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没?40年前,一个英国摄影师在中国街头遇见色彩_风闻
大眼联盟-2020-12-30 10:23
1980年,第一批载着西方游客前往中国的邮轮启航。迈克·埃默里所在的邮轮从1月底出发,一直航行到5月,经过多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以及苏州、无锡等周边地区。被邮轮聘用的他跟着美国游客们游历了各个城市,看了熊猫,吃了烤鸭。
他很少拍景点,因为日常生活和街景更具有他想象的中国的感觉。回到船上,他把照片冲洗出来,在船上售卖,大受游客们的欢迎。
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些照片变成一本叫《中国·1980》的摄影图册,光线温暖鲜亮,质感是淳朴年代特有的粗糙和真诚,题材是不能再日常的行为和情绪的捕捉:火车站的人流(新年刚刚来临,人们出发或返乡),幼儿园里跳出整齐小鸡舞的小朋友,和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小朋友,坐在金色阳光下的老年人、街景、城市和广告牌。
这些地方是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它们周边。我们也许无法辨认城市的风貌,但其中的小物件,像是婴儿车、水杯以及人们的衣着,生长在中国的人都太熟悉了。
北京,1980 年。少先队员们向过去的中国英雄致敬。
北京,1980 年。友好的女士在天坛卖票。埃默里觉得很有趣,便给她拍了张照片。
北京,1980年。埃默里猜,中间的这个小男孩不想让他给他拍照。
北京,1980年。小孩坐在竹制的婴儿车里。
北京,1980年4月。孩子们在幼儿园跳舞,戴着小鸡帽子。他们玩得很开心。对于埃默里来说,那一年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一切都是陌生和新奇的,他来不及惊叹,便举起尼康相机拍起来。那一年迈克23岁,他高兴因为在一艘驶往中国的日本邮轮上找到了工作,可以旅行也可以赚钱。在此之前,他只是喜欢摄影,精力充沛不害怕未知的目的地,同时也拥有了扎实的摄影技能。
北京,1980年2 月。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推着他的三轮车,它可以载人,也可以载物。
迈克·埃默里与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北京,1980年3 月。早期的铰接式公交车。宽阔的道路可以容纳数千辆自行车。
上海,1980年5月。上海的船,前景中是一艘渡轮。随着旅程的推进,埃默里看自己的照片,再看陌生国度的街头,再看自己的照片。他意识到,这些照片的另一种美在于它们对于照片中人物的意义。埃默里回忆,1980年的中国,几乎没有多少人见过相机,更别提照相了。在街头,出于工作目的,他为短暂相识的人拍下的那一张张照片,极有可能是对方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也是那时那刻的一份唯一记录。这个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比旅行更加迷人。埃默里受到鼓舞,也真正开始观察,那个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中国。
上海,1980年3月。小女孩紧紧地抓着她的父亲,她肩上背着一个时髦的包。
北京,1980年。埃默里向这个小男孩展示了如何拍照之后,他向埃默里眨了眨眼。埃默里说在上海的南京路上,曾经有差不多50人停下来围观。然而也是在上海,有大胆的学生走上来练习英语,问他各种可爱的问题,比如你们都穿牛仔裤吗?埃默里欣喜且好奇地接纳着一切。为了让镜头下的人们流露出多样的情绪,他想办法逗他们,甚至躺在地上。当然也有人不配合,小朋友会哭,大人是茫然,也有不需要触发自然而然就给予回应的人。
这是埃默里最难忘的一张照片。他花了5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互动,捕捉到这特别的一瞬间。埃默里发现,照片里能看出一些变化悄然发生。广告牌开始出镜,取代一些宣传口号。有些人的穿着搭配以今天的审美看来也是明丽酷炫的。商店橱窗里有电视机。在埃默里看来,这是中国在慢慢进入一个更先进更现代的时代之前,还保留着的古旧但是可爱的面貌。但依然抵挡不了一些巨大的潮流,以及有星星点点的变化滴落在日常生活里。经历过那个年代以及其后岁月的人们,埃默里时常好奇,他们会过上怎样一种人生?
埃默里被小男孩的外套吸引了,这抹大胆诱惑的豹纹。
上海街头的广告牌(骑自行车的是交警)2019年,埃默里再一次来到中国,去了北京,也去了上海,重访曾经的拍摄过的地方,此时他已经60多岁。他想找到照片中的人,想要拍一组今昔对比的作品,想听听那些陌生的老熟人的故事。这些照片里纯真的笑容,也许和一段难忘的中国旅行记忆一起,封存在一个美国人的家族相册里,像照片中的主人,它们随当年邮轮的游客一起散落各地。
埃默里希望找回他们,因为这是太多人的回忆和生活。他也希望这些照片能被人看见,正如它们被创造仅仅是因为一些精彩的东西被看见了。他希望人们观看,让记忆被一些鲜艳的色彩点亮,感受到曾经有段时间,不谈历史不论意义,我们能在冬天的日光下努力生活、学习和工作,并从中获得快乐。
最年轻的“中国式”围观和凝视,流动着喜悦和希望。《中国·1980》著 绘:[英]迈克·埃默里(MikeEmery)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