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笠,“毒”在哪?_风闻
印客美学-印客美学官方账号-艺术科普向平台。2020-12-30 14:38
其实本来并不想讨论这个话题。
但小印着实没想到,上个礼拜杨笠在《脱口秀反跨年》上的那段表演居然一直发酵到了今天。
骂战、男女对立……各种极端言论在微博上层出不穷。
大V明星的站队更是把杨笠推上了风口浪尖。
原本同样来自笑果文化的池子直接diss,“脱口秀肯定不是杨笠那样的”。
到这里,时态还是双方对骂,直到有人开了举报。
**于是,事态便升级了。**一群小盆友打架,却有人偷偷写了匿名举报告诉了教务主任。
在这个事情里,剩下的是“男权女权”的对立,骂战当中的人已经没有人能坐下来冷静思考。
所以今天小印想战战兢兢私戳这个敏感的话题。
作为一个女性,我们并不想站在女权的角度,而作为一个美学账号,我们的职责是:比对错更重要的是思考的思路和角度。
所以,小印想尝试用脱口秀或是喜剧的内核来解释到底为何会出现这次的争议。
杨笠到底点燃了什么?
好,我们先回到杨笠的7分钟脱口秀里。
其实在这7分多钟里,涉及到男女两性的只有两分多钟。
但就是这两分多钟被营销号不断放大,最终把杨笠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以说,她和之前的丁真一样,只是个载体。因为为了男权女权争吵的那批人始终存在,他们只不过是提供了宣传素材,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只是借他们输出自己的火药。
对杨笠的批驳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观点。
1,觉得她以偏概全,攻击了整个男性群体。
单看这些话确实有点极端,一竿子把人打死说“男的都没底线”。
然而,在这场脱口秀的末尾,杨笠提到一个男医生,说自己在手术台感受到了一份难得的、不被凝视的自由。
而这一段,说明她不是在攻击所有的男性。而前面的“你”和“男人”都是在指特定的男人。
前后一关联就知道整个语境,片段式截取只能引发偏激。
2,认为杨笠挑动性别对立,吃两性红利。
单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小印私认为,在没有指代的前提下,杨笠的有些表达分寸是欠妥的。
因为换位思考,如果男性在台上这么说女性,绝对要承受比这还严重的后果。
但直接被扣上“性别对立”这个帽子,杨笠怕是承受不起。
就如同杨笠所说的, 这不是在说自己的想法,只是在反映观众的想法,一个段子有效果是因为有共鸣。
为什么杨笠可以几句话便触碰性别对立的高压线?这其实是说明,社会中本来就存在性别对立的土壤。
杨笠戳中了女性的爽点。
是因为有事实存在,这个社会中“厌女情绪”还真实的残存着,而杨笠这姑娘直白地把女性面对的困境和伤疤揭开了。
人们对一件事情不同的态度源于不同的身份,身份不同,对事物的感知自然不同,涉及到的利益不同,最终的观点也截然相反。
就像在谈到平等话题时,女性会遇到种种歧视非常不公平,而男性却认为生活和社会给了太大压力很不公平。大家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谁都没工夫去体谅对方。
毕竟,共情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跳脚归跳脚,骂战归骂战。而这个举报这件事被上升到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地步,真的是过分了。
这又一次是对表达空间的挑战,这是对自由的挤压。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脱口秀,是一门语言艺术,也一档娱乐的综艺节目。
但我们也依稀能够感觉出,语言类节目在夹缝中生存的无奈。其实也能感知到,像杨笠们一直在用他们个人的方式,在拓展着中国脱口秀的边界。
你肯定听过一句话: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人会发笑,从某种意义上是对紧张关系的一种突然和解。
