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如何利用民生设施协助其反登陆作战计划_风闻
Suyi控-翻译,独立撰稿人-游击队员们,祖国和人民在召唤!2020-12-24 15:52
想像以下情景:
1944年6月6日,当第29步兵师的士兵从LCI步兵登陆艇的跳板门跃出后,他们第一脚踩到的不是沙滩,而是养螃蟹用的渔网。士兵的脚陷进渔网孔中,很快被纠缠在一起,动弹不得,甚至连卧倒躲避射来的枪弹都做不到。
步兵进攻受阻,第194坦克营的谢尔曼DD水陆坦克连忙向滩头开来支援。在好不容易摆脱了缠在履带里的渔网之后,他们发现滩头堆满了巨型混凝土消波块,一些竟高达三米。海军爆破队的炸药包和爆破筒拿这些怪物毫无办法,75毫米坦克炮打上去也只是挠痒痒,工兵们直言说这东西只有用战列舰主炮直击才能炸的掉。水陆坦克因此没能上岸,只好留在水际忍受德军的炮火。
另一方面,第101空降师的空降兵此时刚伞降落地,可六分之一的士兵掉进了鱼塘里,不少伞兵当场被淹死。师情报部震惊地发现,因为田野里布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池塘,连一个营级空降场都很难规划。
1950年9月15日,第1海军陆战师在仁川登陆后,初期行动颇为顺利,可陆战队员前进了不到五百米,便发现自己的面前是一座高10米的混凝土墙。混凝土墙的两边一眼望不到头,而第十军的航空侦察结果表明,这堵墙从北朝鲜的海州开始,一直延伸到南朝鲜的平泽地区,任何想从西海岸登陆的联合国军部队,都必须翻过这座墙——在人民军预有准备的炮兵和装甲火力的“迎接”之下。
1950年10月12日,美国第十军在元山港登陆,企图向西经谷山-祥原穿插到平壤,切断三八线附近的人民军主力的退路。元山港的人民军守军不堪一击,很快遁走。可美军很快听到一声巨响——通向平壤道路上的一条必经之路,一座长达10公里的隧道,被人民军爆破了。没有绕过隧道通向平壤的道路,而清空隧道需要整整一个月时间。
1991年2月16日,第5陆战远征旅搭乘LCAC气垫船在科威特湾登陆,企图切断科威特-巴士拉海岸公路,粉碎伊军向北退向巴士拉的企图。可在逼近海岸线时,气垫船遇到了一长列竖立在海岸上的、有百米之高的金属杆,要么被撞毁,要么被迫左闪右避,艇波的队形被完全破坏,登陆冲击的计划当然也被完全破坏了。
当然,在现实中,以上的一切都没发生。但是如果其中任何一件事情发生了,那么可以肯定——登陆作战计划一定会以惨败收场。哪怕是在最幸运的状况下,至少登陆作战的企图是确凿地破灭了。事实上,两栖登陆作战是现代战争中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战役形式之一,任何意外的差池都会给战役的主动实施一方造成重大的困难和伤亡。同样地,抗击登陆作战的一方必然会采取一切可用的手段来给登陆者增加困难。而这些,恰恰是解放军在下一场登陆作战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自1979年美台断交、台军提出“独立固守”防卫原则以来,反登陆作战几乎可以说是台军或者说台湾当局的唯一军事课题。特别是在2008年后两岸海空实力稳态迅速被打破,到目前为止台湾的“外围国防力量”——外岛、海军、空军——的可靠性乃至存在意义已经明显存在疑问的情况下,发生两栖登陆的可能性已经、正在、且将还会持续上升。
当然,台湾当局不会简单地坐以待毙,他们也正在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途径,为挫败这样一次登陆作战进行准备。而这样的准备不只停留在军事(购进先进军备、实施编制战术的改革等)上,台湾当局同样也在大量利用本岛的民用建设和规划,为反登陆作战的战场进行“塑形”,力图让“滩岸决战”的天平向其倾斜。本文即以台湾北部的第三战区为例,分析台湾利用民生设施进行军事准备的几种手段。
