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欧洲,而是整个发达国家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_风闻
西方朔-2020-12-31 15:29
枫冷慕诗公众号“文史少年”2,534 人赞同了该回答不只是欧洲,而是整个发达国家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你知道西方国家近年为什么越来越着急了吗?
迟迟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债务水平却在不断堆高,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险也在不断的提升……
很多人对发达国家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
所谓发达国家,大多数人理解为“先进的国家”。
但实际上更精准的理解应该为“发展过的国家”。
中国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是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还没跟上,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大量的发展建设空间,比如中西部基建建设,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该建的基本都建了,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去依靠基建拉动经济发展了。
曾经的美国,也是“基建狂魔”。1916年,美国的铁路里程就达到了40.6万公里,而2020年,中国的铁路里程也才14万公里。
1929年,人口只有1.22亿人的美国,汽车销量就突破了500万辆,而2019年有14亿人口的中国,汽车销量也才2069万辆。
1941年—1945年,美国生产了131艘航母、8万多辆坦克、30多万架飞机、上千万支枪械、400多亿发子弹,美国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超过了同期其他所有国家之和。
这种疯狂爆基建搞生产的方式,让美国非常快速的走出了大萧条的低迷期,迎来了二战之后的黄金时期,却又埋下了一些隐患。
毕竟,你20年里把未来100年需要建的基建全建了,后面80年,如果生产力水平没有大突破,经济大环境变差了,又能拿什么后续推进呢?
(当然,美国想出了一种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方式,但此方式目前只有美国实践过,其他国家的路就窄了很多了。)
想象一下,你是欧洲的一个传统发达国家,国家的基础建设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全部完成,当你失去了基建这个拉动经济的强有力手段的时候,你还有哪些出路?
众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基建严格意义上来看,属于国家投资的一种。
当基建这项失去之后,投资这块就变得无力了很多(当然,也不绝对,美国依然吸引着全世界的资本去投资,因为它是资本的天然“宗主国”。)
其他发达国家没有美国那么得天独厚的条件,就只能从出口和消费上面下功夫,所以你就看到法国有几百个奢侈品出口全世界,德国的汽车行业火遍全球,他们做品牌,站在利益链的最上游,发展中国家做着加工,站在利益链的下游。这就是这几十年支撑西方国家维持高收入、高福利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然,还有一种刺激经济发展的方式,那就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老百姓不愿意花钱怎么办?西方国家开启了疯狂放贷、不断发行债券的模式,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透支西方国家居民未来几十年的钱,来满足当下“富足”的生活,这就给了老百姓一种错觉:我还能一直过上好生活。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
你手里有100万现金,过着100万水准的生活。和你手里没钱,未来也许会赚100万,所以你当下过着100万水准的生活。
这两者差别大不大?如果未来你赚不到100万,那风险怎么化解?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他们也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西方国家凭借品牌优势赚大头的时代,已经快要一去不复返了,出口这块变得愈发艰难。
消费方面,几十年累积下来的高额债务,规模巨大,已经成为压在每一个国家头上的定时炸弹。
美国国债26万亿,GDP才20万亿左右。
英国为了让人借钱,今年都开始发负利率国债了,也就是你借我钱,我还给你钱。
在这种基建空间小、出口压力大、消费风险高、生产力迟迟不能突破把蛋糕做大的情况下,请问,西方国家的出路在哪里?
1. 找到一块足够大的蛋糕,分而食之,暂时缓解紧张局面。
2. 掀了牌桌重新洗牌。
我已经说得很隐晦了,聪明的人肯定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美国之所以基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就快建完了,矛盾却在2007年次贷危机才真正爆发出来,原因有几点:
1.布雷登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美国用一张绿纸绑架了全世界,你不用美元结算,国际上都没人和你做生意,由此建立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前无古人的美元帝国,当他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就可以吸血全世界。
2.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全世界的蛋糕再次做大。
3.苏联解体、日本发展停滞、打压欧盟,一系列手段帮美国续了几十年命。
但无论你怎么续命,问题没解决就是没解决,你踩着地雷,不管你几天几夜不移动,地雷总有爆炸的那一天,除非你想办法把雷给排掉。
可是,这种由西方体制埋下的雷,排雷意味着什么?你应该比我明白。
我非常清楚,有一部分人肯定不认同我的说法,因为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可以把原来的基建拆掉,重新基建啊,这样不就可以二度发展了吗?
你真是个天才。
可你知道这个想法问题在哪里吗?
第一:要搞基建,就必须国家拿出一大笔钱来投资,以前不搞基建,国家可以把这笔钱拿来搞社会福利,提高你的工资,保障你的医疗和养老,现在你说继续搞基建,这钱谁出?是不是还是要从你的牙缝里挤出来?你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来帮助国家搞要长远才看得到收益的基建吗?特别是西方这种“民主自由”氛围下,政府能强制要求老百姓拿钱搞基建吗?
第二:拆了重建,四个字,说起来如此的轻巧,实际做起来呢?我前面提过,美国二战之前的铁路里程就已经达到了40.6万公里,一个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已经在美国建立起来了,但是后来由于本土汽车行业的发展,公路在二战中优势的凸显,二战结束之后,艾森豪威尔就开始转向以公路为核心的基础建设,后来航空发展迅速,就又修了很多机场,现在好不容易成了新体系,你又跟我说拆了重建?哪里有那么容易回头啊。
第三:美国人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搞新基建,一则是美国人应有尽有,没有必要拆了重建,二来,就以高铁为例吧,美国不是没有那个技术,而是需求不大。中国的城市规划是集群化的,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在一块区域,所以建了高铁和地铁,大家是真的享受到了便利。而美国呢,由于当初以公路为核心建立的轨道网,美国每家每户都有好几辆汽车,而且美国很多房子都修在高速公路的旁边,如果说中国是团状,那么美国很可能是条状,再加上美国地广人稀的特征,很多人住在郊外,距离他最近的邻居可能在10公里以外,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是开车方便还是高铁方便? 种种历史原因,造成了美国当下高铁建设缓慢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