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人打出9.7,这部神作,只有中国有资格拍!_风闻
影探-影探官方账号-美日韩剧资深鉴赏员,电影专业老司机2020-12-28 10:27
真难得!终于有一部国产纪录片,口碑“爆”了。
片名起得很大,叫**《中国》**。
这是第一部以“中国”命名的国产片。
历经5年的打磨,一经上线,收视率就碾压了黄金档所有国产剧。
#中国纪录片里的神仙文案##当纪录片拍出电影质感# #汪涵狂野波波头# ,一夜之间,蹭蹭上了3个热搜。
“画面太美太震撼”“这才是真正的神仙大片”…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看到如此耀眼的首播成绩,我抑制不住好奇,去瞅了瞅。
6集刷完,我的直观感受就是——
美!
每一个镜头美轮美奂,随便一截就可以拿来当壁纸。
它继承了古代山水画的美学风格,用光影和画面营造出古代中国的人文与自然。
镜头之中,青山叠翠,茂林修竹,曲径通幽。
现代的你我,不禁地想穿越时空,与孔子一起过着静谧的世外生活。
对于梦境的意识流处理,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虚幻与真实难以分辨。
秦始皇的梦,是他与沧海的博弈。
海浪翻腾的大海,是喜怒无常的内心,是风雨飘摇的帝国,更是他身处权力最顶端的自危与不安。
豆瓣评分8.6,《中国》创造了今年国产纪录片的最高分。
张艺谋、陈凯歌、曹保平等导演纷纷为它点赞。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美学的胜利。
可是,它还留有一些遗憾。
台词虽辞藻华丽、文辞优美,但解说风格有些跳戏。
慢镜头、空镜头有点多,不适宜慢镜头的地方,还是大篇幅地使用。
孔子在城墙根哭泣的这场戏,节奏过于缓慢。
以至于让我跳戏,他不在鲁国,而是在耶路撒冷的哭墙。
你可能会说,我的评价过于苛刻、鸡蛋里挑骨头。
然而,如果你看过下面这部作品,就会明白:
神作的标准是什么?国产纪录片的天花板又是谁?
《河西走廊》
Hexi Corridor
《河西走廊》首播于2015年。
上线一周,播放量就突破了2000万。
放在当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它的人气可以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媲美。
5年时间过去了。
豆瓣9.7、B站9.9的高分,追赶了《蓝色星球》《地球脉动》等BBC神作,创造出国产纪录片的最高分。
豆瓣评分至今保持在9.7,其他国产纪录片无法超越
“确定了是我看过最牛逼的央视纪录片!!已经震撼感动得五体投地!”
“激情澎湃、热泪盈眶,这是最好的一部人文历史纪录片。”
观众对它的评价依旧很夸张。
豆瓣用户的热门评价
在豆瓣热门短评区,位居第一的正是导演本人。
他给自己打了80分。
80分是优秀,表明导演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另外的20分是不自满,表明仍有进步的空间。
上映之初,导演就曾希望,“《河西走廊》可以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新模板。”
如今来看,它不仅是国产纪录片的新模板,更是国产纪录片的天花板。
导演本人的自我评价
>>>>汉武帝与背后的男人
汉武帝登基之初,匈奴不遵礼法、肆意侵犯边境。
纵使大汉屈辱和亲、进贡物资,也抵挡不了骚扰。
为此,汉武帝心生一计:联手西域的月氏国,共同对抗匈奴。
此时,月氏国因势力衰落,遭到匈奴的入侵,丢掉了河西走廊地区。
更屈辱的是,月氏国的国王不仅被杀,而且头骨被做成酒器,供匈奴单于饮酒使用。
无力复仇的月氏国,最终西撤,逃到了无人知晓之地。
月氏后来分为了大月氏、小月氏
为了寻找月氏国的下落,完成对抗匈奴的宏伟大业,汉武帝离不开两个男人的协助。
一个是,西域使者张骞。
他从汉武帝的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踏上寻找月氏国的征程。
那一年,他们都很年轻。
刘彻19岁,张骞27岁。
作为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早已经被匈奴占领,四处充满着危险。
张骞一走入河西走廊腹地,就被匈奴当场俘获。
《史记》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单于没有杀掉这个汉人,而是扣留了十多年,企图从他的口里套出大汉的秘密。
在被俘监视的日子里,张骞娶了一位匈奴女子。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爱情,但我相信,这段爱情给了张骞坚持活下去的勇气和不灭的雄心。
他一直保留着汉武帝赐予的符节。
他偶尔眺望东方,望向长安的方向。
公元前126年,历经被俘、逃走、被俘的张骞,完成了汉武帝的使命,回到了长安城。
那一刻,他匍匐在地,声泪俱下,长跪不起。
另一个是,抗匈名将霍去病。
在等待张骞归来的时间里,汉武帝放弃了防御战略,选择主动反击匈奴。
即便没有月氏国的协助,他也要拼命反击,不再畏畏缩缩。
此时,对抗匈奴、打通河西走廊的使命落在了霍去病的身上。
公元前122年,年少轻狂的霍去病第一次征讨匈奴。
800轻骑兵快速突袭,斩杀了包括匈奴单于祖父在内的2000多人。
时隔一年,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两次发动对抗匈奴的河西战役。
