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武汉的危急存亡之冬!_风闻
法律先生-法律先生官方账号-从这里,连接全世界2020-01-24 08:53
文 | 玉林罗美兰
武汉正式封城了。
凌晨两点,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正式下发通知: 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内公共交通停运,机场、火车站关闭。
此时,距离武汉卫健委正式发布疫情通报仅12天,而距离第一名发热病人就诊已经过去了46天。确诊人数已经571例,死亡17人!
此次封城,意味着武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01
为什么要封城**。**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外省确诊的新型肺炎病例,大多为武汉地区输出。
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仅铁路一项,武汉在1月22日当天,输送29.9万人出城,航空路线和高速公路上的流动人口更是不计其数。
22日当天,**“逃离武汉”**的话题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并于晚间被有关部门屏蔽。
鉴于以上情况,封锁武汉,似乎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此次全面封城,更是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02
如何看待封城**。**
封城之举,是武汉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即使是出于被动。
过去几天,在部分武汉市民表示已“逃离武汉”的微博评论区中,不少网友对他们口诛笔伐,仿佛这些人十恶不赦。
事实上,这些普通市民不过是想求生存罢了。
面对闪烁其词又救灾无力的地方政府,武汉市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想逃又何罪之有呢?
早在1941年,罗斯福的国情演讲中就曾提到,世界各地人民都有免于匮乏和恐惧的自由。
肉眼可见,当下的武汉人,正深陷医疗资源匮乏和对求医无门的恐惧当中。
封城之后,他们定当陷入更深的恐惧。
人满为患的医院门诊
03
被捧杀的武汉 。
武汉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武汉的?
这要回溯到一个月前,也就是去年12月底到1月初这段时间,新型病毒传闻乍起之时。
在线上,以“江宁婆婆”为首的一众御用大v频唱高调,声称:“不要慌张,武汉技术全国最强,如果武汉搞不定,没人搞得定。”云云;
在本地,电视媒体噤声,全身心投入到军运会和市两会的报道中去;
在线下,公安干警及时扣住港台媒体、火速处理“造谣者”、约谈表示疑虑的医务人员。
就这样,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下,通过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武汉市民度过了不知不觉的半个月。
事实证明
中科院直属的P4实验室在疫情之初
可能甚至没有拿到标本
在此期间,武汉市政府除了对外宣传“可防可控”以外,似乎也没有暗中加强医疗资源调配。
这直接导致一月下旬,疫情彻底爆发之后,市内的全部发热门诊医院迅速人满为患,平均就诊排队时间超过四小时,各个医院的防疫物资陷入紧缺,且并无预案。
疫情在武汉爆发,并不是武汉市民的错,可是如今却是他们在用血肉之躯承担。
疫区之外的我们,不论有多恐慌,也不应该对他们过分苛责。
各种资料证明
武汉广泛存在未被收治的发烧人员
这则通告里,就可以看到
在武汉未被收治的发烧人员,到大连寻求医治
04
城里的人怎么办 ?
封城前夜,不少武汉市民可能一夜未眠。新的一天,饮食和就医将成为武汉人首要的刚需。
对于饮食,相信政府有能力保证市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而医疗资源虽然已经开始扩建,但暂时的短缺仍然无可避免。
超负荷工作的医务人员
在很多人面前,居家隔离和治疗,仍将是不得已的选择。
我们在原文链接(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中,为大家提供世界卫生组织的居家隔离操作手册,希望能给到武汉市民以毫末之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坚持认为,政府做出封城之举,就要对城里的市民负起高度责任。
这样才不辜负武汉人民的配合,和全国人民的纳税额。
汉阳紧急扩建中的红十字医院
05
城外的人怎么办 ?
武汉封城,对于城外人来说,绝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这只代表着情况更加严峻。
除了做好日常防护,每个人都应该清楚一件事:如果怀疑自己或者家人被感染,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目前该病毒的临床表现,即发热、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
其次,一旦怀疑自己或家人患病,务必先加强家庭内部防护和隔离,并且马上到相关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最后,在前往就医途中,请尽量避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如果城外继续疏忽大意下去,武汉的今天,就是我们明天!重压之下,这片大陆已经无力承受第二个武汉。
同济与协和医院联合发布的快速诊疗指南
这个K线图,可以读出很多信息!
571例,是目前最新的确诊数字。这一数字的走势如何,没人清楚,但也可想而知。
疫情当前,人和人的矛盾、人和社会的矛盾、人和自己的矛盾、多数和少数的矛盾、地区和地区的矛盾,集中爆发。
对普通人的过多指责,大多无益!我们要的不仅是大局为重,更是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被看轻。
希望大家都能**“诸善奉行、诸恶莫作”**,而每一个说假话的官员和媒体,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此向所有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警察、记者、以及每一个普通市民致敬。
愿武汉能以最小的损失,顺利扛过这场噩梦。
毕竟,武汉,不只是武汉人的武汉,更是天下人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