而这个前提是,内容主体让渡一部分的优越感。
这就是所谓的“悲情内核”。
而喜剧,就是不断再现这个优越感的过程。
通常,这个让渡优越感的过程发生在对方自黑自嘲。通过不断出丑制造冲突剧情,以此来引笑,凸显主流的愚蠢和虚伪。
卓别林、周星驰、陈佩斯、赵丽蓉都是如此。
脱口秀大会的金句集合,大多都是调侃自己的生活状况,又或者是自己的外貌特征。
没有宏大官方的叙事方式,人们能够在这种调侃式的话语之中获得自我的安慰,自嘲与自黑的背后是情绪的宣泄与“自我的和解”。
相声,更多通过“虚构式互损”完成效果。
**而杨笠,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惊涛骇浪,就是因为打破自嘲、虚构互损,**通过嘲弄别人来讽刺社会上的一些不公。
这必然是不舒适的。是打破优越感的。
这种其实是比自嘲更具攻击性,同时也更加戳中现实。
中国人对自嘲是有一定接受度的,但是当面接受群体对自己的diss,亦或是在群体里,戳中要害的自嘲,都是本能上比较难以接受的。
因为通过自嘲来取悦观众本质上是另一种屈从,表演者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痛苦与无助化为轻松的笑话,但这样做并无助于缓解痛苦,这只是用笑声来封存痛苦,包裹在喜剧外衣之下的是主人公的窘迫。
但嘲弄别人就不一样了,我不是悲剧的主体,我也不需要展现丑态,我嘲讽的是造成这种悲情的现象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人。
虽然个人的独立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但观众或是比一部分利益群体感受到的是冒犯。
脱口秀的套路和杨笠的自由
一出好的喜剧不应该不止步于喧哗与热闹。
在热闹之外,好的喜剧总是能够巧妙的戳到大众的痛点与焦虑,又抑或是能够给人以一丝丝深刻的回味。
杨笠想创造一种新的形式,在喧闹以外,找到痛点**,只是**这个尺度太难拿捏。****
当下的舆论场是不断紧缩又充满攻击和叫嚷的。
少说真话,多点圆滑。
这样既没疏漏,又恰当得体。讨巧观众,又不易惹身腥臊。
但脱口秀不应该这样,它从诞生之初的目的就是言平日之不敢言,当脱口秀都不敢说的时候,它的尽头只有套路。
如果你完整地看过一期《脱口秀大会》,就会发现很多选手的表演文本都有固定的套路。
首当其冲的就是,先抛一个金句,然后再建构几个搞笑的情境。
博洋讽刺“键盘侠喷张文宏崇洋媚外”,后面的梗是“没想到红烧肉、松花蛋和双皮奶算西餐”。
通过建构一个个荒诞的情节,观众才能感受到这个人在开玩笑,可一旦脱离这个语境,戏谑感就会大大减弱。
当下的脱口秀就是短时间内的“段子大集合”。如果将他们的演出用文本的形式转录下来,就会发现他的文本是零散又碎片的,无法形成一篇通顺的文章。
《奇葩说》“救画还是救猫”那一期,还有谁记得选手们是如何论证艺术品价值的吗?
我们记住的只是李诞的那句“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燃烧的蒙娜丽莎”。
除了“段子大集合”,他们还喜欢输出观点。
为了获取导师的“爆灯”,演员们用一个又一个梗来热场,中间再穿插几个“金句”炸场,最后再通过几个价值观升华主题,喜剧俨然已经被赛制调教成为一种“八股文”。
价值观成为了一种“佐料”,反正观众爱看,加点总没坏处。
但这种心灵鸡汤、“故作哲理”的呈现对喜剧应有的氛围与体验却是一种破坏。
所以他们会采用第三个套路——愤怒。
毕竟,娱乐至上的年代,谁喜欢一本正经呢?我们更喜欢激昂澎湃的情绪。
表达情绪其实是回归了喜剧让人快乐的本质,可同时,对于“愤怒”的表达却进一步加速了极端言论的产生。
有人想认真表达这样的嘲讽“不太合适”,却又迎面撞上那句“玩不起”。
我们不知道这种喜剧还将书写怎样的历史,更不知道以它现在的形态还能不能承担得起严肃的讨论。
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一点,当严肃与玩笑之间的分隔彻底被抹平,“对话”这件事,只能在情绪的裹挟下走向混沌。
但是,请给杨笠们一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