不过首先,既然归根结底是讨论军事问题,我们先来简单地确认一下和兵要地志以及兵力配备相关的基本事实:
第三作战区包括台湾北部的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新竹市、新竹县、苗栗县、宜兰县,这一区域占了台湾全部六个直辖市中的三个,全台(含外岛)人口的47%,还是台湾当局行政首府所在,从政治、经济上都意义非凡。此外,这一区域核心的台北盆地和桃园台地是全岛地形最为平整、最适合两栖登陆作战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地区,对登陆战相对有利。对这一区域的攻击,理所当然的总是解放军登岛作战的首要目标。
因此,防御这一区域的台陆军第六军团,也理所当然的是台陆军最为强大的一支力量。该军团平时下辖2个装甲旅(542、584)、1个机步旅(269)、2个地区指挥部(关渡、兰阳,规模类似机步旅)、2个新训步兵旅(153、206)、1个炮指部(21)、1个化兵群(33)、1个工兵群(53)、一个资通群(73)、一个支指部(3)、一个运输群,员额在35000人左右,占台陆军总员额编制的25%;在经过短期动员的情况下,军团会增编一个陆战打击旅(66)、至少10个乙种后备旅、8个丙种后备旅,并可能战术指挥作战区内的宪兵202、205指挥部(均为旅级),构成一个规模相当于28个旅的庞然大物。而在“临区增援”概念下,如果台中的第十军团不遭到太大压力,有巧妙地未在解放军航空兵的战场遮断努力中受到太大损失,还可能为第六军团提供2-5个旅,进一步扩大其规模(可以达到25-30万人)。
其意图(渐退式地:)粉碎解放军的登陆企图;如不能粉碎登陆,采取反冲击将解放军滩头堡摧毁;若不能摧毁滩头堡,遏制滩头堡使解放军无法向纵深发展;若解放军向纵深发展,尽力避免台北落入其手中;若台北失陷,退往中部、东部实施长期抗击,苦撑待变。
解放军的兵力和意图并不明朗。或者说,随着解放军海空力量的加强,陆军在确定具体的作战决心时会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常见的想定包括动用2-3个集团军兵力在北部登陆场——第一个集团军攻击上陆、控制并守卫滩头堡;第二和第三个集团军向纵深攻击,最终击溃并歼灭第六军团主力并夺取台北。从上陆到夺取台北的时间被希望控制在14天以内。除了强大的海上、空中和火箭火力支援外,登陆部队还会得到数个(可达4个)空降旅和大量特战部队的支援。
那么,第六军团需要防卫的区域是什么样子呢?由于守卫的是台湾岛北部,第六军团的防区基本可以视为是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弧型”,圆弧的外缘是从台中市-苗栗县边界到宜兰县-花莲市边界的海岸线,这是解放军可以在本防区实施两栖登陆的全部可能方向。经粗略丈量,这段海岸线长约300公里。
对平时常备军三万五千人的第六军团而言,防卫300公里(每公里正面约115人)的正面显然是天方夜谭;对理想状态下战时或临战时经过动员和加强的兵力达到30万人的第六军团而言,防卫300公里的正面(每公里正面1000人)也显得勉强。考虑到台军采取四线纵深配置,对每道防线而言,这个数字又要除以4(变成了每公里正面250人),这仍然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幸运的是,第六军团的局面没有那么糟糕——因为任何对台湾地形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台湾的大部分海岸线,哪怕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也是无法实施两栖登陆的。
