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之后,下一步该怎么走?_风闻
顾子明说-财经博主-公众号【政事堂2019】主笔2020-12-28 10:18
2005年,英国第四频道斥斥巨资制作了一档真人秀节目,从全国征集4名观众享受全球首次“免费太空之旅”。他们将全球直播的关注下,在太空中完成长达5天的沿地球轨道环绕飞行,并且从事一系列科学实验。
就在四名“观众宇航员”完成科考任务,凯旋回归地球,准备迎接全世界的祝贺之时,在驾驶舱门口等候他们的主持人告诉了他们真相。
他们的飞行都是假的,看到的长城和星空都是视频制作出来的,全球观众都在看着他们四个傻乎乎的直播当笑话。
剧组为了追求效果,找到这四个憨憨的观众,在英国进行了极其广泛的招募,并制定了严格的淘汰机制。
所有的科幻迷、军迷、星际迷、高学历者统统被筛选了出去,只有那些很明显的错误都无法辨别的人,才得以最终入选。
而这种筛选机制,也跟中国的诈骗贩套路很类似,骗子们通过群发一些很容易被拆穿的信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些很容易相信别人的群体,然后实施诈骗。
所以,我们偶尔就会受到一些很幼稚的诈骗短信,或者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这并不是骗子笨,而是因为骗子足够聪明,需要通过简单粗暴的手段把相对精明的群体筛出去,好集中精力去欺诈那些单纯的人。
而明白了这个套路,也就会明白,为何我们这个月才突然发现互联网巨头们会拍了那么多毫无底线和节操的短视频。
这些视频广告的每次播放要花钱的,付了钱的互联网巨头们必然会要求视频平台找到精准画像的用户,然后在通过夸张的剧情挑出那些最单纯的群众。
就像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后会失重,也看不到长城,同样,有过乘机经验的都知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无法使用手机网络,更不可能打开窗户。
所以,几年来见多识广的城市居民和知识分子们很少看到这种毫无节操的广告,一方面是广告集中出现在了乡村困难群众的手机之上,另一方面则是这种夸张的剧情让聪明人不屑于看最后的广告方是谁。
正是因为这种信息的隔离,直到本月互联网巨头们成为了过街老鼠,自某蚁开始,从某东到某浪,从某零到某米,这些广告被翻出来之后,舆论才发现,道貌岸然的互联网巨头们可以这么的不要脸,如此丧心病狂的广告竟然已经做了好多年。
最近这段时间,骂金融巨头们的人很多,点也特别的多,但是政事堂看来,骂完之后,我们要想到解决的方案。
譬如昨天文章中引发讨论的俩反派于正和郭敬明,虽然凭借着对小镇青年的掌控在行业内混的风生水起,可依然因为其错误的价值观被主流媒体追着打,不仅监管能够看到,于郭二人的受众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有着行政监管和舆论监管,他们的“错误价值观”自然就无法长期维持,必须要花费巨大的心力,把自己洗白当个好人。
而现在互联网巨头们手握着庞大的数据,可以搭建起庞大的信息茧房,将不同的群体按照画像和标签分组,然后开始了按组"杀猪”。
这样,不仅政府监管两眼一抹黑,而喜欢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们也会被局限在自己的茧房里,看不到其他圈子里面的作恶。
脱离了行政与舆论监管之后,道德追准再高的人,也必然会逐步的被腐蚀和堕落。而堕落之后,本着费效比的原则,他们必然会把手伸向最没有舆论影响力,最容易被收割的底层困难群众。
十三五期间,我们刚刚通过全党全国之力去完成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果不控制的话,很容易就被金融高利贷们搞得刚刚脱贫的群众再次返贫。
所以,打破互联网巨头们编织的信息茧房,同时恢复行政和舆论的监管,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今天,央行和市场总局同时宣布了对蚂蚁和阿里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这一波的操作,意味着新的反垄断条款和监管将全面推行,估计接下来其他的互联网巨头们也要对标来执行。
对此,政事堂认为,光反垄断促进竞争和加强监管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转移支付的机制,让这些掌握着庞大用户资料的互联网巨头们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既然巨头们把用户资料作为原材料创造收益,自然就应该像自然资源税那样,缴纳数字资源税,返还到各个省市的财政,并基于数字资料税,建立起符合数字时代的新监管机制。
“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
就像当年的分税制与转移支付建立后,让一度有独立倾向的长三角珠三角成为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动机,推动了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只要针对数字经济的新一套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机制建立起来了,经济的运转就会更加通畅,各地方政府和民众也会参与到对平台企业的监管当中,监管才不会因人而兴因事而废,我们才能跳出周期律。
也只有这样,平台科技企业创造的利润才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才能够享受到国家大力发展金融与科技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