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什么下调一个重要经济数据?部分地区存在政绩观偏差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665044-2020-01-23 17:14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浮见”
在举国关注肺炎疫情之时,山东的一个重要经济数据调整也值得关注。
1月22日《大众日报》报道,经国家统计局正式反馈,山东2018年GDP数据修订为6664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9821亿元,总量下调12.8%。
9821亿是个什么概念?
列举几个省份的数字,就可以有个直观的感受。西藏2019年的GDP为1697.82亿元,青海2019年的GDP为2965.95亿元,宁夏2019年的GDP为3748.48亿元。
作为公开报道,相关信息网络上都可以查阅。9821亿GDP被剔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由于调查对象复杂,部分地区存在政绩观偏差,造成统计源头数据存在一定误差,多年累积误差的叠加,形成了一定的历史包袱。”
而和山东一样下调2018GDP数据的,还有多个省份。比如黑龙江,2018年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GDP)已由之前初步核算的16361.6亿元修订为12846.5亿元,下调约3500亿元,调幅达21%。辽宁2018年GDP下调1804.9亿元,调幅达7.1%。
那么,经过国家统计局最终核查,是不是所有省份的GDP数据都在下调?
不是。
西藏的数据,经过修订,增加了70.76亿元。
安徽的数据,经过修订,增加了4004.1亿元。
福建的数据,经过修订,增加了2883.73亿元。
广东的数据,经过修订,增加了2666.9亿元。
如今,广东GDP总量已经突破10万亿大关,达107671.07亿元;江苏2019年全年GDP为99631.52亿元,10万亿近在眼前。
《大众日报》的报道称,山东坚持“假的一个不要,真的一个不少”,经过普查,全省源头数据更加真实、更加可靠。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四次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中,山东是普查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较低的省份之一。
山东通报GDP数据调整之时,恰逢省两会期间。
在省人代会闭幕会上,刘家义在讲话中要求,“要有舍我其谁的志气和胆魄,立下愚公移山志,誓叫齐鲁换新颜”:
头拱地、往前冲,必须勇于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
要把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担起来,既不能让现实问题变成历史问题,也不能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要敢于斗争、敢于负责,把“绊脚石”搬开、把“拦路虎”赶走、把发展的“紧箍咒”打破。
言辞恳切。
卸掉了历史包袱的山东,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