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卖闲置的钱,比我挣得都多”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46054-2020-01-23 19:59
现在的电商太可怕了,我的钱包每天都在哀嚎。
双十一、双十二、双十一返场、双十二返场连环突击,好不容易存活下来,双旦节、年货节接连来袭,再加上618、各种常规节日,1年365天哪天要是没买点东西就像犯罪。但东西买的多,觉得买错的也多,我身边有个妹子想买只口红,跑去看李佳琦直播,结果顺便买了个按摩沙发,300的预算突然加了个0变3000。
结果第二天吃午饭时大家对同款行为一顿嘲笑,妹子听了默默把沙发退了。我曾经半夜失眠逛到一本奇贵无比的摩洛哥装饰画册,顿觉灰暗生活就差这抹亮眼的色彩,一秒激情下单。
清醒后意识到自己实在太膨胀了,好说歹说才求卖家退了,因为卖家都去店里代购下单了。能够及时止损还算是好的,但在7天无理由退换的服务已经普及的今天,我们也还是难免会有当时买得很笃定,事后发现脑子瓦特,买了一堆废品的迷惑购买行为。怎么肥四,难道真是被下了蛊吗?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37度2。爱坂本龙一,爱可口可乐,爱做梦。用文字开启另一个平行世界。
没有你卖不出的,只有我买不到的
个性化后悔体验定制了解一下
有些迷惑购物行为真是让我大吃一斤,随便列举几个你们感受一下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像被外星生物入侵的收货人。香港 90后 @匿名4公斤的风衣,穿上像个睡衣,太丑了。
(请问买的时候不知道4KG吗,是不是觉得穿着可以减肥?)安微合肥 80后 @尽千钟蒸汽拖把。为了用它,我得先把地上较大的垃圾纸屑清理一遍;为了用它,我每换一个房间就得换一次插座,心累。
(还有比这更真实的“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案例吗?)浙江杭州 90后 @崔呀崔甩猫机。其实就是猫咪烘干机,捡了流浪猫发现她猫藓很严重,需要常常清洗上药,于是花3800买了个烘干机,结果没几个月猫藓就治愈了,闲置。
(我在淘宝搜了一下,竟然产生了下单的冲动,闲鱼出吗?)
美国 90后 @王大美斥巨资买了一件Burberry的风衣,但因为我们这儿天太冷一年只能穿一天。
(暖宝宝了解一下啊亲。)
上海 80后 @匿名看似很有用但是偶尔才会用的,比如协助包饺子用的夹子。
(我感觉很有用,想买它的第1天。)
论消费力进步,人类真是从来没有懈怠过。
看着这些奇怪的买买买行为,我想起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里有一个观点,大概是说:与大众认知相反,消费实则反而是被生产引导的,只要你敢设计,就一定有人敢买。
感觉又被套路了,现在还信用卡流的泪,都是乱看种草贴进的水啊。
买了觉得没用
也许只是对你没用而已
还有一些东西,下单的时候感觉自己走上人生巅峰就差一个它了。
买完发现,可能这峰是永远上不去了。
这类东西,指的就是Kindle等电子阅览器,跑步机等健身器材,洁面仪等清洁电子产品,榨汁机烤箱空气炸锅等厨房小帮手等一切辅佐人类进步的伟大发明……
买的时候意气风发,买完之后的画风却是这样的。加拿大 90后 @小女子在江湖Kindle,你以为它是用来压泡面的?不,其实压泡面都嫌它懒得翻出来。
图源微博
(Kindle荣登吐槽榜首)
山东淄博 @匿名惠人榨汁机。前两年花3000多块买的,根本没用过几次。每次用都要把水果去皮去核切小块,问题是我要是有这功夫了,直接吃不好吗?广东深圳 @匿名跑步机,没用还占地,最后废物利用,用来当衣架了。
(图源豆瓣)
陕西西安 @燕子扫地机器人!花了2000多,试用一次,觉得没用,闲置了。后来觉得看着闹心,送人了。
(最后都变成猫星人王座了)
这一类产品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打开各类拔草贴,很多朝阳群众都会好心告诉你:别买,不会用的。
但就像每个女孩都觉得自己一定回是收服浪子的最后一个女人,**我们绝不信邪,必须一掷千金亲身实践证明:“原来买了真的没用耶”。**但说句公道话,人家真的没用吗,真的不是因为自己太懒了?
我的编辑大大就告诉我她用Kindle看完了好几十本漫画,利用价值奇高;知乎上的小仙女用榨汁机总结出了好几十种不好吃天打雷劈的水果奶昔菜谱。
机器还是那个机器,但怎么到了我手上就变成了废铜烂铁?
