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文艺创新运动_风闻
李非ABC-2020-01-24 14:02
欧洲的文艺创新运动
李非
文艺“复兴”起源于商人的社会、商人的国家。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14到15世纪正是这样一个城邦型的无封建君主的共和国。从12世纪起,佛罗伦萨成为手工业中心,纺织业发达。手工业行会推翻了封建贵族的统治,组成长老会议。议员在各类行会中出7个代表,称为“肥人”,其它工匠只能出2个代表,称为“瘦人”。这让佛罗伦萨成为早期的商人统治的工商资本主义袖珍国家。
由于“肥人”压榨“瘦人”,这引起工匠们在1378年起义。这个起义被镇压,但起义为首者取得了民意。美第齐作为国家司法部长因支持造反工匠被赶出共和国。在国外,他又通过办银行发了财,且成为罗马教皇的“红顶商人”。他以这样的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得以卷土重来,重回共和国取得政权,成为共和国统治者。
这样的统治,称为“僭主制”。又一说为独裁专制。他的家族由此延续对共和国的统治一直到1737年。在这个历史时期,这个家族出了三个教皇,两个法国皇后。正是这个独裁专制家族对艺术的热爱,且以商人世俗的眼光重新建立了新的艺术审美标准,并出巨资扶持有艺术天份的人才,从而造就欧洲文艺的创新,而不是复兴。
这个家族的第二代,也就是当了教皇“红顶商人”的乔凡尼,在取得对共和国的统治权,成为新的僭主后,又成为慷慨的艺术赞助商。他赞助了西方透视画法的开山祖师画家马萨乔。
以后这个僭主家族的后代一发不可收拾。波提切利、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琪罗、提香这些大名鼎鼎的画家,当代美术高山仰止的经典大师,其成名和经典画作,都得力于美第奇家族的鼎力资助或购买。而同时代的西方“商鞅”,写过《君主论》的马基维雅利,也是这个家族的座上宾。
在西洋画坛数一数二的大师米开朗琪罗,其实是从14岁起,就被这个家族发现并加以系统的培养训练。后人在研究文艺复兴的源起时,找出许多理由,其中这条理由颇为说服人:就是通晓商业竞争原则的美第齐家族,除了自己的世俗审美眼光以外,还在艺术创作中引入了商业竞争原则,在竞争中导致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群体脱颖而出。
在宗教和世俗双重封建统治下的欧洲,因为在利益狭缝间出现了商人统治的城邦共和国,导致文艺复兴在14到15世纪在佛罗伦萨共和国发生,从而让欧洲商人以文艺复兴运动先声夺人,逐渐步入全球历史的舞台。
而后人把美第奇家族执政前后的文学家也归入文艺复兴运动。如13世纪创作《神曲》的诗人但丁,14世纪写出《十日谈》的乔万尼·薄伽丘,16世纪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17世纪写出《堂吉柯德》的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等。
通观所谓“文艺复兴运动”,其实并非“复兴”,而是商人势力取得政权后,利用商业竞争原则,所进行的文化创新。但在当时年代,这种非主流的运动不受待见,人们托古说“复兴”,为的是有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