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稳住,我们能赢-面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_风闻
梦想去飞翔-临床医学硕士-做一个靠谱医生。2020-01-22 13:11
武汉的不明病原体肺炎确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目前的最新消息是:
武汉卫健委1月20日消息:1月18日新认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9例,1月19日新认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77例,两日共新确诊病例136例。
截至1月19日22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病肺炎病例198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3例。目前仍在院治疗170例,其中轻症126例、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广东确认首例: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但是,专业人士其实并不慌。为什么呢?
一,为什么突然有那么多新发病例?
答:因为新开发的检验试剂投入临床使用。大大加快了诊断步骤,所以诊断出更多病患。
估计未来诊断出来的病患数量还会继续大幅度上升。
二,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致病性、重症率和死亡风险如何?
答:因为病毒在传播过程里会变异,因此现在所有观点都是已有的情况。
1,传染性:既往的冠状病毒都有较高的传染性,但不如流感病毒。迟到2003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展现出相当强的传染性。不过目前观察到的传染性来说,其传染性不如2003年。不过已经发现了一例超级传播者。如果还有新的超级传播者,其情况可能会不同。整体上来说,应该不如2003年的那个类型的冠状病毒。
2,致病性:还没有全面研究,不清楚多少人感染病毒后不发病。
3,重症率如何?目前的推测:应该不如2003年新型冠状病毒、2012年中东新型冠状病毒。因为目前的数据不如2003年、2012年的。
已有的数据显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率是15%。
比常见的流感病毒高得多了。但是,这是因为肺炎重症了才去考虑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其他轻症的病人被我们直接无视了。
如果对所有「可疑接触」的人,以下不同人群做测试:
①如果你把所有人拉去做测试?
②如果你把感冒样症状拉去做测试?
③如果你把所有发热症状的病人拉去做测试?
其结果会大大不同。流感病毒的危重病人数量为什么相对少。因为你把可疑的都拉去测试了呀。数据选择偏倚呀。这是数据分析里最重要的思考点。
随着新的诊断试剂推广,肯定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非重症病人,因此,后续的重症率、死亡率会进一步大幅度下降。
4,死亡风险如何?综合目前的资料来看,这个新发现的冠状病毒类型的病死率不高。目前不幸去世的病人为高龄、有基础疾病者。这也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高风险人群特征。
三,一般的肺炎,不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占相当大比例!
在很多前瞻性的「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里证实,约50%病人在穷尽常见的病原学检查后,还是无法找到真正的病原体。如果包括非住院的门诊病人,那么不明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比例会更高。
尽管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人类重要死因,但对于既往健康的青壮年人士,死亡率仍偏低。
也就说:不明病原体感染的肺炎是很常见的。现在不过是我们又识别出一个新的病原体了而已。
这个情况也很常见。比如:
2001年才发现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是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的常见的重要病原体。
2005年发现人博卡病毒 (humanbocavirus, HBoV)也是常见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014年发现肠道病毒D68是美国儿童的常见肺炎病原体之一。冠状病毒本身的变异特征也早为我们瞩目。比如2003年的非典,2012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也就是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会识别出更多以前没能识别出来的病原体,以及常见病原体的变异体。
所以,这看起来新,其实并不是新现象。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我们对病原学检测的能力在大大提升------包括发现不明病原体的能力也很强。比如,在2010年我们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个明确了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也在近年来证实,人博卡病毒是中国相对常见的导致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病原体……
而这次武汉的不明病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也是我们中国科学家自己发现并鉴定出来的。并把相关的研究资料跟世界共享!
我们的科学技术能力跟往日不可同语!
何况,这样一个传染性并不强、致重症率和死亡率不高的病原体,根本不需要过分担心。
相信科学,相信党和政府!
另,请中医药别来添乱,我就更放心了。
四,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后续演变会如何?
越是这样致重症率低,致死率低的病原体,越容易长期流行于人群里。但做好一般的预防措施即可。未来还可能开发出疫苗来针对性预防,那就更放心了。
反而是致重症率高,致死率高的病原体容易销声匿迹。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传播者呀。
五,我们要如何预防?
如无必要,不要去大型医院、人流密集区。
去人流密集区,最重要的是洗手。
如果有人咳嗽,打喷嚏,口罩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被感染的风险。但需注意,穿脱口罩后要规范洗手。否则口罩的保护效果会打折扣。
没有人咳嗽、打喷嚏,戴口罩没什么帮助,反而不舒服。
什么板蓝根、熏醋等等没有用------当然,「醋+蒜」沾饺子吃的味道很好,可以试试。
总结
总之,相信科学、理性。相信党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