霍去病带兵跨越黄河、贺兰山,穿越大漠,深入匈奴后方。
在没有公孙敖部队的支援下,他孤军深入,剿袭了匈奴部队。
这一战,成功地将河西走廊纳入大汉版图。
汉武帝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张骞的西域之行,如同“凿空”,让大汉打开了视野,放眼于世界。
而霍去病出征匈奴,则有“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的作用。
不仅实现了汉武帝开疆拓土、威仪天下的抱负,也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文物表现了西域与大汉的经贸交流
>>>>河西走廊,佛光闪耀
谈到河西走廊,就不得不说西北一隅的莫高窟。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曾这样写它。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最初,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云游四方,途经鸣沙山。
夕阳西下,他突然发现山顶金光照耀,犹如万座金佛在跃动。
和尚激动不已,认定这里是佛教圣地,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金佛神迹越传越广,上自王公,下至平民,纷纷慕名而来,朝礼膜拜。
从西域荒漠而来的人,为了感谢佛祖的庇佑, 开石窟,供养几尊佛像。
平民开窟造像,希望在盛世年代风调雨顺,期盼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摆脱苦难、早升极乐。
大大小小官吏、世家大族、高德大僧也纷纷开窟造像,炫耀自己的实力、影响力。
日出日落,斧凿声声。
经过时间的无声雕刻,莫高窟逐渐成为了世界艺术的宝库,世界文化的遗产。
按照传统,莫高窟的工匠无法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作品里。
一个个工匠变成了幕后无名之人,直至被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工匠之中,一定隐藏着画工精湛的艺术大家。
例如,编号220的石窟壁画就是一副色彩绮丽、线条清秀的初唐壁画。
从画风来看,**它的《**汉族帝王听法图》跟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惊奇地神似。
难不成,阎立本造访过莫高窟?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与莫高窟的《汉族帝王听法图》
弹指间,沧海桑田。一霎那,转身千年。
编号220石窟的画工如此出神入化,它到底出自谁人之手呢?
后人永远无法找到一个答案。
这个谜底,只有壁画、时间知晓了。
制作一部历史纪录片,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
例如,历史人物无法死而复生、大部分遗迹无法再现原貌,史书记载的真实度无从考证。
为了不把纪录片拍成专家访谈、踩点古迹打卡,《河西走廊》采用了情景表演、重新演绎的艺术处理方式。
在剧本创作之前,由敦煌学专家组成的团队,耗时1年,编撰了43万字的参考资料。
根据这些史学资料,制作团队再进行剧本创作、电影化拍摄。
除了扎实的剧本,《河西走廊》请来了BBC纪录片《美丽中国》的摄影师布莱恩·麦克达马特。
驼铃声声、连绵不绝的商队,黄沙漫漫、广袤无边的大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汉匈战争…
它为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野性的西部风情。
精美的画面再配上希腊音乐家雅尼创作的主题音乐,真叫一绝。
时而苍凉悲壮,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大气磅礴。
它让我们瞬间穿越时空,跟着丝绸之路的商队行走在飞沙走砾的戈壁滩。
需要一提的是,配乐里的主乐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亚美尼亚乐器都都克笛。
它的音乐柔和、悠扬,散发着神秘的西域色彩。
打开试听,耳朵立马怀孕
长期以来,国人一看纪录片,总会提到BBC、网飞、HBO、Discovery。
其实,只要下苦功、脚踏实地,我们也可以拍出同等水平的纪录片。
譬如,《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可以成为国产纪录片的天花板。
以它为标准,用一份热忱之心,就不信拍不出一部佳作。
在油管,我注意到这样一句话:
“希望中国的纪录片永远像《河西走廊》一样。这样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学术就有了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就会像美国英国中产孩子沐浴在bbc和discovery纪录片中一样享受着中国的纪录片。”
这是多么质朴简单的愿望啊~
我怀揣着希望,期盼中国纪录片争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