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秒,两枚导弹全中!伊朗怎么就把客机打下来了?_风闻
诸葛兵-每日点兵官方账号-每日点兵官方账号2020-01-21 11:33
前阵子伊朗“误击”乌克兰客机事件的时候,不少朋友都希望小兵兵做一期相关分析。
所以今天有空,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件中最关键的敌我识别系统。
这次事件中,一开始伊朗不承认,后来又说是伊朗道尔M1的操作手把客机看走眼了,这才导致的误击事件。
▲ 图中的导弹残骸很象道尔M1系统的9M331导弹(图源:环球时报)
当然,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看岔眼就发射导弹了。
大约是2012年前后,伊朗的“道尔-M1”就曾在纳坦兹核设施附近向客机开火。
庆幸的是,那次导弹并未命中。
小兵兵认为,这次的事也不能全怪那个伊朗“菜鸡”防空兵操作手。
因为,如何在战场上有效的识别敌我,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
最早的敌我识别系统(IFF),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
在1936年,英国首次将对空警戒雷达“本土链”系统投入实战应用。
随着当时飞机的速度及飞行高度持续增加,靠目视已完全无法进行分别,IFF系统在“本土链”投入使用的同时,也随即诞生。
▲ “本土链”雷达防线
1939年,第一个与防空警戒雷达配套的敌我识别应答机 IFF Mark I 被投入使用,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在收到“本土链”雷达信号后,会间断发出一个回应信号,使安装 IFF Mark I 的战机在雷达上出现一个“波动扭曲”的信号,以实现敌我识别,有效地防止敌方战机“浑水摸鱼”。
当然,现在的空地识别系统,已经比当年先进多了。
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民航就引入了军用IFF应答机配合“二次雷达”,来进行通用航空和商用航空的航空管制。
▲ “二次雷达”
这个“二次雷达”其实学名叫地面询问机,它在空管雷达一圈圈扫的同时,不停地在1030兆赫的频段上往天空中吆喝:“人呢?人呢?小兵兵你跑哪去了?!”
而飞机上呢,装了个叫做应答机的玩意,这玩意听到有人叫就赶紧在1090兆赫的频段上回应:“我在此呢!目前高度50米,速度80迈!”
当然了,不会有飞机叫小兵兵号的,一般飞机都会用应答机代号来标识自己的身份。
这个代号一般是四位数字,由管制员通过无线电通知飞行员分配给他的代号,比如“海航3101,应答机0123”,之后飞行员在飞机上输入应答机代号0123,管制员的雷达屏幕上就会正确显示该飞机的身份信息。
这个叫模式A。
如果是模式C,可以同时显示飞机应答机代号和速度高度等数据。
S模式则能够显示包含C模式在内的更多数据信息。
只要开启这套系统,在地面空管人员的显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显示着编号的小点,只要鼠标压上去就能显示空速和高度等数据,以便空管人员进行的调度。
空军使用的IFF系统,其实从原理上来看跟民航的空地识别系统没有什么区别,以美军在50年代使用的MKIII型敌我识别系统为例,它通过电子应答方式来达到识别敌我的目的。
其工作过程是:
当目标进入雷达的覆盖范围后, 识别系统的询问端在1030兆赫发出一串脉冲询问信号, 目标需用转发器和1090兆赫频段回答一编码信号。
若回答信号正确,则被判定为“友’;若回答信号不正确或不予回答,则被判定为“敌”。
军用的系统无非就是绑定了武器系统外加信号的保密性更强。
如果IFF判断目标是敌人,则激活武器系统;反之则不激活。
这种系统虽在性能和结构上经过多次改进, 但在现代战场上仍暴露出许多弱点。
首先,现代战场电磁环境复杂,使用频段固定频率问答, 信号易被敌捕获,进而遭到地方的电子战诱骗、干扰和攻击;
其次,“非线式”战场上,敌我相互交织,多目标同时应答,必然导致“同步干扰”;
再次,现代战场范围广阔,远距离交火,超视距打击,由于系统识别距离有限, 必然使其“力不能及”的“误会”。
这误会一出事可就大了,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28起自己人误伤自己人的事件中,有11起是由于目标识别错误造成的,占误伤总数近一半之多,死亡数十人。
经过这一战的惨痛教训,美军据说正在捣鼓全新的数字敌我识别系统——它没有询问和应答信号的交互过程,目标的真伪判定由己方直接做出。
其工作过程是:射手把在瞄准具中宣接看到的或经信息处理机提取的目标特征输入电脑, 与目标固有的信息参数相对照, 初步作出目标性质的判定;尔后再与数字化信息网作信息交换, 作出“敌我”性质的二次识别。
譬如,在地面目标的识别过程中,射手发现一辆坦克,经初步判定为德国的“豹2”式坦克,但这辆坦克是盟友, 还是敌人从盟友那里购买的相同装备呢?这就需要通过“战况报告系统” 查阅数字化地图得到二次敌我识别。
所谓“战况报告系统”,就是通过遥测卫星将其覆益方圆200公里范围内的地面活动目标(如坦克、 步战车等)位置信息,实时标在以“代码”为标志的数字化地图上。通过查阅地图, 若此时此地有盟友的“豹2”式坦克即为“友”,否则为“敌”。
这种数字化敌我识别系统由于采用了“非协同” 技术,与数字化通信网、 数字化地图、战场C4i系统“联动,其被截获率几乎为零, 因而将从根本上消除被敌截获和诱骗的可能性,非常先进。
什么,您问这次伊朗防空兵为什么会闹出这种事故?
第一,他们07年购买的老式道尔M1防空系统,可能还没有接入最新的防空指挥系统。
▲ 俄制道尔M1防空系统
第二,小兵兵只能说俄式的敌我识别系统太烂了。
众所周知,老式道尔M1防空系统的载车上装了一台三坐标搜索雷达和一台相控阵火控雷达,三坐标雷达上绑着一台1L24敌我识别询问机。
这套系统还是苏联时期7-80年代留下来的敌我识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设计上有特殊的联合国模式。
虽然理论上来说,完全有能力识别波音客机的应答机讯号,但苏联时期制造的东西你们懂得,很多东西连个最基本的跳频加密都没有,抗干扰能力还不如民用设备——如果1月8号那天的电磁环境再“复杂”一点,联系不到防空指挥中心,出现点“意外”,那小兵兵真的一点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