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企图以其涉台意志强加于拜登头上_风闻
富權-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2020-12-30 05:08
现在距离特朗普收拾包袱撤离白宫还只有二十来天的时间。但他仍不认输,在连续发起数十宗选举官司均告败诉之下,仍将最后的「翻盘」希望寄托在一月六日的国会最终确认选举结果时,有共和党的议员不「认数」之上。但这希望极为渺茫,虽然有「川粉」酝酿在当天集结上街示威游行并蓄意酿成动乱,「迫使」特朗普「最终的疯狂」宣布「戒严」并出动军队「镇暴」,从而劫持国会通过否决拜登当选的结果,并宣布重新进行投票选举;但毕竟这是推翻美国民主体制的违宪行为,并不有利于特朗普四年后的「卷土重来」,作为讲求自身及其家族利益的商人,特朗普尚不至于愚蠢至此,而且他也没有能力推翻美国的宪政体制,何况美国军队也不会介入政党之争,因而狂热「川粉」的意图未必符合特朗普的最终利益。因而特朗普是采用两手策略,在寄望于美国国会「翻盘」的一手的同时,采取另一手的「挟持」策略,制造各种难题留给拜登,强要拜登继续并全盘执行他的政策,在未来四年实施「没有特朗普的特朗普路线」。
在特朗普过去四年的政策中,除了在美国国内推行的各种内政政策,及在国际社会推动的「脱群单边政策」的总体政策之外,最重要的单项政策,就是包括贸易及「围遏中国」,还有「疫情甩锅」等在内的对华政策;而在对华政策中,台海政策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份。这正印证了北京所强调的,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极为重要的关键一环的论述。
特朗普的「最后疯狂」,已是「强弩之末」,难有更「疯狂」的表现。毕竟,他也担心过分「疯狂」,对其四年后卷土重来,争取共和党再次提名他出战总统大选,未必有利。因为他也已觑准,届时拜登已经八十二岁,而贺锦丽的战力不强,民主党提不出其他人选,他仍有机会再战。尽管他自己也已七十八岁,但他自恃身体硬朗,精力充沛,而且有七百万选民支持的历史记录,仍能争取到共和党提名。因此,也的「最后疯狂」,在一定程度上也显得有所节制,未有像某些人预测那样的「去到尽」。而近日他在声言要拒绝签署国会通过的二点三万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和政府拨款法案,但最终还是于二十八日正式签署的表现,就是一例。
特朗普对此法案采「否定之否定」态度,从表面上看,有两大因素。其一是当初他的拒绝签署,是不满该法案「不够力度」,「便宜了北京」;其二最终还是签署,是因为不签不行,如果拒签国会参众两院仍以三分之二绝对多数通过,是自动生效,届时他将「完全跛脚」。因此,为了「四年后」着想,尤其是争取共和党参众议员政客对自己的支持,还是签了。何况,该法案虽然「力度不足」,但毕竟在对华部分,仍然是消极的,符合他的总体意志。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可能是在他的总统任内,最后一项消极对华法案。
据中央社报导,这整套法案除了包括九千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法案外,也「捆绑」通过了两份涉华法案,分别是《台湾保证法》和《西藏政策与支持法案》。
这种在一份综合的法案之下,「塞入」一些所谓关乎美国「重大利益」的关键议题,是美国政治的传统和惯例。
其中所谓的《台湾保证法》,目的是在《台湾关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美台关系。美国国会意见声称,美国政府支持台湾对「不对称战力」,促进台湾增加「国防支出」,同时利用常态化对台军售以协助台湾强化「自我防卫能力」。
在国际参与部分,该法案还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国际刑警组织及其他适当的国际组织的活动,幷支持台湾以会员身份加入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不以国家为必要参与条件的国际组织。
在美国「对台交往准则」方面,美国务院寻求重新检视相关准则,要求在法案生效后一百八十天内,国务卿向参众两院提交报告,包括美国对台关系文件的检讨结果与「对台交往准则」更新版本、《台湾旅行法》的执行情况等。
该法案还计划拨款三百万美元,作为支应「美台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各项活动之用。美国计划推动GCTF覆盖全球议题的合作,包括且不限于执法、灾难救助、能源合作、网络安全等。
至于所谓《西藏政策及支援法》,则声称「美国能够在拉萨市设立领事机构之前,中国不得在美设立新的领事机构」。
很明显,这两个涉华法案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要挟持拜登必须「按既定方针办」,继续执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迫使拜登继续实行「没有特朗普的特朗普对华政策」。这也是在竞选过程中,即使是在选举投票过后,特朗普阵营不断抛出真真假假的所谓拜登家族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黑材料的动机,除了是要削弱拜登当选的机率之外,也是即使拜登当选,也要在美国社会形成「拜登亲华」,「拜登可能会否定特朗普涉华政策」的形象,从而对拜登发挥「监督」作用,迫使他不敢轻易调整涉华政策,而是必须继续沿袭其涉华路线。
这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本来按照一般政治伦理,在投票结束到新任领导人就职的期间,现任领导人不宜作出重大的人事任免决定及政策、命令。其二、按照政府继承法则,虽然各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基本政策,但在政党轮替后,新上台的政党仍需继承已下台政党的基本政策,以保持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及延续性。如要调整,也宜在一定时间之后,以原政策「窒碍难行」的理由进行调整以至更换。
这就确实是给了拜登重大的压力。其实,即使特朗普没有推出这些消极的涉华法案,拜登也已很难作出重大调整。因为在特朗普掌政的四年间,他已经在美国上下、朝野、官民间酿成了一股强大的对中国极不友善的氛围,甚至已经是结构性的了。拜登即使是不赞同,有心要调整,也因为「老卖年高」,有心无力。因而特朗普的涉华政策还将继续存在,因而不能盲目乐观。
何况,在军售议题上,拜登也将难以改变现状。因为作为象驴两党的「幕后大金主」的军火商,在中东等地战火渐息的情况下,对台军售就变成其主要收入来源,拜登如果消极对待对台军售,就可能会令民主党今后在总统和国会议员选举中,缺乏「金援」。而在选举中,是需要雄厚的财政作支撑的。因此,美国以「军售」民意向台湾当局收取「保护费」,也就将会形成常态化,这当然也将会加剧台湾当局的财政负担,为台湾民众带来更多的灾难。
而且,不排除在未来四年,美国国会内的反华政客,也包括执政的民主党的议员,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而不断推出涉台的反华法案。
不过,有一点也必须注意的是,拜登作为老派的政客,较为重视契约精神。因而在「可操之于我」的行政运作范畴,他可能会回到三个《中美联合公报》所揭橥的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及美国自己单方制订的《台湾关系法》对台地位的定位。也就是说,作为行政部门,可能不会推出新的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涉台行政指令,并逐步调整,回到奥巴马时期相对稳定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