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何长工:害怕人民群众的人,绝当不了人民的好官!_风闻
乾坤圈-2020-01-19 22:55
何长工(1900-1987),湖南华容人,在建军史上有着重要、特殊的地位。他是第一面军旗的设计者,井冈山会师的牵线人、第一所红军大学的创始人、校长兼政委,第一所荣军教导院的创始人、院长。解放后,历任重工业部代部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常委,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军事教育家。工作中,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生活中,他以清正的家风教导后代,传给子女人格的正能量。 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担任的职务不低,但他对家中晚辈一再叮嘱:勤俭节约,不能搞特殊化,不能有优越感,要听政府的安排。
何长工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吃穿基本没什么要求,衬衣领子被汗咬破了,藤椅坐穿了,都是修修补补再用。生活中也时常保持着平常心,不搞特殊化。改革开放伊始,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何长工和侄孙何贤常一起去公共澡堂洗澡。两人随身带好10元钱,坐公共汽车去;洗好澡以后再吃顿饺子,10元钱刚好用完,爷孙两人就步行回家。路上遇到田里工作的农民,何长工会停下来,和他们聊聊天,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官。
这样的平常心,还体现对家人的工作安排上。何长工从不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就连和他感情颇深的侄孙何贤,也是自己踏踏实实在农村种了八年地,后来到农机站搞修理,工作以后自培,考了湘潭大学本科,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进城参加工作。家里的人如果是为公事找他,他肯帮忙;要读书的人来找他,他都接待;安排工作的话,合理的就想办法解决,安排职务的就不行。 何长工的女儿何光瑞曾回忆起这样一件事:一天,何家异乎寻常地人来人往,警卫员、秘书络绎不绝,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家里人谁也摸不清头脑。晚饭的时候,何长工说:“告诉你们一件小事,咱家的邻居,今天提出个请求。”原来,邻居的屋子热得透不过气,想在共用的院墙上开个窗户。但是,工作人员出于各种考虑,一致否决了这个方案。家里人也和工作人员站在了一边,认为这不安全。何长工一脸惊讶地说:“人家只不过要求开个窗户通通风,有什么了不得的呀!”一边说着,一边摇着头,独自缓缓走到院子里散步去了。 过了几天,工作单位的保卫部长来了,军委警卫局的负责人也来了,不但仔细勘察周围的环境,还由派出所公安人员陪同,到邻居家做了调查。他们在书房里商量时,何光瑞听见一个坚定的声音传了出来:“就给人家送点凉风嘛!……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的安全,可是不也已经做了调查研究了吗,难道我们当了官了,就害怕人民群众了吗?!害怕人民群众的人,绝当不了人民的好官!”
几天后,邻居家院墙上的青砖被拆了去,安上了一扇新窗,大大地打开,只是窗口开得巧妙,彼此谁也望不到谁。何长工显得比邻居还高兴,特意到那家坐了一会儿,感受穿堂风沁人心牌的凉爽。街道居委会的大妈大婶来了,老老少少挤在一起,大家兴高采烈地聊着家常,亲热得就像一家人。多年以后,“连心窗”事件还深深铭刻在他女儿的记忆里,一起留下的,还有何长工不忘百姓的深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建设是一堂必修课,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何长工等老革命家示范的正直、廉洁、亲民的好家风,如化雨的春风一般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