善这些习俗,让过年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全民团圆、欢聚、欢乐的节日。
有年过还是不错的,是否过得有意思还需要好好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