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兹克奖中国首位得主王澍:设计不是为了消灭生活,更不是为了消灭文化_风闻
造就-造就官方账号-发现创造力2020-12-29 21:23
作为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像写诗一样在造房子。
在宁波博物馆,他用旧瓦片建成了山水画般外墙;
在富春山馆,他用山形的屋顶呼应了周围连绵的青山;
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他用合院式的布局留出了自然;
……
王澍用自己的建筑语言,向全世界的人重新诠释了中国文化。
而除了表达文化,同时作为建筑师与设计教育者的他,更关注中国建筑发展的未来。
王澍认为,城市之中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住宅,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却隔绝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让我们失去了人与自然的连接。
因此,他主张重新利用砖、瓦、土、木等传统材料,唤醒我们的对“自然”的思考,让我们重新构建起自己的文化认同。
同时他也以自己的建筑作品,努力将我们的视线从建筑本身中解脱出来,让我们在走进建筑时,更多地关注整个场所的氛围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关注我们的“生活”。
对此,他在8年前发表发表普里兹克奖的获奖感言时,就提出了许多犀利的问题——
一直以来以工匠技艺为职业主体的建筑师,在今天如何生存?
在蔓延城市乡村的现代造城运动中,如果不大拆大建,城市建筑应该如何发展?
如果传统已经被拆为平地,新的城市建筑如何在废墟中接受历史和生活的记忆,重新建立文化身份的认同?
建筑学如何化解中国日渐加剧的城乡冲突?
面对这些问题,他一直在切身实践,并在设计与教育中寻找答案——**“自然”与“生活”**或许就是他的答案。
王澍
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第一个获得者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01
●
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所有人都在讲设计,设计被讲得很高大上,设计和经济的联系也被讲得很高大上,然而设计的春天真的来了么?
我觉得当我们在谈论设计的时候,仍然需要思考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设计,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上海的隆昌公寓。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现代的大上海,还有这么一处与“现代”二字格格不入的地方?为什么你们搞建筑的人,会对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感兴趣。
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生活。
隆昌公寓是中国在一个时代中,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活的纪录。
它是以前上海老警察局关犯人的看守所,后来居民又住了进去。因为原本不是住宅,而是公共建筑,所以它有着特别宽大的走廊和楼梯。
也因此,当它变为住宅后,就出现了一个个极生动的生活的案例。
居民的加入让这里生长出了互动性很强的生活场景,而这也是我们现在住在互相隔绝的高楼大厦里,已经消失了很久的场景。
王澍在活动现场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我们做设计,尤其做酷炫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消灭我们的生活吗?
现在全中国的城市都在做一项行动——就是拆除所谓城中村这一类一起生活的空间,变成那种“高大上”的高楼大厦。
杭州-瓜山新村
在这些将被拆除的空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保有一点记忆的曾经的生活,而随着这些建筑的拆毁,留有记忆的空间都会消失。
某种意义上,这些东西消失的时候,生活也在消失,文化也在消失。
这时候,你就会开始怀疑设计——设计是为了消灭文化吗?
从学术上来讨论的话,这其中其实存在一个悖论——所谓的现代设计,基本会在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杀死它的地方文化,彻底消灭它的传统文化。
而这个悖论在中国的表现尤为明显。
我觉得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内,有一个很强烈的状态,就是大家都想着改变——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追求美好新生活有着强烈的愿望。
因此我们开始对现代化产生一种极端的原教旨主义的追求,对互联网、科学技术以及新出现的AI等等,都开始产生带有原教旨主义色彩的追求。
整个社会的这种狂热,让我觉得非常的有趣。
王澍在活动现场
其实在中国古代,我们曾用自然的材料做出许多优美的设计,这些作品的质量和审美价值都是极高的。
而如今,我们完全放弃了自己已经达到的极高的审美,转而走了另一条路——我们称之为现代化设计。
对比之下,你会觉得这荒谬又可笑。
02
●
设计的基点在哪里
我们的城市究竟丢失了什么东西?我们要如何找回来?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我们设计的基点在哪里?
对我个人和我们工作室来说,这个基点是关于我们对自然的思考。
中国文化和全世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关于自然这个话题的讨论。这是我们文化的根源。
21世纪初,北京建起了央视总部大楼这样的现代建筑,成为整个中国的象征。
而与此同时,我们工作室在杭州西湖边的太子湾公园内参加了一个国际雕塑展,第一次用夯土做了一件很小的作品。
这件作品我和我太太都参与其中,亲手去做。当时我太太怀着孕参与劳动,由于夯墙时太过投入,她甚至差点流产。但经历过后,她说——
“当你真正接触到这些作为材料的泥土,开始劳动时,你会发现你对中国自己文化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因为中国文化,不是一个理论在先的文化,而是在实践中慢慢发展出来的。
所以中国文化下的建造,总是把材料作为第一考虑。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做法,你要亲手去接触、去体验,你的整个意识才会发生变化。
这时候,所谓的设计才开始发生。
所以,**自然是我们设计的基点,或者说,新工作的原点。**后来,我们便在杭州,建造了20万平米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我们开始考虑,怎样把这种对自然的思考,在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中表现出来。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一个建筑群,这个建筑群的密度极高,但建筑却全都被放在了校园的边界上,而校园中间的自然,被完完全全地留出来。
这是人自己的一个选择,宁可人要住得挤一点、密一点,但是要把自然彻底地留出来。
所以如果现在你去校园的话,你会发现自然在那个地方是老大,人是次要的,包括建筑都不是最重要的。
03
●
设计如何延续
对自然的思考,不应该仅仅在我们的作品中表现,我们还要把它引入教育,与作品平行。
我们要通过建筑设计的教育,去改变下一代对整个设计的意识与价值观。
因此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的学生,整个本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会有类似夯土这类动手的课程,这是我们学院的特点。
最近两年,我们也在和麻省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合作,开展研究生的联合教育。我们把学生带去了浙江衢州的乡村,在那里为村落里的村民做生活设计。
开展调研
他们要拿着电脑住进农户家里,在三个礼拜的时间内进行自己内部的小型讨论和竞赛,同时也要和村里的工匠一起研讨结构,进行设计探究。
试造,和村民工匠一起讨论
建造,村民踊跃参加
最终,学生设计出基础的结构,再由当地的村民把它建造完成。
四年下来,我们一共在农村里造了四个房子,而有的村子在我们房子建完后,甚至成为了网红村。
这是我们第一个建成的村口的亭子与厕所。它中间的核心是水池,是当地妇女洗菜、洗衣服、搞社交活动的地方。
这是一个菜场+厕所的设计。它原本在内部竞赛时,是落选的第二名的方案。然而在评选结束后,村里却强烈要求第二名的方案也要造出来。
最后它也建成了,白天是菜场,晚上村子里的人也会来这里看电影,还会利用这个空间搞很多类似的活动。
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建筑,在回应自然与生活。
而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年轻的一代通过这一类的活动,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生活的根源、设计的根源。
这些作品,看上去并不是高大上或高科技,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它对于未来社会、生活、文化的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本演讲编自王澍在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论坛“设计之都建设”上的主旨演讲。
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济大学
联合主办:静安区人民政府、黄浦区人民政府、虹口区人民政府、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上海大学
承办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办公室、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造就科技
合作伙伴:高瓴资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