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是怎样带领内蒙人民战胜瘟疫保生存的?_风闻
边走边看-2020-01-24 19:55
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的蒙文原意是“红色之子”。1947年,中国大地正弥漫着炮火和硝烟,而祖国北方诞生了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为即将成立的共和国献上了一份厚礼。完成这一壮举的就是乌兰夫。
1948年1月1日,乌兰夫在《元旦献词》中提出了打仗、生产、防疫三大中心任务。他把防疫提高到与打仗和生产同等重要的地位,完全是从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当时性病、鼠疫和布氏杆菌病等疫病在内蒙古地区流行多年,严重损害了人民健康,造成人口持续下降,开始威胁到了蒙古民族的生存。有一个日本人曾预言,“再有50多年,蒙古民族将自行灭亡。”
对内蒙古情况了如指掌的乌兰夫,对发展卫生事业,搞好防病治病,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早在抗战刚刚胜利后的1945年11月,以他为主席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就规定了发展卫生事业,免费为内蒙古民众医疗疾病的政策。1946年5月,联合会成立了内蒙古历史上第一个卫生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卫生处。为了培养急需的医疗卫生人才,乌兰夫在他担任院长的张家口军政干部学院设立了医务班。1947年“五一”自治政府成立后,更是加快了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同年7月,乌兰夫在哈尔滨开会期间,恳切地向东北局、东北军区提出支援内蒙古卫生干部的请求,得到了大力支持。到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几经调整确定下来后的1954年,内蒙古已经拥有了一支相当强有力的医疗卫生队伍。1954年末,乌兰夫在与刚刚改组扩编的卫生厅一二把手谈话时,鼓励他们要保持战争年代的精神,说:“你俩如同司令员与政委的关系。”
乌兰夫身居内蒙古的领导职务,一直是亲自抓防疫工作。在扑灭鼠疫方面,经过几次大规模行动,到1950年,人间鼠疫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呈直线下降。曾经被称为是鼠疫“恐怖之城”的乌兰浩特,1952年成为了全区的第一个无鼠市。到1956年,整个自治区的鼠疫完全得到了控制。昔日的“疫发天无色,田荒断炊烟,荆棘伴白骨,闹市无明灯”的惨象,终于永远成为了历史。196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乌兰夫任组长。领导小组设在呼和浩特。所谓的防治北方地方病,主要还是防治鼠疫。内蒙古的扑灭鼠疫成功的经验,在其它北方地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一位国家卫生部派到北方地方病防治小组工作的干部回忆道:“乌老不仅关心消灭内蒙古的地方疫病,也十分关心东北、华北、西北的防疫工作。他胸怀宽广,不论哪个地方发生疫情,他都心急如焚,坚决扑灭,保障人民的生命与健康。”
对内蒙古人口直接威胁更大的是性病。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蒙古族人口只有83.2万,比1912年还减少了4.6万。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性病蔓延,严重影响了人口的繁衍。有几个性病患病率高的地区,占到了这些地区总人口的70%至80%。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15岁以下的儿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乌兰夫提出:贯彻“人畜两旺”方针,迅速扭转民族人口下降趋势,要像打仗一样,消灭性病。经过1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内蒙古终于向世界宣布,内蒙古已经消灭的性病。当牧民抱起婴儿时,往往发出同一个声音:“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乌兰夫主席。”很多牧民把毛主席和乌兰夫的像供在神龛内,显示了他们虔诚的心。共产党就是这样在草原上深深地扎下了根。2006年,在纪念乌兰夫100周年诞辰的时候,面对蒙古族人口达到420多万的的兴旺局面,一位年逾古稀的药学专家感概万千:“内蒙古卫生事业乌老功不可没。他抓住了解决蒙古族人口下降的核心问题----消灭疫病,即消灭鼠疫、性病和布氏杆菌病。”“党和政府仅为消灭性病,我们就专项调进了大量的进口盘尼西林等药品,免费治疗性病人数达12万人”,“内蒙古的卫生工作可以说是‘从防疫起家’都是乌老的关怀直接抓的。”
乌兰夫在主政内蒙古19年(1947年-1966年)里,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抓好三大中心任务,使内蒙古大地发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牧草丰盛,遍地牛羊,人畜两旺,安居乐业。一位当年负责自治区公安工作的同志从社会安定的角度回忆道,由于贯彻了乌兰夫多次强调的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指示,“当时内蒙古政通人和,犯罪现象明显减少,抢劫杀人、投毒杀人、纵火等案件几乎消失,各级公安看守所在押的人犯明显减少,有些旗县甚至牢狱为空。各种人民内部矛盾通过派出所、基层单位和群众工作解决得很顺利。呈现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