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太空站,加入利润丰厚的太空服务行列_风闻
士鸿-2020-12-24 20:23
伴随人类太空技术的进步,太空战略价值凸显,太空也由此成为各国努力开拓的新疆域。
航天项目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即使是发达国家,其预算也是有限制的,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经济条件限制,连进入太空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从开发太空中获利。
中国和各国的太空合作。
一,俄罗斯。
1992年,中俄两国签署政府间太空合作协定。2000年双方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俄航太合作分委会,开展太空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017年中俄联合启动“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评估服务平台”。使中国的“北斗系统”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将能够互相监测对方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共同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
二,在首落月背的嫦娥四号项目中,就载有4台用于科学探测的国际合作载荷,分别来自沙特、荷兰、德国、瑞典。
三,嫦娥五号的国际合作。
中国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
核心关键之一,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通过钻取、表取两种方式采集约2千克月壤返回地球,完成嫦娥工程“绕、落、回”中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创造5个中国首次:
1,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
2,地外天体的起飞;
3,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4,携带样品高速地球再入。
5,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
阿根廷和纳米比亚允许中方设立两个测控站,作为监测网络的一部分;同时巴基斯坦和欧洲航天局也提供帮助,如欧洲航天局利用库鲁航天发射中心(位于南美洲)传输信号,帮助确认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抵达目的地。
在嫦5成功后,各方在发来贺电的同时,对于后续的合作也表现得格外热情。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向中国表示祝贺,并表示这是中国航天计划的一个阶段性成就,愿加快推进两国航天合作。
美国NASA也在推文中表示,希望中国和全球科学界分享中国探月工程所获得的数据,以增进对于月球的了解。
嫦五之所以受到各方热捧,关键还是月壤“奇货可居”。
月壤是从月球固体岩石圈到太阳系空间的过渡带,包含着大量关于月球本身以及太阳系演化等问题的重要信息,其科学意义不言而喻,也能够为开发月球资源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尽管之前美国及前苏联均获得过月壤,但这是目前人类能获得的最年轻的2公斤月壤,而且嫦娥五号所降落地点为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这个地方从未有过其他国家的探测器来过,也填补历史上对月球了解的部分空白。
从月球上带回的有限月壤将会分成2份,一份保存在北京,用作科学研究;另一份保存在湖南,只保存不作研究,用来告慰毛主席,所以即便是1g月壤都是相当珍贵的,也让全世界都想要分得“一杯羹”。
四,中国邀请各国参与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合作。
2020年6月,已有来自17个国家的23个科研项目申请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科研。
国际空间站预计将在2024年退役,目前美俄等国并没有建造新空间站计划,也就是说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一个投入使用的空间站,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寻求和中国合作。
但公布入选的17个国家中,美国被排除在外。
美国已失载人能力,多年来高价采购俄火箭并买航天座位。
俄罗斯向美出售RD-180火箭发动机。
向美供应安装于“宇宙神”和“大火星”运载火箭上的RD-180/181火箭发动机也令俄获利颇丰,合同金额超过10亿美元。俄罗斯还向法国供应运载火箭。
早在1990年美国就开始使用性能稳定的俄制RD-180火箭发动机,并且和洛克希德马丁的Atlas V火箭一同用于发射军用卫星。
俄国将36名美国人送上太空。
美国最后一架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退役后就失去将宇航员送往太空的能力,这些年一直从俄罗斯花高价买座位。
票价从开始的每人2500美元上涨到8100万美元。算上其他费用,从2011年至今这8年间美国为送宇航员进入空间站至少花费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70亿元,可谓代价不菲。
中国加入利润丰厚的航天服务行列。
中国帮助他国送宇航员上太空,进自己的空间站搞科研,从赢利和技术合作上都获益巨大!
中国可提供价格上低于美俄的送人上太空服务,并有偿开放太空站并要求各国研究成功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