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天眼”塌了,中国的顶上_风闻
科工力量-观察者网原创视频栏目-欢迎关注“科工力量”微博、微信公众号2020-12-22 21:00
大家好,我是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栏目主播,冬晓。12月1日,美国的“天眼”出事了,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突然倒塌,重达900吨的接收平台砸毁了下方的球形镜盘。地球上共有两只“天眼”,中国的“FAST”,美国的“阿雷西博”。现在,美国的塌了,只剩下中国一家了。
阿雷西博望远镜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样的成就?FAST望远镜又跟它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值得好好的聊一聊。
天文研究领域,修建观测站是常事。但是,像阿雷西博这样大的望远镜,确实是少数。这一切要从一篇论文说起。1959年,美国康内尔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搜寻星际通讯》。论文学术范十足,但写到最后,核心问题就一句话:人类要探索外星人是否存在。
寻找它们,需要搜索特定频率的信号。只要从自然界中把这些信号分离出去,就能找到外星人。这篇论文发表完没多久,美国人就提出了“奥兹玛计划”,搜寻地外文明,在厘米波范围搜寻外星人信号。天文学家信心满满地观察了六百多颗恒星,然一无所获。他们反思了一下,得出结论:之前用的射电望远镜太小了,需要更大的。
这回,大的真的来了。1963年,阿雷西博建成,直径达到305米,是当时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一开始望远镜天线使用金属网,精度还不够高。70年代,工程师对望远镜进行了升级,加装了快40000块金属板,观测能力大幅提升。阿雷西博后来经历各种改造、升级,最后可以接收到波长3厘米的波段。
阿雷西博工作至今,已经近60多年了。在历史上,它曾经承担过很多重大科研任务。1974年,它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M13星团发了条“短信”。这条信息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浓缩了目前人类生物学、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的精华。同一年,两名美国科学家借助它,发现了第一个脉冲双星系统。这个系统间接的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验证了广义相对论。除此之外,阿雷西博还发现了水星的自转周期、证明了中子星的存在、发现了第一个毫秒脉冲星,在天文学研究领域战功赫赫。
遗憾的是,英雄总有老去的一天。由于设备老旧,阿雷西博望远镜的支撑钢索发生了断裂。这些老化故障不但难修复,还可能伤到施工人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只能决定,终止修复,宣布阿雷西博退役,并且拆除设施。
阿雷西博的历史说了这么多,问题就来了。天文观测不是用肉眼看吗?为什么需要收集电磁信号?就算收集信号,为什么要配置这么大的天线?
要想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先从观测说起。天文观测,需要捕捉的是天体的特征。光学望远镜接收的是可见光,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无线电波,两者接收的电磁波波长不同。比起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更遥远的天体。首先,射电望远镜的口径,可以造得比光学望远镜大得多。其次,许多遥远的天体,发射无线电波的能力,比发射光波的能力大。还有一个原因是,宇宙中有不少尘埃云,使遥远的天体所发出的光线大大减弱。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这“四大发现”,都有射电望远镜的功劳。
说到无线电波,阿雷西博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前家里使用的卫星天线。实际上,阿雷西博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大天线。收集宇宙间的电波,经过一系列流程,转成数字信号,再将其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跟电视广播的区别是,电视广播需要解调过程,把信号内容翻译出来,射电望远镜不需要解调。这就像二战时候,密码翻译一样,前者接收到想要的信号,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规则,可以将内容翻译出来。后者是接收到信号,但不知道怎么翻译。
射电望远镜的本质是天线,美国的阿雷西博、中国的FAST,可以理解为一口大锅,通过巨大的抛物面,把宇宙中传播的电波,尽可能的集中到一个点,获得最强的信号。天线面积大了,信号接收效果也好了。可是,“船大难调头”,既然是望远镜,就要调整视角观察天体。以FAST为例,为了收集信号,就要不断的改变信号接收点的位置还有大锅上反射镜的方向。这就十分考验技术。
既然大天线这么费劲,那用一堆小天线凑在一起,是不是有大天线的效果?这种形式确实有,叫作射电天线阵。位于智利的ALMA望远镜,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如果位置选的好,这种方式的成本还会比单个大天线便宜不少。
光学望远镜看星星时,要减少光污染,射电望远镜收集信号,也要降低无关电波干扰。所以这些大型设备需要安装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因此,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不是在高原戈壁,就是在深山老林。
或许是因为独特的选址,射电望远镜往往也会被电影青睐。阿雷西博望远镜就曾是《007:黄金眼》、科幻电影《超时空接触》、经典美剧《X档案》的取景地。射击游戏《战地》的地图,也对这座望远镜进行取景,玩家还可以亲手摧毁这里,感受毁天灭地的效果。
聊完了阿雷西博,就不得不说说中国的天眼“FAST”,这台望远镜的全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而它的首席设计师南仁东,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南仁东进入天文领域前,已经是吉林省理科状元,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南仁东毕业后,进入无线电厂工作,凭借过硬的技术,还担任技术科长的职务。在工厂待了十年,之后又考取了天文学研究生,返回科学研究领域。
无线电出身,又研究天文学,南仁东的工作自然和射电望远镜息息相关。90年代,中国没有自己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天文学研究总是要借设备,南仁东计划着国内要建设自己的“天眼”。一开始,他看好平方公里射电阵计划SKA,这是国际合作项目,1993年立项,预计要到2024年前后才完工,真正投入使用还要等到2030年年底。中国的射电望远镜,等不了这么久。后来,南仁东认识到SKA路线走不通。
对于射电望远镜项目而言:设备要先进,方案要合理,还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南仁东最后拉上师弟彭勃和天文学家吴盛殷,确定了FAST的望远镜方案。2007年,FAST项目正式立项,距离当初的设想,已经过去了13年。
射电望远镜与其说是天文学观测,不如说是一个天文系统工程。观测需要天文,钢缆需要材料,设备需要调整机械,收集信号需要无线电。作为FAST项目总工程师,南仁东对这些领域都有了解,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懂FAST项目”,他一生的经历,都是为FAST精心准备的。
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克服了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比如说:采用索网结构,支撑几百米范围的庞大反射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设计方案时,他还考虑过用弹簧解决材料疲劳问题。让在场的工程师都觉得不可思议。当工程师问南仁东为什么要在支撑结构上下功夫时,他的回答很简单,“为了省钱”。
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最终让FAST望远镜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超过预期目标2倍。FAST镜面直径达到500米,灵敏度是阿雷西博的2.25倍。覆盖张角40度,是阿雷西博的两倍。阿雷西博受限于时代,已经达到了自身能力的极限。而FAST突破这种极限,让全世界天文学家眼前一亮。截至到今年11月,FAST累计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已经达到40余篇。
大洋彼岸的阿雷西博,项目管理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NASA主导,但是2001年之后,NASA一直削减相关领域的资金。2011年,这架快50岁的望远镜只有400万美元的经费。一代“天眼”,结果如此落寞,也不由得让人唏嘘。
无垠太空,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作为天文探测领域的先驱,阿雷西博见证了天文领域众多历史性的突破,带着辉煌的成就,在2020年年终低调离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FAST也将接力阿雷西博,为天文学开拓新的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