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好家长,每逢佳节必上场_风闻
格十三-格十三官方账号-自从关注格十三,整个人都精神了2020-12-24 13:30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我的一个朋友是位很有主见的全职妈妈,为了让孩子少做点作业,她给娃选了一所以“素质教育”为招牌的学校,她逢人就说:“我们不鸡血,我们快乐教育,我们学校轻松愉快,家长在一起聊的都是快乐的话题!”
这是9月份入学时她的状态。
如今,近4个月过去了,最近我们连她人影都找不到,前几天聚会她千呼万唤始出来,跟我们说:“我忙得四脚朝天!尤其是最近!”
“你在忙什么啊?”
“忙女儿班里的圣诞节活动……先不说了,我得去检查圣诞活动的装饰品,还要敲定活动流程和节目表,哦对了,还有要送给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份的自制圣诞小西饼,我的模具还没买呢,来不及了都……”
说着发出一张图,“你们看看人家妈妈准备的,创意圣诞树和姜饼。”
这番操作令桌上一个还没有娃的妹子十分感慨,她说:“现在的小孩可真幸福啊,我长这么大都没好好过一次圣诞节……”
我安慰她说:“没关系,赶快生个孩子吧,有了娃之后,你不仅能正儿八经地过上圣诞节,还能十分隆重地过万圣节,感恩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植树节,敬老节等等所有在你知识范围内的节日……”
“是因为孩子们喜欢过这些节吗?”
“不,因为你孩子的学校可能会在这些节日搞活动。”
所以说嘛,家长忙不忙并不取决于孩子进什么学校,鸡血家长忙着陪读辅导做卷子,不鸡血的家长忙着参加各种素质教育的活动,总之不管孩子读啥学校,家长都得先成才,至少每逢佳节,家长是真没法闲着。
普通人过节就是字面意思,家长的过节是“孩子以及孩子所在班级和学校希望怎样来过这个节”。
别人的国庆节是国庆节,老母们的国庆节是制作国庆小报+指导《国庆节xx之旅》的撰写。
别人的劳动节是劳动节,老母们的劳动节是制作劳动小报+摆拍《我帮妈妈做家务》图片及视频。
别人的音乐节是音乐节,老母们的音乐节是统计报名+编排节目+组织集训+筹建后勤组+搞定海报+到处拉票。
别人的文化节是文化节,老母们的文化节是…是真的…必须很有文化才能配合学校过好这个节……
这些还是正常的节,家长们参与也就参与了,但总有一些 时运不济的 运气爆棚的家长们 ,会碰到一些奇形怪状的“过节作业”。
有个朋友说,在她儿子上幼儿园之前,她从没想过自己会过“国际气象节”这个节日……就在那个节日的前一天,家长们忽然收到老师通知:“请孩子们明天带一个与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相关的手工作业,形式不限”。
她懵在那里一晚上,不知道这个作业怎么交。后来孩子爹说:“就带一盆水,告诉老师,这是冰川融化后的结果。”
孩子搞活动,一家全出动。孩子一过节,家长就渡劫。
人家每逢佳节倍思亲,家长们是每逢佳节扒皮抽筋。
一到各种节庆和学校大型活动,家长都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展现自己无处遁形的才华、超高的工作效率、超强的学习能力。
我朋友说,儿子学校有一次为了庆祝母亲节,宣布整个那一周不留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多陪陪妈妈。家长们喜出望外,感动至极!当大家正沉浸在这温存慵懒的气氛里不能自拔时,突然!老师通知母亲节要搞个小活动,什么主题?没定。什么形式?没定。什么效果?随便……
结果一群家长突然从沙发上蹦了起来,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能让自己班孩子的母亲节活动过得比其他班级寒酸!
于是整个班级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母亲节活动大策划,加班加点好几天,制作ppt,写了五首赞美诗,分小组排练,配乐,布置教室,做kt板……
那阵仗比在单位参评优秀员工临时抱佛脚装样子的阵仗都大,做事靠谱之程度、细节之用心,在公司都从没这么拼过。
各种传统节日对家长来说还只算个起步,更锻炼人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小队活动、主题活动。
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总能出现那么几个优秀的家长,能云淡风轻地用只字片语描绘出他们可能掉了好几把头发才搞成了的各种高级活动,比如——
“学校要求小队搞活动,老母亲们三天内迅速完成选曲、练习、合唱,进录音棚录制。妈妈们被训练得能弹琴,能编导,能摄影,最后还要能剪辑视频,并做成公众号……”
“学校要求小队活动,远了不说了,上个月的主题是爱粮节粮,好家伙,我们几个老母亲迅速托人联系到金山的稻田,组织孩子们去割稻子,还要全程做跟拍摄影师,并要做后期大图修片师。”
“学校搞中国文化月,每个班分一块区域装饰校园,我们班一群家长从设计到采买再到现场布置,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把我们认领的这块地方送上了好评榜的榜首!”
“儿子学校的运动会,竞技场上比拼的不光是孩子,还有家长!开幕式上老师要求做出“新颖别致孩子喜欢”的主题,家长们喜羊羊灰太狼跳跳虎维尼熊哆啦A梦全上阵,可惜还是败给了隔壁班“奥特曼全阵营”的家长团……”
“学校举办世界文化周,展示各国服装,粑粑麻麻们巧手齐上阵,从定主题到设计再到裁剪,我们感觉自己已经倾其一生的才华用在这场活动中了……”
“学校的环保节服饰大赛,竞争异常激烈,我的“尿不湿包装袋母女裙”和“气泡袋维密秀”应该能得奖吧?”
除此以外还有些奇奇怪怪的“学校要求”,令家长哭笑不得,又不得不参与。
有位朋友说,孩子学校每年有个“京剧进校园”活动,要求每个班级承包一块走廊,画脸谱、挂饰物,让孩子们租蟒袍、拿道具,每班都要手绘大幅的宣传画贴在墙上,各班家长每次都要动用各方资源力量才能把这个任务完成,最后才知道是要迎接领导检查,领导喜欢这些……
还有些家长,一言不合就“被承包”了学校的各种课,剪纸课,厨艺课,插花课,以为只是玩一次,没想到成了长期任务。我有个朋友,学校每学期都搞一次义卖大会,她每一次都要为招揽生意而在自己班级货架边上摆个摊现做现卖,每次还不重样,从章鱼小丸子到鸡蛋煎饼,从鲜榨果汁到自制奶茶,在家不做饭的女人一来到校园里成了明星大厨。
我一个同学,孩子上学后她考出了心理咨询师证,然后进了家委会,然后每月出一期心理健康班刊,一期两大页,8P,发给班里每一位同学。
在此过程中,她那寡言少语的老公,一资深理工直男,负责每次帮她寻找案例,找插图,打印复印,两人的感情在工作中逐渐升温。
你看,不能携手满足学校需求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
感情正在变淡的夫妻先别急着离,不妨再等等,等娃上学了,在各种活动中你们携手并进,在各类佳节中你们共同进步,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可能会迎来第二春。
二孩家庭的婚姻是不是看起来更稳定?那正是因为所有节日和活动他们都能过两遍,如果说第一次是不知山有虎,第二次就是偏向虎山行,这样的铿锵友情夫复何求,值得他们再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