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吃,吃个野生动物你能活一百岁?_风闻
烧个鹰酱-2020-01-21 16:24
2019年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再现。
首先发现的病例,在武汉一海鲜市场。
当时,并未引起广泛重视,预定的“万家宴”仍按计划进行,不肯定会否人传人,不肯定与海鲜有关……人们因此也并未将它当一件大事。
跨入2020,病毒突然扩散,1月20日,曾经在抗击非典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终南山院士一语判定:肯定有人传人这个渠道,几乎肯定与野生动物有关!
1月21日,央视记者从武汉市卫健委获悉:为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武汉市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武汉市旅游团队不组团外出,公安交管部门对进出武汉的私家车辆进行抽检,检查后备箱是否携带活禽、野生动物等——这证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十多年前的非典,最后证明病毒源来自一种蝙蝠,而喜欢吃蝙蝠的果子狸,成了传播病毒的途径,而管不住自己嘴巴的“野味爱好者”,就突破了病毒从山野到人间这最后一道防线。
十多年后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还没能确定病毒源,但事发的海鲜市场里,的确有偷偷摸摸躲开执法机构经营的野生动物买卖,因而有着丰富经验的钟南山院士才猜测,这次的病毒,同样来自哺乳类野生动物。
中国是食文化大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似乎就没有不能吃的,“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上四只脚的除了板凳不吃”。而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老饕更是热衷于吃出逼格,吃出派头,于是在国家三令五申保护野生动物的禁令下,有的人依然充耳不闻,君不见有办公室里炫耀吃穿山甲的官员,有网上炫耀吃蛇的网红……而在一些所谓养生专家“吃哪补哪”的歪门邪道理论下,更是助长了这些人的气势,以及炫富感。
吃文化源远流长,但其中未必没有糟粕。比如被中医奉为圭臬的《本草纲目》,就一定事事可信,全是经典吗?里面记录的用大粪熬蚯蚓治疗癫痫的方子,可行吗?里面提到动物,基本是从头到脚无一不可入药,如果全按这个来,在人比动物多的今天,中医能更好发展吗?
中国是很早就进入农耕文明的古国,照理不该对野味那么痴迷,毕竟有的游猎民族以游猎为生,食谱上却也没有那么多的“野味”,吃文化中的野味文化,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追求与自然和谐的今天,更是应该摒弃的。
二十年间,两次可能来自“吃野味”引发的疫情,还不足以管住某些人的嘴巴吗?还不足以让我们彻底放弃吃文化中吃野味的糟粕吗?
非典过后,即便证明了果子狸是病毒中间宿主,也依然管不住有些人的嘴巴,网上问果子狸哪有卖的,多少一斤的不在少数,它真那么好吃?
吃哪补哪?你要真信奉这个的话,就别再去吃吃吃了。我告诉你,没有哪种动物比人聪明,吃猴脑不会让你智商更高;野生动物交配只是本能,在危机四伏的野外,它们没人类那闲情逸致玩花样,所以这鞭那鞭也补不了你那话儿;人已经是平均寿命很长的高级动物了,你吃这吃那野生动物,也不能让你活到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