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吕不韦搞小镇_风闻
地产风声-地产风声官方账号-听,这风声,好像在说秘密2020-12-23 15:21
最近,古装剧《大秦赋》热播,口碑褒贬不一。
有人说它用恢弘的大场面,拍出了秦朝的雄浑气象。也有人吐槽选角有问题,秦王的表演不够霸气。
不管哪种评价,观众对于秦朝的印象,仍是那个严肃、冰冷的统一王朝。
看完剧后,我倒是对那个久远年代里的人间烟火气,更感兴趣。
如果说,秦朝永远地留在了两千多年前,那么它集市里的烟火气流传了下来。
这股烟火气,更像是每个时代下,老百姓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生活方式的追求:
它从秦朝兴起,穿越唐宋、明清,穿过各种集市、集镇,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如今,你看到的各种小镇,都可以从秦朝开始说起。
1
在《大秦赋》里,段奕宏扮演的吕不韦是个重要角色。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商人出身,有着雄心壮志,后来官至秦国相邦。他在治国、搞商业上很有一套,先后辅佐过嬴异人和他的儿子嬴政。
在嬴政当政的时候,吕不韦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多办一些集市,并且不要征税。
在敏锐的商业嗅觉下,吕不韦认为办集市对于壮大秦国经济很有帮助。
这背后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在商周时候,集市就已经有了雏形——老百姓自发在特定的地方以物换物,获得生活必需品。
到了战国时期,一些国家的集市规模不断扩大,交易的内容也更加丰富,经济水平明显有提升。
吕不韦恐怕不会想到,自己搞集市还让后人得到一个了解他的窗口:
编撰完《吕氏春秋》后,吕不韦将它公布在咸阳集市的门口。如果有人能增或删一个字,就给一千金的奖励。
这也是“一字千金”典故的由来。
尽管非常有商业头脑,但是吕不韦的政治头脑还是差了点。
后来他被嬴政逼上绝路饮鸩自尽,人生画上句号。
不过,吕不韦对于集市的一些建议,倒是被嬴政记在心里。
统一六国后,嬴政还统一了货币、文字和车辆轮子。这些改革,都促进了秦朝集市的发展。
为了加强集市的管理,秦朝继续沿用了战国时候的“坊市制度”——把城市切割为许多个“坊”作为居住区,把商业活动限制在“市”里。
当时的“市”,跟如今的行政单位“市”不是一回事,它更像是如今的“低配版”的小镇:
在“市”里,老百姓可以摆地摊卖货,也可以舞枪弄棒卖艺,各种吃喝玩乐的东西都有。
熙攘的“市”里,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只不过,管制森严的秦朝,还是给这股烟火气,套上了一个罩子:
“市”被垣墙围起来,与居住区严格分开。交易者只能由市门出入,并且市门会按时开闭,交易只被允许在特定的时间里。
看过古装穿越剧《神话》的人或许有印象,胡歌扮演的易小川穿越到了秦朝。他想去逛集市,结果在进去之前遭到官兵的重重盘问。
尽管管制森严,集市的发展很慢,但秦朝还是给后来的朝代打了个样。
集市里的烟火气,也慢慢吹到了唐宋时期的集镇里。
2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唐朝的繁华程度,比秦朝高了几个档次。
那时候,集市里的烟火气也越来越旺。光长安就有东、西两个“市”,相当于现在的大型购物中心。
不过,坊市制度也变得更加严格,集市被管制得更加厉害:
每天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市,下午击钲三百下收市。
然而,随着唐朝商业越来越繁荣,被束缚的集市愈发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终于到了唐朝晚期,一些集市的时间限制被突破,夜市开始兴起。
晚唐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市》里就写道: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意思是,扬州城里夜市非常繁华,千灯万火照耀着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和寻欢作乐的游客。
制度一旦被撕开一道口子,就容易坍塌。
到了北宋初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坊市分离制”终于被打破。换句话说,集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全部被解除。
烟火气弥漫开来。
于是,原先被禁止设“市”的乡村,开始出现大量集市。集市上交易的商品种类,也大大丰富。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写道: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意思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记录着那时候汴梁集市的盛况:
街道上有各种茶坊、酒肆、肉铺,集市上各色商品玲珑满目。
唐宋以后,许多集市摆脱了原来的制度束缚,慢慢地进化成集镇。
