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为墨,智能作笔:画一卷新姑苏繁华图_风闻
脑极体-脑极体官方账号-从技术协同到产业革命,从智能密钥到已知尽头2020-12-23 20:01
在清代长卷画历史中,有一幅独树一帜的作品,名为《万笏朝天图》。在长达17米的长卷上,由苏州城郊开始,以城西天平山为中心展开,完整刻录了繁华甲天下的姑苏城。
三百年后的今天,如果有一个地方能极致精细,又能同时全局一览地统看智能时代的苏州胜景,那可能就不是一幅画,而是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超大屏幕上。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四年位列第一。
今年7月投入试运行的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IOC),不仅能够通过超大屏幕随时调取和了解工业园区内的种种城市治理任务,还能实时智能化做出各种城市治理决策,搭建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无缝互动。站在智慧城市十数年发展的历程中看,苏州工业园区IOC毫无疑问将整区域智能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让我们一起观看一卷数据为墨,智能作笔,画出的新姑苏繁华图。
工笔:精雕细琢的全域数据
苏州工业园区IOC的魅力首先在数据感知与收集领域,实现了全域的数据汇聚,实时呈现城市体征,让数据成为城市图卷的底色。
通过在数字底座汇聚治理全区数据,构建了事件处置、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交通运行、联动指挥5大版块9个专题态势画像,实时动态呈现全区综合态势,支撑管理决策。从数据底座的构建上看,苏州工业园IOC与以往的智慧城市大数据项目有三点显著的差异化:1、搭建实时化的数据反馈机制,确保指挥中心无时差决策。在苏州工业园IOC所覆盖的项目中,摄像机、无人机收集的数据与指挥中心随时联动,搭建数据的实时化反馈体系。
2、精细的领域构建,让指挥中心的细节需求与具体领域指挥落在实处。通过对城市管理与治理进行业务梳理,流程化落地,IOC可以分门别类准确找到数据归属,上报信息,下达工单,确保多样化数据准确分类,有效解决。3、系统的体系数据互通,让指挥中心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各部门,激活适配具体需求相应体系。在IOC当中,指挥员可以随时根据时间需要,与涉及事项相关的部门建立通讯联系与数据共享系统,分享数据与决策。
通过动态化、精细化的数据雕琢,苏州工业园IOC拥有了穿越时空界限,与城市紧密联接的数据能力。
写意:“一网统管”的壮阔泼墨
如果城市只有高精细的数据,还是容易在管理中出现首尾不相连,各体系互相妨碍,流程无法高效推进的情况。所以城市智能化管理不能只有工笔,还需要气贯全域的写意。
有了全新的数据体系之后,城市IOC的下一步是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管理系统的全局化协同。基于华为提供的“1+1+N”架构,苏州工业园IOC实现了全局协同,一网统管、一屏观全貌的能力,实现了技术打通与数据交融。
所谓“1+1+N”,是指1个城市数字底座,融合打通AI、IoT、大数据、融合通信、数字孪生等多种技术,汇集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体系;1个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可以统一管理和处理各类城市治理事件,实现业务汇总,管理统一;N个部门系统,覆盖各个领域的城市治理需求。
在“一网统管”模式下,苏州工业园IOC可以实现智能感知、超前预警、精细治理、实景指挥、科学决策,确保园区上下一体协同治理。IOC体系下的城市管理能力可以关照全区域、全维度,实现大局观下的落笔精准,泼墨有神。
灵动:智能落笔姑苏城
如果说,IOC和一网统管模式,构成了大脑和手脚,那么在智能化推进城市治理的路上,还需要明亮的“慧眼”——AI。AI带来的智能识别、自动上报、主动反馈等,赋予了智能体感知的能力。
举例来说,苏州堪称东方水城,水域水脉众多。但水域中的蓝藻治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挑战。对于传统的蓝藻发现方式来说,蓝藻生长隐蔽、繁殖极快,很可能几个小时中就出现重大变化。在苏州工业园的IOC体系下,可以通过无人机巡查各水域区域,通过AI识别的方式随时发现蓝藻,并实时化上报IOC形成工单。这种无人化设备与AI能力、城市大数据融合的方式,极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与检测效率,让蓝藻再也无处遁形。
苏州工业园已经打造了21种城市治理AI能力,并在已有监控体系上赋能应用,园区城市管理和城市安全上试点机器智能管城模式。2020年11月23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深入苏州工业园区调研,其中一站去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许昆林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巩固提升建设成效,以信息化手段赋能精细化管理,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可以说是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出发,引入大量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智慧城市水平的跨越式升级。
灵动的智能化管理落笔姑苏城,超前的城市智能体系在金鸡湖畔成真。用智能画成的姑苏繁华图,值得你下次去苏州时细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