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为什么是事关两个大局的“压舱石”?_风闻
陶立烽-观察者网编辑-2020-12-31 07:46
28-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时值完成“一百”目标,迈向“二百”目标,在农业领域,“二百”目标的重点工作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而这次会议就是冲锋号。
29日的新华社通稿开篇也做了定调。
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因此这也是时隔三年后七常委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另外,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提到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对于两个大局的重要意义: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为什么说是压舱石,我觉得可以从农业、农村、农民本身分析。
在农业问题上,粮食安全是关键。
农村问题,如何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城乡服务均等化;
而农民问题本质就是收入问题(共同富裕问题),如何增加收入促进消费,进而推动双循环。
一、保障粮食安全
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当下,各种灰犀牛黑天鹅横冲直撞,世界像一个盲盒,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广积粮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今年以来高层一直强调反浪费的一个原因。
在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关于粮食安全的话题着墨颇多,提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2010年发生的突尼斯、埃及等国民众抗议和街头骚乱,其中粮食危机就是一个诱因,当时两国粮食自给率在60%左右,殷鉴不远。
此次会议还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中心思想就是**“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
1)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8亿亩的概念是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
那这个数据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呢?
原国土资源部在2007年提到了测算的依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粮食消费标准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研究,2010年我国达到小康水平时,人均粮食需求量应为42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5.88亿吨;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应为44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7.04亿吨。
(注:显然,根据当时的测算,2010年有14亿人口,2030年有16亿人口。)
这么多粮食,到时候能生产得出来吗?农业部的专家介绍说,粮食生产总量取决于耕地数量、播面单产?穴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总面积之比?雪、复种指数和天气。
据农业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八五”期间我国粮食单产增长每年只有8.2斤,“九五”期间每年为0.6斤,“十五”期间每年为10.1斤,单产平均每年增长不到1.8%。
我国耕地的复种指数逐年提高,由1952年的131%提高到2000年的158%,继续提高的空间有限。粮经比虽然会进一步降低,估计到2010年和2030年的粮经比将分别降到70%和62%,但仍高于46%的当前世界平均水平。
按以上算法,到2010年和2030年,如果我国粮食完全自给,需要耕地数量分别为19.2亿亩和19.47亿亩;如果实现粮食95%的自给目标,这个目标是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确定的目标,则需要耕地分别为18.24亿亩和18.5亿亩。
当然,要通过国际贸易来保障粮食供应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咱们得有两种非对称优势:金融和军事。掌握粮食金融主导权,使中国进口粮食没有价格长期上涨甚至爆仓的隐患;通过军事优势,保障远洋运输安全,有充足的仓储设施以及便利的物流。
2)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用量化的数字表示,就是亩产1000斤以上的耕地。
根据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要求,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而截止今年底,全国将有8亿亩高标准农田。
农业农村部测算,这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
3)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黑土地是非常珍贵的土壤资源。全世界仅有四大块黑土区:乌克兰平原(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平原(120万平方公里)、我国东北平原(103万平方公里)以及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76万平方公里)。
而我国东北平原一直是粮食主产区,2019年黑吉辽三省粮食产量就达2762亿斤,超过全国总产量1/5。
但由于黑土地高强度利用状态,土地肥力长期透支,加之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挑战。
今年8月,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就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梨树模式的核心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黑土地耕层土壤扰动,同时秸秆覆盖还田,增加地表覆盖,能降低土壤侵蚀、蓄水保水、改善土壤生物性状、提高有机质、培肥地力。这也是藏粮于地的真实案例之一。图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以上三条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表述则是**“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19年和2020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到了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包括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前期的优质种子技术,产中的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有机肥个性配方技术、增产护理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等,后期的深加工技术、收储技术等,贯穿始终的联合大型农机具技术等,都是关键核心技术。
二、基础服务均等化,增加投资机会
很多国家因为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使得当地无法吸纳农村劳动力,这些人群便涌向城市。
假如是在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城乡双方刚好能优势互补。但如果到了工业化的后期,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那么吸纳农村劳动力人口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好在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每当危机来临,农民回乡便能渡过危机,暂缓就业压力。(这是城乡二元结构客观上存在的好处,但也有很多弊端,比如阻碍人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配置。)
如果这些人口在农村没有工作,也没有土地,那么只能涌向城市,无疑会加大城市的承载压力,甚至形成各种贫民窟,成为街头骚乱乃至政局动荡的温床,这种例子在国际上比比皆是。
而另一方面,农村也会越来越凋敝。
总书记说过,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因此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乡村振兴也是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抓手。
本次会议也提到了**“乡村建设行动”**。
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截止2019年,全国仍有12%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集中收集和处理;约1/4的村庄生活污水未得到处理,拥有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仅为60%。
这是需求层面。
从供给层面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施乡村振兴也是扩大投资空间、改善投资效率的迫切需要。有关研究表明,从增量资本产出率看,我国每单位产出所需的资本投资额,2007年间约为3.37,2012年至2019年间,上升到5.92,投资边际效率下降趋势明显。
一边有巨大投资需求,一边又有大量资本和过剩产能,将投资和产能引向乡村建设,岂不美哉?
(杭州富阳区东梓关古村,图自《今日浙江》杂志)
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国内大循环
去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换言之,农村人口依然有4成左右,也就是将5.6亿。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农村的消费潜力巨大。
此次会议也提到了:“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今年11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同时还提到扩大县域乡镇消费,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
不过要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前提是要做好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预期的重要变量,更是转化为实际购买力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在缩小,但是收入差距还是较大。(2019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4,比2015年缩小了0.09)。
而农村居民中,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又比在村里务工/务农的收入要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9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
而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
相比于农民工,真正种地农户的收入增产不增收,增长非常缓慢的现象依然普遍。这使得更多的人选择离开乡村外出打工,乡村则更加显得衰败。
而要让乡村能留得住人,必须要有相关产业。除了工资性收入外,还需要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生态品价值实现等路径获得经营性/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