限制两栖登陆的自然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利于登陆的地形或水文条件。礁石滩、流沙滩、水下流沙和断面,海滩坡度过大或过小(大于1:15或小于1:30),都很容易造成登陆车辆的瘫痪或者倾覆,或给登陆人员造成风险。在水文方面,潮汐和暗流是主要考虑因素。很遗憾的是,全世界的大部分海岸线(70%)都是不适合实施两栖登陆、特别是战役、战略级别的两栖登陆的。过于狭窄的地形。以新北市贡寮路段的龙门沙滩(25°01'44.8"N, 121°56'09.5"E)为例,这里是个海水浴场,沙滩状况挺不错,可问题在于整个滩头宽度只有2.6公里,而滩头的两翼全都不适合登陆。2.6千米的正面展开一个合成营就已经勉强,而一个合成营孤零零地到海岛东部的滩头上来,显然起不到任何战役或者战略意义,只会被台军以优势兵力阻滞、歼灭。另一种情况是,刚上岸就进入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带(比如选择一个主要港口城市登陆),部队根本难以展开和调整,面对熟悉环境、占据有利地形的守军,吃亏也是在所难免。
3. 不利于发展后续突破的地形。以台二公路新北市瑞芳路段(25°07'21.1"N, 121°52'43.0"E)举例:这里是鹅卵石滩,坡度也不太高,登陆队非要上是可以上来的。可登陆之后,前方立刻是重装备无法攀登的断崖,重装备唯一可能开进的方向就是沿着狭长的海岸公路——很容易被阻滞乃至伏击。这对一次战役登陆(战役目的肯定不只是打算占据这几公里的柏油公路)而言,除非达成了绝对的战役突然性,否则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
在宜兰和基隆方面的登陆企图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从宜兰向台北推进,其必经之路台5号高速路为穿行于山中的隧道-高架路-隧道布局,只要稍经封堵破坏,地面部队即无法通过。绕行路台9公路为双向两车道盘山路,同样极易设阻。从基隆到台北面临着类似的状况:仅有的台1高速路和台5公路沿山谷展开,紧贴(有利于台军展开、隐蔽其兵力的)基建区,很容易遭到封锁,台3高速路是一条架在山里、随时可以破坏、破坏就难以修复到可通行状态的全高架路;绕行路也都是经过中央山脉或阳明山的双向两车道盘山路。如果选择在这些地段登陆,就必须考虑这些后续发展突破的问题。
听说有刺蛇头子拿我ID命名这个地形,不甚荣幸同时我反问一句:让地面部队的重装备从基隆开进到汐止,您有何高策?要走哪条道路?被封堵了如何绕行?如何避免对方火力的侦测和打击?说不出来就闭嘴好吧,别在那里扭自己的屁股,丢人现眼。
多嘴一句,战役或战术机降当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纵使不考虑台军轻小防空火器(小高炮和毒刺),也不考虑解放军是否有如此能力和训练,也应注意台湾北部基本没有合适的战役机降场,且所有潜在机降场均有部队防御。此外,机降无法投送重装备,哪怕机降成功,也无法实施后续推进。
还有什么比封锁这样的道路更容易的?
这样三下五除二,就将第三作战区适合登陆的海岸宽度从300公里降到了120公里(下图蓝色)——所以为什么说这里是最适合两栖登陆作战的地区呢?就是因为经过这么多苛刻的条件筛选,在这里竟然还剩下120公里!要知道,坐拥260公里海岸线的第二作战区(东部的花防部),适合登陆的海岸宽度只有不到25公里。
**但实际上,这120公里也只是气垫船一类无视滩头坡度的登陆舰艇适用的区域。滩头结构适宜于两栖突击车辆等装备实施两栖登陆的,在其中又只有不到三分之一(40km以下)。**不过从防御方的角度来看,能上陆的地段无疑全都需要防御。
那么,第六军团应该怎样防卫其宽达120千米的抗登陆正面?
