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苏伊士(25):出乱子了(下)_风闻
晨枫-军事撰稿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2020-01-20 01:46
10月8日午后进攻作战
阿丹自己这里也出了大乱子。在10月8日1100小时到1200小时正午时分,纳特基的部队在驰援加比的阵地。阿利耶的坦克还在向前线开进中,一头撞上正向相反方向运动的沙龙的部队,公路马上堵住了。坦克还可以在公路两侧继续开进,但半履带车和普通轮式车辆就遇到很大的困难。阿利耶旅在两条公路上开进。艾利亚希夫营被阿丹“扣下”,作为师预备队,正在斯邦塔尼公路上,在哈弗拉嘉停止前进。阿利耶的另外两个营在塔萨-伊斯玛利亚公路(塔里斯曼公路)上:纳胡姆营有22辆坦克,作为先导;丹尼尔营有15辆坦克(丹尼尔营一个连留给了马根,还在巴鲁扎)。阿利耶的实力很是单薄。在这个时候,他的任务是向普尔坎哨所运动,试图打通与哨所的联系,并在运河对岸建立立脚点。
加比旅在赞维尔山上遭到炮击已经两个小时了,一面遭到炮击,一面在等待增援和补给。在他右面的阿洛夫轴线上,阿米尔营(现有20辆坦克,都是10月6日晚上加比旅在坎塔拉战斗中剩下的)也遭到炮击,同时在和埃军坦克和反坦克导弹交战。他们击中了一些埃军坦克,自己也遭受损失。到大约1100小时的时候,阿米尔已经缺乏油料和弹药,要求撤下几辆坦克加油装弹,要求被批准了。加比的左面是他的第二支部队:阿迪尼的预备役营,有25辆坦克。阿迪尼的几个连在哈维瓦公路以南展开,离运河大约3.5公里。阿迪尼也遭到炮击,只有不断地前后左右挪动,避免成为静止目标。他要求大幅度后撤以避开炮火,要求被拒绝了。他与旅部的无线电频道故障时,只有转入监听师部的无线电频道,依稀听到南方司令部要求渡河和在对岸建立立脚点的命令。他的阵地与运河之间的区域看起来好像没有埃军,所以他开始向前运动。10分钟前,他和炮兵联络官看到以军飞机在阵地前方运河方向投弹轰炸,还看到炮弹爆炸。他确信空中支援还会继续,所以自作主张发动了攻击。
阿迪尼的行动并非彻底的莽撞。在战斗中,通信中断并不罕见。装甲作战的节奏很快,协同要求很高,消极等待通信恢复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在战斗中主动积极,大胆果断,乘虚而入,不等不靠,按照军人直觉行动,这是以军信奉的战争第一定律。“牢记你的任务,不要被计划和条件所拘泥。”阿迪尼从师部无线电频道中听到的和以军教条是一致的,眼下前方似乎是埃军空虚的地方,他看到飞机投弹和炮弹爆炸,按照直觉想当然地认为他在按照师里的意图发动进攻。与其在埃军炮弹下等着中彩,还不如主动进攻。只是从真理多走一步就成了谬误,主动积极、大胆果断和军人直觉也可能导致盲目行动,戈南、沙龙有这个问题,阿迪尼也一样。
一开始冲击,他就意识到他并没有空中和炮兵支援,但他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停下或者后撤更糟,还不如继续冲击。当他冲到离运河800米远的地方,他发现自己陷入埃军的坦克炮火之中,运河两岸的加高沙土垒墙和河岸堤坝上的埃军坦克都在向他射击。在他右面,他看到一个坦克车长在指给他看,埃军步兵在逃散。但在前面,他看到一波又一波“萨格尔”导弹和RPG-7在向他射来。几分钟内,他的坦克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中弹。然后阿迪尼自己也受伤了,手被轻武器打伤。阿迪尼虽然冒失,但不糊涂,观察了一下战场之后,他马上命令撤退。他的一个连长泽依拉上尉接过指挥。六辆坦克在燃烧。统统算下来,全营25辆坦克中只有7辆还能作战。营里有20人阵亡,包括两个排长。几十个受伤的人中包括营长本人,两个连长和两个排长。这是沉重的打击,但这个营还将在泽依拉指挥下,继续战斗到战争结束。
阿丹一直到后来才知道阿迪尼营的进攻和在运河边上的戏剧性经过。阿丹那时在泽拉考山上,离运河有8公里。阿丹可以看见运河到炮兵公路的山脊线之间大部分地区,泽拉考山就在山脊线上。阿丹看得见两条公路:阿洛夫公路和哈维瓦公路,这两条公路是以军进攻的主要轴线,但还是有很多死角看不见。从坦克的沙尘看,纳特基从坎塔拉过来的运动能看见。以军的无线电频道常受打断,部分是埃军干扰,部分是大气噪声,但也时常由于戈南和本-阿里插进来征用阿丹的频道,因为南方司令部的频道差不多不工作。
在1120小时到1140小时之间,阿丹总算听到一些无线电报告的片段,加比旅遇到了大麻烦。一开始是急切要求紧急空中支援,然后就是关于坦克在燃烧和乘员伤亡的报告。阿丹马上要求紧急空中支援,但南方司令部回答:“现在不可能,飞机在空战。”然后问到:“你向南推进到哪里了?”
