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能力内情_风闻
钛金士-2020-01-20 11:22
哈日吹嘘日本能在很短时间内搞出比中国强大的核武。日本利用台风时搞核试。。。
这是日哈无知梦吟。
核试有放射性不可能不被美中俄发现。
台风下一切东西都会被卷走,日本人不是超人神人不怕台风会利用台风。 日本的核原料都是不能用于核武的核废料。所谓日本一夜拥核论是爱日本的日遗梦吟幻想。
核武,论技术理论是难不倒日台,但你光有技术理论不行,你得有分离加工铀的离心机,你得有加工的材料,你得有试验的地方,你得能小型化(不能小型化成不了武器),最后你得能投放出去(飞机,导弹)。。。
而日本,除投放能力外,别的都是空白,想搞也不是几个月内能完成的(日内部认为至少需一年)而台湾,自核武设备被美强拆,核能力被废掉后,想恢复谈何容易?不要吹牛,实事求是,现在你台都能做吗?
从技术层面分析,想快速拥有实战化核武器也不是那么容易。
我强调的是日本做不到快速、实战化两个要素。
如美允许,日本敞开了搞,假以时日,日本搞出核武器并不难。但需过这几关!
1,原料问题。
日本的核反应堆产生的那些钚是日本搞核武器的依据。
钚这货体积小,最适合核武器的小型化,是原子弹实战的重要一环。但是,如果钚239里面混的钚240稍微多一点,它就会没有充分反应就爆炸。而分离钚239和240要比铀235的分离要难上两个档次(铀235分离比较费电反而不是什么大事,堂堂日本还不差那点电)。更加遗憾的是,日本的核电站不管什么种类,全是商用级的深度燃烧,都是钚240,用来发发电没问题,但是造武器很难。
再者,要制造钚原子弹,需要浓度高达93%的钚-239。他们常吵吵日本子有多少多少吨钚。但是日本核发电一般采用轻水核反应堆。剩余燃料中,除了钚元素,还含有大量的铀,即使经过分离、提纯,所得的钚239的浓度最高也只能达到65%左右,要提取浓度90%以上的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全世界没有用轻水反应堆搞出原子弹的先例。这就是为何美帝要朝鲜弃核,却答应援建两座轻水核反应堆―――反正轻水堆搞不出核武器。
2,人才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会有疑问,作为科技大国,日本怎么可能没有核理论研究和人才储备?但不幸的是,因度和巴铁都有,而日真没有。
由于极高的敏感度和美帝的密切监视,日本国内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成体系研究(台也一样,自87年核设备被废后团队也没啦,这可不是一天几月就能恢复的)。这可不是一个财团找几个人在山洞里敲敲键盘就能整出来。如果全世界放开了让日本去造,这人才培养、团队组建、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内爆技术的突破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3,实验场地问题。
很多人说日本电子业发达,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核爆就好了。很遗憾,不行。理由很简单,建模需要实际试验数据,就是核爆时候从无数探头和试验品采样得回来的数据,不然各核大国为什么要在试验场摆那么多坦克飞机大炮军舰。你当核武器的计算机模拟是看一眼蘑菇云、纸上建立数据模型就能搞出来的?没有实验数据为支撑,一切计算机模拟都是空中楼阁。看看人多地狭的日本列岛,你觉得哪儿爆炸好?
4,核武器小型化问题。
几十吨的核装置是一回事,几百千克的核弹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重量、体积降下来了,但爆炸当量和起爆可靠性不能降低,特别是核聚变“次级”装置,要解决比威力与重量尺寸的权衡问题。 可以说,核武器小型化的难度绝不亚于研究核武器。核武器不装到导弹弹头里,不装到飞机弹仓里,毫无意义。
5,载具问题。
空自的F15J、F2、F4都有改装成核武器载机的能力,但是我并不担心,你敢大摇大摆飞过来么?
有人称,日有先进的苍龙级和出色的核技术,可以迅速改成核潜艇。噗……核潜艇为什么有个核字?苍龙是不错,可它有成熟的艇用核反应堆么?就算改成“苍龙-高尔夫”,潜射导弹小型化、水下点火技术或者弹射点火技术、导弹出水姿态控制等等难题,都像一座座大山横在日本面前。
看起来最靠谱的就是,如果日本将“埃普西隆”固体运载火箭改成洲际导弹,其采用的耐高温的碳纤维以及陶瓷材料,能够出入大气层,射程超过了1.2万千米,安装上制导系统,性能接近美国“和平卫士”洲际导弹。看起来很不错吧?可弹道导弹打上天的过程其实是最简单的,连韩国都会。机动变轨、分弹头和下落,包括整流罩耐高温技术,这才是导弹最重要的部分,你这些方面都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怎办?空投试验,导弹全程载弹试验一个也没做,谁敢保证导弹打的过去?打过去一定响?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个体系问题。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弹道导弹,不仅地面观测站全开,还出动了远洋测量船,实时监测导弹数据。日本这一套体系基本等于零,实验弹打出去了……难道问中国掉到哪儿了嘛?
回头看看,一步一步都是坎啊。日本又不是天顶星人,怎么可能最基本的规律都不遵循,一步登天呢?
如果只考虑快,那就可以把福岛核电站装到船上,到中国美国周边海域自爆,这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