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_风闻
朝文社-朝文社官方账号-关注我们爱历史(ailishi777),阅读更多2020-12-29 20:28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在有关秦始皇的各种“大场面大事件”里,至今常叫好些现代人连呼不敢信的一桩“奇事”,就是那充满种种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里,其储量惊人的水银。
在现代生活中,学名“汞”的水银,已是用途很广的工业品,但放在科技条件落后的古代,水银毫无疑问是稀罕物。可“稀罕”的水银,却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陵里,“灌”出了奇特大场面:《史记》里记载,秦始皇陵里“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汉书》里更赞叹这秦始皇陵“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如此豪华,连科学读物《水经注》也跟着凑热闹:“上画天文星宿之像,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秦始皇的“地下江山”,几乎让水银灌满了。
**可以说,从秦始皇陵建成的第一天起,那“巨量”的水银,就承包了古代文学家们多少奢华的想象。**甚至到了现代,还有学者估算说,秦始皇陵里的水银深度,可以达到35米。现代科学勘察也带来震撼实锤——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对秦始皇陵封土进行测定,结果在125900平方米的封土上,发现了一个12000平米的“强汞反射区”,而且认定这是“纯人类活动的产物”。2002年,有关部门又对秦始皇陵的封土土壤进行“土壤汞量测量”,得出明确结论:秦始皇陵土壤里的汞,就是来自秦始皇陵地宫深处。
只看这科学结果,就可知秦始皇陵内的水银数量,何其巨大。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何要在自己的陵墓里,灌进这么多水银?难道就是为了好看?当然不是。其实,秦朝以前,中国人饮用水银,就有了很长的历史。比如春秋年间出土的各类鎏金饰品,几乎都是以水银为原材料。至于“墓葬里灌水银”这事儿,更是十分常见。比如春秋霸主吴王阖闾的墓葬里,就是“倾水银为池”,战国田齐桓公的墓葬也是“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
**为什么水银会如此“刚需”?这就要说说水银的性能。**作为一种液态的银白色金属,水银灌入墓葬,正好就是“水”的模样,视觉效果原本就震撼。而且水银的熔点极低,即使常温下也容易挥发,形成带有剧毒的汞蒸气。在汞蒸气的环绕下,墓室里不但防腐杀菌效果好,还能形成浓重毒气,“毒倒”一切敢来冒犯的“摸金校尉”们。所以吴王齐王这样的“大王”们,尚且要猛灌水银,换成天下在手的秦始皇?当然也要往多灌了。
而这事儿,也恰是秦始皇陵最让后人惊叹之处:在两千多年前的科技条件下,秦始皇到底从哪弄了这么多水银,以至于两千年以后,能在封土上形成一万两千多平米的反射区?这,就涉及到秦汉时代,**中国另一项领先世界的工艺技术:抽砂炼汞技术。**即以丹砂为原料,提炼生产水银。古人常将之称为“烧丹朱成水银”。以《黄帝九鼎神丹经决》等典籍记载,秦代的“抽砂炼汞”技术,叫做“低温焙烧法”,即把丹砂放在坩埚等容器里加热燃烧,直到“水银即出,投著冷水盆中”。
这种方法,能烧出水银不假,但第一燃烧过程里水银损耗过大,第二危险性大,熔点低的水银会在炼制中蒸发,导致炼制者中毒,每得到一点水银,都可能要付出人命代价。所以到东汉末期时就已被淘汰。但在秦朝年间时,这已是最为先进的工艺技术。
如此低效技术下,秦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依然叫人咋舌。比比宋朝就知道:宋代采取了更为安全高效的“未济式”技术,制造出技术含量更高的“未济炉”,以《宋史》的统计,宋神宗年间每年的水银产量也不到2吨。根本就不够“灌”秦始皇陵。明代年间,中国有了更先进的“蒸馏法”提炼水银,但《天工开物》告诉我们,明代那原比秦朝先进的焙烧炉,烧两天才可以得到三公斤水银。想要“灌”秦始皇陵?至少需要一百座这样的炉子,马不停蹄烧半年。
宋明王朝尚且如此,放在秦朝,想要“烧”出这么大规模,又是何其难。
所以,放在生产率更低的秦朝,秦始皇想得到这么多水银,除了要动员倾国之力的人力外,也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有充足的丹砂矿区,以《秦始皇陵研究》一书里推算,要炼制充足水银“灌满”秦始皇陵,就需要有115吨以上的丹砂。2,必须要有畅通的交通线路,保证能把这些“原材料”安全准时的运来。
如果结合史料记载与考古发现,我们看到的,就分明是一条秦代水银生产的“产业链”:《史记》告诉我们,战国时代“西蜀丹青不为采”,即四川大地有着储量丰厚的丹砂矿,甚至明确认定“涪陵(四川彭水县)出丹”。战国至秦代的女富豪“巴寡妇清”,也是靠着“其先得丹(丹砂)穴,而擅其利数世”。秦朝年间,关中平原与巴蜀地区,也早已形成了各条水路通道,储量丰厚的巴蜀丹砂,可以源源不断送来。
考古的结果,更带来了明确的答案:在四川彭水县境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现了采丹砂的“银洞”,以及大量古代器械。彭水南面也有大量采丹砂的矿洞,有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距离咸阳三百公里的旬阳山区,自古就有“产水银朱砂”的美誉。其境内的水银山上,也多次发现古代矿洞遗址,好些都可以追溯到秦代。
对比下来,秦始皇陵那“巨量水银”的来历,也就基本清楚:不同的方向,千千万万艘船,运来足量的丹砂。同时大量的炼炉,源源不断炼出着水银。无论是运送的一路,还是冶炼的现场,必然会有人不断的倒下……千千万万的人力物力付出,终于叫亮灿灿的水银灌满了秦始皇陵,成就了那引起多少后人猜测艳羡的辉煌。
这样的辉煌,我们如果习惯式的总结的话,自然会为中国古人的智慧骄傲,但骄傲之外,更有叹息:那么多的人力物力,那么强大的科技,结果,只是灌满了一座至今封闭的墓。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超脱时代去看历史问题,但细看秦始皇陵“巨量”水银背后,那想想就震撼的庞大产业链。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或许闭上眼就能想清楚。秦始皇的历史贡献值得敬仰,但贡献背后的历史教训,又当得多少叹息回味。
参考资料:刘占成《秦始皇陵内水银研究》、王学理《巴清寡妇的矿业与秦始皇陵的水银之需》、赵匡华《中国古代抽砂炼汞的演进及其化学成就》、陈光宇《秦帝国的朱砂水银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