阿丹的心里说五味杂陈那是轻描淡写了,不知道是该怒吼好,还是该痛哭好。加比旅的进攻时机完全乱了,部队还在集结力量,还没有准备好进攻,进攻的主力已经断了左臂。阿丹还不知道阿迪尼营的损失到底有多大,但听到的零星报告把心都撕碎了。但这不是可以绝望的时候,不能分心,任务第一。阿丹开始给加比找增援,命令纳特基加速赶来,这样可以用两个旅发动进攻。
在1215小时,阿利耶报告,纳胡姆夺下了诺采尔,打掉了8辆埃军坦克。他也在哈姆塔尔展开,但看见埃军正在南面密苏里方向行动,对他的侧翼形成威胁。他可以看见成千的步兵在坦克的加强下推进,担心埃军可能在哈姆塔尔或者锡安那把他的部队割裂。阿丹现在把阿利耶的第三个营(艾利亚希夫营,先前留下作为师预备队)调拨给加比,让加比重新组织力量。加比还得到了侦察连,有两辆坦克和5辆M113装甲运兵车。加比同时命令阿米尔营后撤,加油、装弹,准备再次投入战斗。
纳特基旅还在驰援加比的路上,阿丹命令纳特基本人先加速赶来,先和加比会合,熟悉阵地和敌情。纳特基在路上也在无线电里也听到零星报告,还在路上就试图澄清情况。一开始时,他呼叫加比,然后问阿丹:“我还是不明白,我们在那一边(运河对岸)到底有没有部队。”[1]
阿丹回答:“绝对没有!”然后阿丹告诉纳特基,他的任务是夺取这一地段里三座埃军桥梁中的两座,然后把一支小部队渡过运河去。阿丹要他明白,他必须等空中支援到达才能进攻,在此之前用这个时间占领有利阵地。
加比和纳特基在1230小时接上了头。到1245小时,纳特基已经回到自己的旅。就在那时,在哈维瓦公路南侧的加比报告,“很多敌人坦克”和其他车辆在费尔丹方向渡过运河,正在向东岸开来,然后向南朝普尔坎方向运动。这个不停顿的向南流动使阿丹和阿利耶很不安,埃军正在集结力量,准备进攻阿利耶的方向。沙龙的参谋长吉迪恩上校在阿丹的频道上突然插进来,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沙龙的部队正在密苏里方向上撤出,但是他们看到大量的埃军坦克正在开过来。他建议阿利耶赶紧过去接管阵地。但他被告知,阿利耶被缠在普尔坎(伊斯玛利亚)地区。阿丹猜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沙龙的部队会守住阵地,直到他的部队可以接手[2]。阿丹再一次呼叫空中支援。与此同时,在1315小时,纳特基把他的旅开进阵地,阿丹把哈维瓦公路划定为他和加比的结合部。
阿丹现在面临一个两难局面。通常的师进攻只有在精确协调之后才发动。这样的进攻一般有至少15个炮兵连和空中火力支援,尤其是面对敌人已经建立稳定防御的情况。在炮火掩护下,坦克发起冲击,装甲步兵跟进。坦克用直射火力杀伤敌人,炮兵用掩护火力支援坦克开进,然后装甲步兵伴随坦克发起总攻。但在现在的情况下,阿丹只有两个不完整的旅,每个旅只有两个不完整的营,各有大约20辆坦克。阿丹也很缺装甲步兵,只有三个不完整的炮兵连,需要更多的炮兵,更重要的是需要大规模空中支援。事实上,大规模空中支援是唯一可以补偿阿丹缺乏火力和兵力的手段,但空中支援迟迟不至,阿丹没有选择,只有调整进攻计划,小心推进,逼近埃军,争取有利态势,等到空中支援赶到再发动总攻。南方司令部拍胸脯,空中支援在30分钟内到达。
阿丹从泽拉考山上用望远镜观察战场,看到一些部队在向前推进,占领有利阵地。无线电里充满了噪声、断断续续的通话和南方司令部的插话。