有人脑袋里可能想到这个画面:
hmmmm……很遗憾,不是这样的。这是射击演习,不是反登陆作战演习。这不是在打使徒,而反登陆作战根本不会是这样,因为这是根本违背台军装甲部队的作战条令的。
有人可能觉得是这样的:
这个就贴近多了,但是还是远离真实。问题在于,这也根本没有揭示台军反登陆作战的全貌。
台军的反登陆战术,是滩头防卫作战和纵深防卫作战的综合,是现役部队和后备部队作战的综合,是反登陆和反空降、反机降作战的综合,是反登陆兵力、火力和设施及障碍物的综合。对手只有一个——解放军。
而台军认为:解放军的两栖登陆战术有以下三个弱点:编组弹性不足:台军认为,解放军的登陆作战从编组和战术上都相对刻板,难以应对临时情况,缺乏作业弹性,如果遭遇突发情况,会严重影响滩头破障进度。水际排雷能力不足:台军认为,水深两米以下的水际激浪区是解放军排雷能力的“盲区”——此处低于解放军排雷舰的吃水深度,而陆地用的排雷火箭弹、导爆索等破障手段也难以奏效。编组破障能力不足:台军认为,突破行动需要大量破障工程兵力量的辅助,而解放军旅的建制内工兵力量非常吃紧(陆战队的此类分队在军改后甚至反而被削弱了,莫名其妙),如果出现从作业弹性上出现误差,将可能严重影响滩头破障进度。
一共三条弱点,三条都在说破障问题。看起来破障确实是个大问题。此前台军花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多海岸障碍物,主要是防坦克拒马和“龙牙”障碍物,这两种障碍物破坏起来都相对容易,解放军应付起来也可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
图中两种障碍物都出现了
因此,台军的主张之一便是:创新阻绝方法,和地方政府合作,整合民生设施,运用一切可能的军事或民用手段,构筑反登陆障碍。
简单的说,就是放弃“用军用障碍物创造军用障碍”的想法,而是考虑用日常有其他用途的民生设施协助其反登陆作战计划。
而这分为以下几个具体方案:
一、将抗登陆工事和民用防浪设施结合。为了避免海浪侵蚀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台湾在海岸上大量使用水泥消波块。很讽刺的是,蒺藜型的水泥消波块原本就是作为一种防坦克障碍被发明出来的,而台军刻意将其消波功能和防坦克功能结合在一起,在可能遭到登陆的地段,刻意布置大量消波块,主动改变海岸地形,以图给登陆部队造成困难。台方利用消波块制造堤坝和离岸堤,既可以防浪,保养了水土,也可切割可供登陆的海岸宽度,让登陆舟波无法靠近滩岸。在这里最典型的是南部的高雄中芸地区,而北部其实反而缺乏实际案例(因为北部没什么良港)。
高雄中芸地区的一处离岸堤
台军更在一些地段上,将民用消波块、水泥防浪堤和军用抗登陆工事直接结合起来,构成平时防浪、战时防登陆的军民一体化体系。如在苗栗县后浦镇的外浦-五湖地段,按从海到陆的顺序配置了消波块、防浪堤(高度超过坦克越障高度)和预设防御阵地。这些民用防浪设施会给人员和车辆的登陆造成极大阻碍,而且车辆在越障之后也会失去隐蔽,变成天际线上非常容易识别的目标,从而更容易遭到打击。
新竹市香山区港南里的一处消波块-护坡-防波堤阵列,消波块单体高2米左右。
这些消波块的尺寸甚大(小的一两米大,大的可达三米以上),且为钢筋混凝土材质,相互嵌套在一起,破坏起来殊为不易。哪怕经过一定破坏,其残骸仍然会给通行造成阻碍。而登陆部队在破坏它们的工作上浪费越多的时间,就会给台军争取更多的时间,也会让自己在台军的火力打击下暴露更多的时间。
新竹县新屋区的一处消波块-防波堤阵列。消波块高1米左右。海滩方向
同上图,陆地方向
二、将抗登陆工事和渔业、农业生产设施结合。台军和各地方政府合作,鼓励渔民在适合登陆的浅海区设置定置渔网、箱网或其他水产养殖设施,利用渔网防舟艇和车辆登陆,将这些民生设施改造为兼有防卫用途的作战工具。比如在新竹市香山的明发定置渔港,其定置渔网的敷设范围在香山湿地附近,就可掩护新竹市包括新竹空军基地在内的一半海岸线。定置渔网的优势在于难以对付。军舰可以轻易击沉拖网渔船,但难以迅速而彻底地破坏渔网。哪怕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一些卷入螺旋桨或者履带的破渔网仍然是有效的,甚至更加有效。
图错了
图对了
十军团作战区内的云林、嘉义两县因为牡蛎养殖而有名,在浅水区设置的蚵架对登陆作战的潜在负面影响很大,也是一例。不过解放军在嘉义、云林地区登陆的可能性不高就是了。(在云林有一定可能)