这是因为,集市一直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进行商品交易,后来这个地方慢慢建立起商业服务设施,逐渐成长为集镇。
集镇并不是行政意义上的镇,而是在镇之外的一个生活服务中心,它里面的烟火气更浓厚。除了周边的老百姓,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也都会聚集在这里。
一些人听说过“明清四大镇”的名号,也就是:
朱仙镇、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
它们就是凭借年画、商业、瓷器、手工业,成为当时名气最大的4个商业集镇。
如今大家熟知的乌镇,在明清也是一个繁荣的集镇,被形容为“巨丽甲他镇,市达广袤18里”。
值得一提的是,从唐宋到明清,集镇始终是体制外的产物。
换句话说,它是在市场上自行生长出来的,是老百姓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而创造的。
3
新时代下,当年红火的集市、集镇,慢慢成为一些人的回忆。
2012年,王健林与马云打赌,十年后如果电商占据社会零售总额比例超过50%,他给对方一个亿。
现在离兑现期还有两年,胜负没定。但是不管谁赢了,两人代表的商业地产和电子商务,都早已对传统的集市和集镇造成冲击。
毕竟,人们开始去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买东西,或者在网上点点手指下单。
那些热热闹闹地去赶集的画面,越来越少。
当然,这也是时代趋势。城镇化的加速和电商的普及是难以阻挡的,集市、集镇必然会走向舞台边缘。
旧的东西慢慢消逝,总会有新的事物来代替它。
当集市、集镇走向边缘,特色小镇慢慢聚焦在镁光灯下。
在加速的城镇化进程下,2014年后慢慢出现以休闲人居、娱乐旅游、产业制造为各自主要特色的小镇。
跟主要以商品交易为主的集镇和集市相比,小镇拥有更稳固的社区形态,能够围绕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元、更细微的服务类交易内容。
换句话说,小镇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更浓。当年搞集市的吕不韦看到后,恐怕也直呼专业。
并且,古代许多集镇都是从江南兴起的,而如今特色小镇是全国遍地开花,隔段时间就会冒出一个。
前几年,在众多小镇中异军突起的“四大神盘”,成为讨论度十分高的网红。如今,新生儿还在继续诞生。
今年8月,位于北京潭柘寺镇附近的檀香府升级为檀谷,一个定位为“城市山居,学园市镇”的小镇出现。
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某种连接点。
从西二环出发,开车半小时就能抵达潭柘寺。这附近还有宝珠峰、定都峰,森林覆盖率达到98.5%。
人们提到这片区域时,总绕不开两句传统民谚: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燕王喜登定都峰,刘伯温一夜建北京”。
坐落在这里的檀谷,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生态资源所围绕。
在已有的资源上,檀谷还捕捉到某种现代生活的痛点。
如今每个人与世界随时互联,但却变得越来越孤独。在这背后,人们越来越渴望交流和连接、成长和创造。
面对这种现状,檀谷认为得打造一种未来的理想生活居住区:
它是能像大学一样,满足人们职住学娱一体化需求的明日市镇。
提到大学生活,很多人会想到美好环境的校园、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有不定期举办的讲座。
年轻而充满活力,富有人文精神,拥有亲厚的师生同学情谊,这大概是许多人回忆中的大学生活。
檀谷试图通过周边配套的完善和兴趣社群的倡导,让自己更像一所“大学”,给业主们带来久违的安定感和归属感。
比如,建造骑行主题公园、美学讲堂,打造园艺、美食等兴趣社群,让山居小镇一样可以拥有和城市比肩的高品质日常,让亲密关系得以在美好的自然中实现重塑。
檀谷的做法,其实是在满足物质至上,人们对情感和精神的更高层次需求。
不管是在古代的秦朝、唐宋明清,还是如今的现代社会,人始终都是社会型的群居动物,渴望安定满足的生活,在这之上,希望与亲友和睦美满,人生志趣得以实现。
虽然互联网让物流更便捷,让连接更方便,但却少了一些线下熟人社会的烟火气、人情味。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许多人被困在家里的时候,才发现面对面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音容笑貌,拥抱畅饮,才是真正驱散孤独、抚慰人心的力量。
从连接走向融合、走向终身成长,是未来社区的大趋势,也是檀谷正在做的事情。
4
今年以来,国家提倡“地摊经济”,一些社区、小镇也开启摆摊节奏,邻居们又有了久违的真实互动,烟火气慢慢升温。
没曾想到,最近兴起的社区团购,在年末的时候跟卖菜的摊主抢起了生意。
升温的烟火气,慢慢又被吸进冰冷的网线里,让人惋惜。
要知道,高大上的科技能让社会进步,接地气的市井日常同样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谁让我们是人,而不是机器人呢。
《大秦赋》里的吕不韦,能够想出许多治国良方、搞各种集市,源于早年的从商经历,让他慢慢熟悉烟火气里的民生百态。
当年,他也是在集市摆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