在1330小时,阿丹看到纳特基的右翼营(纳坦营)停止了前进,而左翼营(阿萨夫营)还在继续前进。阿丹马上提醒纳特基。纳特基回答说他知道这个情况,这是因为纳坦遭遇到埃军坦克和棕榈丛中射来的“萨格尔”导弹袭击,这是先前伏击加比旅阿米尔营的同一支埃军部队。他补充说,他的两辆坦克和一辆半履带车已经中弹,已经有伤亡,其中有纳坦的副营长。他还说到,纳坦马上就要再次行动起来,所以阿丹呼叫阿利耶,命令他支援纳特基和加比的冲击,把他的部队向前压过去,并在普尔坎方向增加压力。
在1415小时,失败的迹象开始浮现。纳特基报告,他的坦克正在一辆接一辆中弹起火,要求增援,才能继续攻击。以军的坦克还在起火!阿丹的心都碎了,但只有咬住嘴唇,努力用镇静和平缓的口气回答到,他要谨慎行事,不要太急于推进,最好等一下空中支援。但已经太晚了。纳特基在付出沉重代价,阿丹只好命令他撤回来。阿丹还没有来得及弄清前线具体情况,阿利耶在无线电上呼叫,说他的部队实力不够,没法守住那么大的阵地。他告诉阿丹,他的坦克已经有两辆在诺采尔中弹,但他最担心的还是埃军正在南面集结。他要求紧急空中支援。
在1430小时,纳特基报告说,他失去了和前锋营营长阿萨夫·亚古里中校的联系。战局要过一段时间局势才真正清晰,但阿丹已经有感觉,局势不妙。阿丹没有时间多想,因为阿利耶再一次呼叫,报告大量埃军坦克在从北向南攻击他的阵地,他还在遭受猛烈炮击。显然这些坦克是刚从费尔丹渡过运河的,然后转向南方,找他的麻烦来了。
在第二次进攻费尔丹时,问题还是一样:应该是旅级进攻,但最后总攻时只有一个营实际投入战斗。纳坦营遭到损失,纳特基批准他们推迟行动,这是他的右翼。在他的左翼只有加比的很小的旅,由艾利亚希夫营和侦察连组成,但他们在山脚下停止前进,以避免在空中支援到达和压制住埃军之前贸然进入开阔的平地。纳特基自己跟阿萨夫营在一起,他们在埃军异常猛烈的炮火下继续前进,进入了开阔地。在离运河1500米的地方,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在埃军的壕沟顶上,埃军步兵用机枪和RPG从各个方向向他们射击。与此同时,大量埃军坦克从运河两岸的加高沙土垒墙和河岸堤坝上开火,“萨格尔”导弹也向他们射来。坦克一辆接一辆中弹,跳出来的乘员被机枪打倒。
纳特基命令撤退,但才几分钟,已经有14辆坦克中弹。只有4辆坦克(包括旅长的坦克和连长布里克的坦克)撤了出来。在撤回来的路上,他们收罗了5辆因为技术故障掉队的坦克。阿萨夫营的25辆坦克中,只有9辆活过了这一天。营长、副营长、两个连长、许多排长、坦克车长和乘员的生死不明。很多丧生或者受伤,其他的被俘。那天晚上,纳特基旅报告有54人在战斗中失踪,这是惨重的打击。
布里克得到批准,试图营救可能还在开阔地里走散的坦克乘员。但他接近这个地区时,从望远镜里看到,埃军已经在收拢俘虏,正在把他们用装甲运兵车运往后方。看架势,埃军也像要对他的方向发动进攻。所以他往后撤退,和阿萨夫营剩下的几辆坦克会合。
这是阿丹军人生涯里最漫长的一天。但不幸的是,这最长的一天还没有过去,这也还不是这一天战斗中他的师最后的损失。阿丹也算久经战争考验了,经历过艰苦战斗的压力。但这一次指挥一支大部队,在上级多变的命令下,被迫把部队分散在很大一片地区,还受到通信问题的困扰,难以有效地指挥战斗。尽管阿丹的指挥位置视界良好,还是只能看到两个旅。阿利耶的旅在山的那边行动,阿丹和他的唯一接触是通过无线电。通信联络很糟糕,埃军显然试图干扰以军的无线电频道。阿丹只是因为离各旅旅长较近,才能克服干扰。但南方司令部老是插入阿丹的频道,打断阿丹的指挥,十分恼人。南方司令部的指挥部很远,埃军对他们频道的干扰更加有效,南方司令部的中继站只有征用阿丹的频道来传达命令。这个中继作业很费时间,在此期间阿丹的频道被占用了,自己师里的通信就被打断了。