农业生产设施乃至环保设施也能和防空降结合起来。地势最为平坦、最适合解放军实施空降的桃园台地,曾经因为埤塘(一种人工挖掘的蓄水池,过去用来灌溉、养鱼、饮用等等)之多(最多时达8846个)而拥有“千塘之乡”的美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农业和生活用地因素,埤塘之数目和规模曾有显著下降,2008年后台“内政部”开始大力推行“埤圳文化再造工程”,大规模恢复、扩建埤塘,截止到2015年2月台湾《湿地保育法》施行时,桃园已有湿地1120公顷,埤塘348口。
深绿色的就是埤塘
埤塘是被作为生态和旅游景点进行恢复的,然而大量埤塘的存在严重切割了桃园台地的地块,而这就对解放军在这一地区实施空降作战(意图可能是切割六军团防御第一和第二梯队、阻止六军团打击旅机动或展开、掩护己方登陆部队占领、巩固滩头堡)等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一个空降营的空降场需要约10-12平方千米,但是现在在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的桃园台地根本找不出这样的空间了。为了不让伞兵刚落地就淹死在水里,或者装备刚落地就泡水沉底,空降部队将被迫降落到比过去小得多、分散得多、也脆弱的多的连级空降场内,面对台军反空降力量的更严峻的威胁。埤塘的存在同样会对从地面推进的机械化部队的行动造成很大阻碍,总体上显著有利于防御方。此外,埤塘拥有和渔网类似的优势:和一般的防空降障碍不同,它们无法轻易地在火力准备中被破坏。
这已经是能找到的最大的一处了,可还是远远不够
三、布置风力发电机阻断气垫船登陆路径
台军对解放军登陆力量中的气垫登陆艇特别重视。因为气垫登陆艇的速度快(横渡海峡只需要一个半小时),预警时间短,登陆场选择范围大,且能翻越一定障碍物(2-3米高),在平坦的海岸可以直接带着登陆部队冲滩乃至深入内陆,越过滩岸防御的甲、乙种后备旅的防御阵地,对台军的防御体系威胁很大。台军因此也在考虑各种手段反制这种气垫船袭击。从装备上,由于线导的“陶2A”反坦克导弹在水面上表现不佳(导线沾水会出故障),台军将其最先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配置给关指部、兰指部和澎防部反甲连,并在去年下单购买了无线的“陶2B”反坦克导弹,用于阻止解放军气垫船或两栖部队从淡水河口、兰阳河口等地向台湾内陆突破。
而在基建上,台军则打起了别的主意:2012年后台湾开始逐步废核,并压缩火电站的发电占比,计划用清洁能源——主要是风能——替代核电站的能源缺口。而台军则看上了风力发电站本身:如果将发电站配置在适合登陆地段的沙滩或者海上,那它们就可以成为阻碍气垫船上陆的障碍物。摧毁这些风车对破障毫无帮助,因为倒下来的风车还是足够高、足够宽(甚至变得更宽),而能对气垫登陆艇的航路产生影响。在长期被认为是解放军首要登陆场之一的桃园市观音区的海滩上,就建立起了这样的风车阵列。
而建立在近海的离岸风场不仅能起到和海滩风场相同的作用,还能干扰登陆方舟波的编组。目前在苗栗县竹南镇的外海就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发电站(已建成22个风车)。
用发电厂来当海防,是一种发明。
四、高架路——陆上拒止障碍
讲完了水际和滩际的拦截措施,再来讲讲岸际的。假设登陆的气垫船在强有力的掩护下突破了各种障碍物和拦阻火力,它在上岸五百米后,会发现遭遇到了一堵墙:
61号快速道路,又称西部滨海快速公路,顾名思义,是台湾西海岸的一条沿海公路。在台湾的定义中这是一条省道,不同于国道(=高速),因此不收费。这条道路从淡水河口左岸的新北市八里区开始,一直延伸到台南市,其间基本沿海岸线展开,距离海岸线基本在200-500米左右。61号快速道路的修建级别较高,基本相当于按国内的一级道路标准来的,有双向四车道的主路,还有双向四车道的辅路,有“穷人的高速公路”之称。而自2004年开始,台湾交通部门开始对这一道路进行全面高架化。到目前为止,全长285公里的台61线还有34公里未完成高架化(主要在台中附近)。
那么,不过高架路的作用可远不只是取消红绿灯而已。它对登陆作战的可能影响,只要看这张图就够了。这张照片是在桃园市观音区,如上文所说,一处高度可能的登陆场附近,距离滩头370米。(25°02'47.9"N, 121°04'48.2"E)
