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从“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到“中缅经济走廊”_风闻
豆沙包-瞎说大实话星球驻地球大使2020-01-22 11:03
2020年1月17日至18日,中国国家元首开启今年首访之旅。首访目的地为中国南部邻居、素有胞波情谊的缅甸。由于首访之旅的标志性,因此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也十分重视这次国事访问,各方面都采取了系列预热举措,对访问全程也作了相当规模的报道、解读,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次访问的重大意义提供了充分的滋养。
对于时隔19年后中国国家元首再次访问缅甸、又置中缅建交70周年,这样一次重要访问,我当然也十分关注。我注意到,此次访问的高频热词是:**中缅经济走廊。**我认为,充分认识和把握此次访问的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关键就是要把握住“中缅经济走廊”这六个字。
**与周边国家共建“经济走廊”,是中国深化周边外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性举措。**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老经济走廊等。与缅甸相关的也有一个,叫“中印孟缅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的格局很大,几乎可以称作中国南亚经济走廊了。尤其是印度,作为中国最大的南部邻居,人口很快要赶超中国,被国际社会视为未来的“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能够如期建成“中印孟缅经济走廊”,那整个“印太两洋地区”将呈“满盘皆活”的局面。
但是,从实践情况看,与“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相比,“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建设明显滞后,或者叫止步不前。主要是印度不配合。印度这个国家很自负,坚信“上海要赶上孟买还需30年”,自认为是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的老大。因此,对于中国与南亚国家、印度洋国家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始终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目光警惕而敏感。别说“中印孟缅经济走廊”这类直通印度洋的合作,即使是RCEP这样主要在亚太地区的合作,最终也采取了“逃避”态度。不能说实施“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属中国一厢情愿,因为至少缅甸和孟加拉都是积极的,但是,因为涉及印度,就急不得、也气不得。
但也等不得。中国深化与印度洋的联系,加快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能因为某个国家的掣肘而迟滞进程。如果说孟加拉与中国之间还有印度相隔的话,中国和缅甸则是好邻居、好伙伴、好胞波、好朋友,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中印孟缅经济走廊”进展缓慢的情况下,直接建设中缅经济走廊就势在必行、跃然纸上。
中缅经济走廊气势恢宏、格局宏大。1月18日于缅甸首都内比都发表的中缅联合声明如是说:“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着力推进皎漂经济特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仰光新城三端支撑和公路铁路、电力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这样的格局无疑很大,基本覆盖了缅甸全境。这预示着以中国云南省会昆明为起点、以缅甸重要城市曼德勒为交汇点,向东南经内比都到仰光、向西南至皎漂港的“人字型”交通架构得到双方认同,一个直达印度洋的“西南大陆桥”指日可待。
“中缅经济走廊”之于中国的战略意义自不必说,对于缅甸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已经多年作为缅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中国始终支持缅甸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在国际乃至全球场合主动捍卫缅甸权益,反对西方对缅甸主权的无理干预。中缅持续深化关系,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缅甸广泛受益。其中,受益最大的是“民生”。比如电力,到2019年,缅甸已经实现全域50%的地区供电,随着中缅电力合作的深化,实现全域稳定供电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中缅铁路公路互联互通,还会促进中缅贸易增加、中国对缅投资增加,因此带来就业机会的持续大幅度增加将带来缅甸民众收入的普遍增加。这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