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专家的权力与地位,居然是因为从来没有成功过而获得的,神奇吧?_风闻
西方朔-2020-12-27 06:30
这是北京大学路风教授在其《走向自主创新2:新火》中,讲述的一个故事:
2015年上半年,新华社内参报道了沈阳机床集团开发“i5”数控系统的情况,有领导批示让科技部的专家调查核实此事。于是,就有了科技部专家在沈阳机床集团与被临时叫来的上海研发团队成员之间的对话:
专家问:”你们的技术渊源是德系的还是日系的?“
”小孩儿“(这是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对研发团队年轻人的昵称)们回答:”我们的技术既不是德系的,也不是日系的,是我们自己的。“(专家们满脸不屑:这怎么可能?!)
专家又问:”你们系统的哪些技术是核心技术?“
”小孩儿“们面面相觑,商量了一下答曰:”我们认为都是核心技术,就像人一样,五脏六腑、耳朵、鼻子、眼睛都是系统的一部分。“
调查组走后再无下文,可见专家们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有多么失望。
那些质疑的专家,都是中国数控机床界的执牛耳者,有话语权,能够影响科研资源的分配。
但奇怪的是,这些专家的权力和地位,恰恰来自一个事实:他们从来没有开发出来过有用的数控系统!
有点悖论吧:怎么能有人会因为失败而获得权力和地位?
解开这个悖论的逻辑是这样的:
失败是因为总是跟在外国人的屁股后面----用理论语言讲,这种研发模式,就是跟随外国的技术轨道,目标是缩小与外国的技术差距(由性能技术指标来衡量)。
但无论能把技术差距缩小到什么程度,这样开发出来的数控系统,永远都会比外国的系统差一点点;
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人会用差一点点的机床,于是缩小了与外国技术差距的数控系统,就无法在市场上生存,除非卖个白菜价(但卖了白菜价,也就没有钱继续改进和提高技术)。
不过,在官方的思维也落入跟随模式的条件下,这种长期的失败所证明的,反而是开发数控系统太难了;
既然数控技术是如此高不可攀,所以,这些从来没有做出来过有用的数控系统的专家,就太宝贵了,于是他们被聘为政府的顾问。
”i5"数控系统的开发成功,恰恰证明他们的道路是错误的。
因此,如果他们承认“i5"数控系统是成功的,那不就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吗?
苍天之下,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