蓝色箭头是登陆部队攻击前进的方向
61号公路的高架主路路基在滩头附近构成了一面七到十米高的混凝土城墙。显然,气垫船是过不去了(越障能力只有三米);只要守方将桥洞封堵住(这会很容易),攻方不经过大量的工兵作业也是不可能将任何装备跨过这座高速公路的路基的。企图破坏路基只会造成更多的麻烦,而且根本不能解决通行问题;更好的方案是土工作业,搭建一个土坡通到高速路上,再沿着公路(几千米外才有出口)开下高架桥,或者在高架桥的对侧再搭一个土坡……期间全程暴露在守方曲射火力乃至直射火力之下。构建单个土坡所要消耗的土方数最低约为1000立方米。这样的区段约占台61路全长的1/3强。
台61公路苗栗段的一处通道,坐标会乱码我就不列出了
在次要地段上(约占公路全长2/3弱),台61路的形式为普通的高架路,除阻止气垫船通过外,还可用于台军部队战力保存、对空隐蔽。同样地,对这些高架路进行破坏无法改善通行条件,只会使之恶化。在必要情况下,台军甚至可能主动破坏这些道路,以求对解放军构成障碍。
台61路桃园新屋段的一处“正常”高架路段,坐标会乱码,不列出
汉光36演习中机步234旅的一辆云豹甲车,占据台61高架路下的一处警戒阵地。
想要绕过这座“城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如上文所述,它将很快延伸通过整个西海岸。(题图为正在高架化之台61快速路一段)
在军事冲突爆发之前,台61路也将成为台军部队部队展开和后勤资材前运的重要通道。由于对其进行破坏会严重影响后续登岛作战,攻方将颇有投鼠忌器之感。
利用这条全高架海岸公路,台军将在登陆战初期给第三作战区的解放军登陆部队造成巨大的麻烦。陆上渗透通道被几乎完全封闭了。越过这样的障碍对工兵作业能力的要求极高,而由于工兵只能在几个点上实施作业,那么台军必然在这些点周边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御。在清障作业完成之前,登陆第一梯队将被压缩在纵深不到500米的空间内,遭到守军远程火力的严重杀伤。狭小的工兵作业正面使得解放军突破部队将不得不排成拥挤的纵队,从而更容易遭到敌方火力的杀伤,也让台军的遏制行动和反冲击企图更容易得手。台军擅长利用主场作战、对地理熟悉的优势,灵活地利用大角度曲射火力,在城镇地表充分发扬传统迫击炮的威力;再加上高人口密度的居住区使得解放军优势火力往往难以发扬,这对解放军的登陆作战将构成很大挑战。
==================
以上简要讨论了四点台湾方面是如何通过民生设施企图阻碍对台湾本岛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的。通过这些方法,台军得以尽可能将有利于登陆的海岸转变为不利于登陆的海岸;尽可能打乱登陆部队的计划和协同;尽可能利用人工地形压缩登陆部队的推进空间;尽可能迫使登陆部队转入不利于其作战的态势;尽可能拖延登陆部队在登陆战各个步骤中消耗的时间;尽可能为己方粉碎登陆方纵深突破企图和实施反冲击、“滩岸决胜”创造机会;同时,将这一切准备措施对军费的影响降到最低点。这些措施看起来确实有效,而且让人惊叹的是它们甚至不是军事手段或者军事设施。看得多了之后,甚至使人觉得台湾的任何基建措施都可能有抗登陆作战目的。但也应当注意,没有任何工事——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能够单独抵挡住一支军队。有效的防御配置应当是兵力-火力-工事的有机结合。不论是渔网、消波块还是高速公路路基,倘若在台军火力和兵力遭到登陆解放军部队完全压制的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发挥出作用的。而基于台陆军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由于台军大部分曲射火器射程有限,如果企图以火力配合这些民生阻碍设施,将迫使台军将炮兵配置到西部沿海空旷地带,从而容易遭到空中和解放军炮兵的打击。这样看来,或许这些设施会起到作用,不过也或许它们也只是“银样镴枪头”而已。
转载请私信或联系知乎@Suyi****控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