真不是我瞎买
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还有一些小伙伴,怀抱满腔热忱,希望用某次购物来实现精神/物质世界体验升级,东西到手却发现时代已经早早跑到了前面,毫不留情地把一脸懵逼的自己甩在了身后。山东青岛 80后 @大斐前两年淘汰了大学用下来的钱包,狠狠心买了个Furla的钱夹。结果那之后电子支付就跟疯了一样迅速铺开,至今钱包都是新的,消费理念还没有跑赢时代,就变天了。
新疆乌鲁木齐 80后 @匿名一个挂在车上的十字绣挂件,还没绣完就分手了。
浙江杭州 80后 @匿名
勒紧裤腰带买了房,结果工作调动,新房离得太远了,房贷高还款压力大,还不好出手,后悔了。北京 90后 @选择匿名哟带亮片的小众Party手拿包,结果发现自己压根蹦不动迪了。
不管是人还是商品,这些剧情总是隐藏深深浅浅的忧伤,要是有博物馆能专门回收这种“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物品就好了,
物尽其用,至少没了使用价值,还有纪念价值。
购物是门学问,要与时间赛跑啊。
我从不为无用的东西买单
我只为转瞬即逝的感伤负责
其实,购物不仅要与时间赛跑,更得与自己赛跑。
有一些朋友口中那些无用的东西,是因为理智没有跑赢那一刻的感性,俗称**“戏精附体”。**
北京 90后 @AlexChen一次跟同学约打球,我因为要面子抢着付款,还因为要面子买了那家健身房的会员,当时就很心疼了,而且后来再也没去过。福建泉州 80后 @匿名婚纱照。拍完连塑料膜都没拆,就为了当别人问婚纱照拍了吗,能不心虚地回答:拍了。重庆 90后 @白色的LY
花了小几千买齐了猫咪用品全套,包括猫粮猫砂,后来想到如果猫咪离开自己了承受不了,然后就没有敢养猫咪。
眼看这些朋友白花了很多冤枉钱,我还是觉得感性的人最真实可爱了,是最有“人味儿”的,因其消费行为完全无法预测,爱恨就在一瞬间,买不买值不值只看心情,绝不看需求和逻辑。
得此类消费群体者得天下。
看完大家五花八门的购物后悔体验,我并不觉得可笑,反而挺开心的。
因为我们还会买很多无用的东西,是因为对生活还抱有美好的期望,还希望自己可以变美变强大,更好的生活。
只不过,在下单的一瞬,愿望通常是美好的,但或者是瞬息万变的心情,或者是货不对板,或者是使用磨合不顺,或者是三心二意啥都想买,买了又后悔了而已。
但如果啥都不想买更恐怖,我有段时间变得没有任何物欲,想想都觉得后怕,那是因为对生活彻底绝望了,才什么都无所谓了。
所以没必要对自己太苛刻,毕竟购物也像谈恋爱,你没深入体验哪能确定是不是真的喜欢呢?
更何况,有些看似无理的购物需求,实则暗藏非常合理的购买动机。
比如明明一穷二白的打工仔卖肾也要买iphone,这是为啥?
因为iphone所定义的高品质生活象征,或许可以给这些在灰扑扑的生活里垂死挣扎的年轻人带去一丝高光,哪怕只是“我挺棒”的幻象,也昭示希望,能让很苦的生活有一丝甜。
但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们表面的浮夸,却不懂背后的心酸(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中动机)。再比如反复买口红其实也没多大实际价值,因为口红可以用很久,而且不太会有人会注意到你又换了啥色号。
可是,并没有几个女孩吐槽口红买太多了后悔,我们仍然乐此不疲的下单,哪怕口红多得都可以做成色卡了也在所不惜。
因为那让你开心啊。**它以较小成本提供很高的情绪价值,每换一种颜色就好像认识和拥抱一个全新的自己,逃离庸常和平淡,百变有趣,惹自己喜爱。**不过,进行这些关爱自己的消费有2个大前提:
**一是不要成为欲望的奴隶,适可而止。**不要打着让自己开心或明天会因此变好的幌子去投喂疯狂扩张的欲望,这两者之间界限很浅。
**二是非实用消费不能与核心人生计划相冲突。**比如今年打算买房,那可能就需要暂时放弃买名牌包或其他非必需的高品质消费,以平价替换之。
还有些朋友从不买后悔的东西,可能天生物欲低,或崇尚实用和极简,也值得借鉴。
但每个人都没必要逼迫自己成为某种与本性完全相反的人。
你是喜欢买买买的人,就好好买用心买,买少买精买出水平;你是喜欢断舍离的人,就清心寡欲,一人一茶一书足矣。
生活本就不易,偶尔做点无用的事,买点无用的东西,并没大问题,有时甚至还会觉得当时有这些奇思妙想的自己很可爱呢!
你买过的最后悔的东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