在战场上,关键时候要插入别人的无线电频道,这是可以理解的。指挥官们都养成好习惯,没事不霸占着无线电频道,对占用频道很注意。但中继站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习惯于长时间占用无线电频道,这不是坏习惯的问题,而是中继站就是这样工作的。但这样一来,阿丹只能插入各旅的频道,获得新情况,或者发布命令。但各旅的战况发展的速度使得同步跟踪战况极端困难,各旅旅长自己也要使用旅的频道,听取战况和发布命令。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埃军的猛烈炮击之下,进一步增加了通信联络和冷静思索的困难。这一切使得阿丹得到报告太慢,太晚。
但纳特基和阿萨夫·亚古里那边出问题的时候,阿丹同步听到了事态。阿丹在想,这怎么可能呢?进攻命令还没有发布呢!阿丹还在焦虑地等待这个糟糕的事态的进一步报告的时候,阿利耶在无线电里呼叫,他在哈姆塔尔方向正在遇到严重威胁。几千埃军步兵在大量坦克支援下,正在从南面逼近。他担心埃军将切断他和塔萨之间的公路(塔里斯曼公路),要求准许从诺采尔马上撤出,这样才能把纳胡姆的营调过来,到哈姆塔尔方向支援丹尼尔的营。
在这个时刻,埃军向泽拉考山上发动了震天动地的炮击。炮弹在前指车辆周围爆炸,烟尘漫天,沙子激射到所有人的脸上,大家都开始害怕。阿丹在装甲指挥车里匍匐下来。阿丹是老兵了,在过去经历过很多猛烈炮火,知道炮弹掉下来的时候被打中是一个运气问题。但今天不是碰运气的时候,要是他阵亡了或者受伤了,这要严重影响整个师的战斗。事实上,阿丹害怕了,不由自主地喊出:“所有车辆跟上我。驾驶员,马上开车!”烟雾散开时,可以看到通信车(半履带车)中弹了,前指通信军官约瑟夫·德歇上尉阵亡了,还有几个人受伤。阿丹的通信处长和副官照料伤员,其余人随前指机动到哈弗拉嘉。
阿丹现在决定让阿利耶尽快从诺采尔撤出,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可靠的通信,看不清阿利耶的阵地,不能再犹豫了,一点时间也不能浪费。阿丹担心可能已经晚了一步。
几分钟后,阿利耶在无线电里呼叫,埃军占领了哈姆塔尔,这在阿丹师前锋和塔萨十字路口之间的打进一个楔子,给侧翼带来严重威胁。阿丹决定,哈姆塔尔必须夺回来。阿利耶再次要求增援,要求把艾利亚希夫营归建给他,但艾利亚希夫营已经在加比旅的建制下投入战斗,现在脱不出身来。加比建议,把阿米尔营调过来,因为阿米尔刚完成加油装弹。问题是阿米尔营只有12辆坦克,但这是阿丹能派出的唯一部队了。阿丹告诉阿利耶,准备接收阿米尔营,后者将从北面过来。阿米尔营一到,就开始反攻,一定要夺回哈姆塔尔。刚说完,和阿利耶的通信又中断了。
[1] 总参谋部一直在监听多个频道。显然其中一个监听小组听到了这一段对话的一半,理解成阿丹已经渡过运河,到达对岸。这样,以军已经渡过运河的报告开始流传。
[2] 密苏里后来在夺取渡口时成为争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