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课本》:这套必读书,浓缩了14亿国人的集体记忆_风闻
文娱观察-2020-12-31 21:52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论集体记忆》一书中强调:「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地再现。通过它们,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
书籍,往往是寻找和记录集体记忆的富矿。然而,存在一种特别的书籍,它既凝结了国民的集体记忆,又能在不经意间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选择,同时,它是如此的普通和习以为常,以至于经常让我们忽视。
这本独特的书籍,便是每个人一生中获取知识的起点——「教材」。而最近CCTV-4《国家记忆》栏目推出的纪录片《新中国课本》的主角,便是这些记忆中的教材及其创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教版教材几乎伴随着每个中国人的成长,在这小小的课本与宏大的集体记忆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正是纪录片《新中国课本》试图解剖的命题。
方寸之间的筚路蓝缕
作为国家制度体系下的知识启蒙读物,教材编写本身与教育的时代大变革息息相关。每一套教材的面试,都是一代人奋斗努力的筚路蓝缕。
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教科书事业的主题,是开创。
在那个年代,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孩子们被称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花朵」必须接受新的教育,因此统一编写的新教材从新中国成立伊始便提上了日程。
1950年12月1日,经中央批准,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成为国内教科书事业的里程碑。
1951年秋季,人教社完成了第一套中小学通用教材的编写。新中国教育事业也由此进入了教材统一出版、统一使用的新时代。在这版教材中,无论是选文还是插图都呈现出昂扬向上的新气象。
那时候的孩子们,在书中第一次读到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接受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洗礼,为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而感到自豪。改写自《人民日报》一则新闻报道的经典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诞生于那段百废待兴但又昂扬奋斗的岁月。
在八十年代,教科书事业的主题,是现代化。
第五套统编全日制十年制教材自1978年出版,从其服役到彻底退役,前后使用长达近20年。
为了完成这套教材的编写,使全国师生们能够在1978年秋季开学能够使用,教育部发出200多封紧急调令,从各地抽调有经验的专家、编辑参与编写工作。
为了能够获取国际最新教育信息, 10万美元的外汇被中央特批用于在全世界采购各类教科书。多达8000多本的各国教材,让编辑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并对国内教材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订:
「1978年的中学数学大纲和教科书中,首次出现了『微积分』的身影;我国的高中生物教科书第一次跨入了分子水平;在地理高中教材中,第一次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来贯穿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 」
这些先进内容的引入,是新中国教科书历史上第一次开始与世界接轨的标志。
2020年,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通知。无论是湖北省五峰市渔洋关镇的柯恩雅,还是北京市丰台区的王鸿儒,有多达1.8亿的中小学生与他们一样,在这一年都是通过线上学习完成了大部分学习任务。
而「停课不停学」之所以能够实现,有赖于人教社及时上线了600多种春季教科书的电子版和其他数字资源免费下载和浏览。
无论哪个时代,最令人动容的是每套教材背后凝结着的无数编纂者们的使命与担当。
兼容并蓄背后的与时俱进
与最诚挚的使命感相伴随的,是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
在《新中国课本》中,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教材紧随时代需求而创新,并博采众长,努力在兼容并蓄中,为不同年代的孩子们点亮启蒙的明灯。
在50时代初期,人教社依循苏联教育经验,将「语文」拆分为「文学」与「汉语」两门课程。时至今日,当我们翻阅当年的《文学》课本时,依然会被书中的内容所震撼。
这本由著名散文家吴伯箫负责编写,茅盾、老舍等文学大家参与的《文学》教材囊括了国内外各种经典著作。这套堪称有史以来最厚实的初中教科书,后来也成为了孩子们竞相传阅的课外读物。
在八九十年代,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人教社力图将西方的先进教材编写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教育现状相结合,为教材的编写带来了新的气息。
小学数学课本上,我们第一次看到爱提问题的小猫、爱动脑筋的小象等可爱的小动物形象。
在初中英语课本上,两个耳目一新的人物成为了许多8090后的共同记忆——李雷与韩梅梅。
正如音乐人徐誉滕所说:「我们小的时候,他们也是小时候的样子。我们长大了,他们也是长大了一些的样子,整个一套书仿佛就是一串人生故事。一直到现在为止,『80后』有一个独特的打招呼方式,就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
而这本印证一代人记忆的教科书,亦是我国第一次采用中外合编的形式编写的英语教科书。
进入新时代以来,编写的理念继续随着时代而更迭。《新中国课本》第三季集的标题,可谓一语道破当下教育事业的核心:「铸魂育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中小学的教材建设提升到了「国家事权」的战略高度。这其中,《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成为了新时代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
经过多方的讨论与论证,人教社为小学语文的内容编写定下来总基调: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
在这种理念下,我们看到,诸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黄继光》这些的红色经典,得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培育当代中小学生的价值观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我们也看到,人教社把这种「文化基因」带到了澳门。如今,人教社参与编写的《历史》《品德与公民》已经被澳门所有学校列为必修课目。
理念更迭下的教材,不正是中国重新走向世界、引流潮流的某种缩影。
教材的内容因时而变,但教材编书人的精神,却有着谱系般的传承。
91岁高龄的梁俊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原编辑、副编审,在谈到第一套人教社教材的编写过程时,她谈到:「我们那时候阅读量挺大的,各种报刊、杂志都得阅读,然后从中选择」,为的就是让新教材能够体现出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价值观。
正是编写者们广泛的阅读、细致的求索、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矢志不渝的精神,铸就了一套又一套具有国民集体记忆基因的经典教材。
正如这70年,我们见证了一个教育大国的崛起,未来中国课本也必将为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