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音频、视频…谁将成为知识付费竞争中的幸存者?
(观察者网讯 文/黄子昊 编辑/庄怡)“当我们在想象AI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想象什么?”“在很多AI从业者看来,那样的一种强人工智能的时代,离我们还无限的遥远”……12月28日,由知乎举办的快闪课堂在上海浦东长泰广场言几又书店开讲,知名科幻作家、星云奖得主陈楸帆携最新作品《迷幻史》与知乎用户及广大读者线下交流。
陈楸帆在快闪课堂上
来源:知乎
公开资料显示,陈楸帆曾11次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3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世界奇幻科幻翻译奖等国内外奖项,是继刘慈欣为首的科幻“四大天王”之后,中国最有潜力和实力的年轻科幻作家,被视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
值得注意的是,陈楸帆本次选择将最新作品《迷幻史》以盐选专栏形式在知乎连载更新。他表示,在互联网平台上连载作品,更容易及时获取反馈并调整写作节奏和策略,同时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科幻是知乎上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内容领域,在知乎上相关话题关注用户近400万,生产相关问题2万余个,具有强大的内容输出和消费吸引力。
《迷幻史》在盐选专栏连载
“盐选专栏”和“快闪课堂”是知乎的知识付费体系的一部分。随着行业的发展,知乎的知识付费体系逐渐囊括了付费问答、视频课程等项目,是中国互联网知识付费业务发展转型的缩影。
深度挖掘知识付费价值的赛道上,知乎一路狂奔
知乎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社会化问答网站。自2016年起持续在知识服务领域发力。
2016年愚人节期间,知乎推出新产品“值乎”,用户付费后即可查看某个回答的隐藏内容。创始人周源称,“值乎”是知乎的商业化尝试,目标是要做到月流水20亿人民币。2016年也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
同年5月14日,知乎上线“知乎Live”,用户支付答主设定的金额后,进入某问题沟通群内,通过语音方式和答主以及其他用户沟通。
接下来的一年中,知乎推出了诸如“知乎书店”“私家课”“读书会”等服务。
2018年6月,知乎正式宣布“知识市场”升级为“知乎大学”,形成“课+书+训练营”的完整体系。
2019年3月,知乎正式宣布推出“盐选会员”这一全新会员服务体系,围绕知乎全平台内容与用户服务进行了多项升级,核心涵盖高价值付费内容权益、社区功能权益及会员用户身份权益三大维度。这是知乎知识服务商业化的最新尝试。
据知乎官方表示,截止至2019年1月,知乎拥有超过2.2亿用户,大部分为18-35岁、追求自我提升的年轻人群。未来知乎将持续加强对知识品类内容的挖掘,在探索平台内容多元化的同时,推动内容生态更加活跃。
知识服务的赛道上,并非只有知乎这一位“跑者”,近段时间,知识服务成为互联网公司开辟的新战场。
企业登山各自努力,知识变现面临挑战
2016年被成为“知识付费元年”,除知乎之外,其他企业也纷纷入场。
2016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
同月,罗辑思维团队上线“得到”,覆盖人文、商业、互联网等付费课程;
同年12月3日,喜马拉雅举办“123知识狂欢节”,现场嘉宾首次预售音频课程。
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又有新的一批互联网公司在努力“涨知识”:
2019年10月30日,B站在应用内开启付费课程内测;
11月29日,快手在北京举办光合演讲,主题是“知识的全民生产力”,发布快手知识付费数据以及生态特点;
12月18日,2019年爱奇艺知识盛典“知万物,识无界”在京举行,会上,爱奇艺宣布将重点布局IP定制、互动视频、百科短视频三大方向。副总裁王学普称爱奇艺知识要成为“高品质知识服务平台”;
同日,抖音举办了“2019DOU知创作者大会”,晒出短视频知识付费清单。
……
快手,优酷……众多互联网巨头,近段时间陆陆续续进入知识付费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大多都专注于视频服务领域。有分析认为,这是各家平台在现有用户和内容资源基础上采取的商业化策略。
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大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花近6个小时在手机上,由此诞生了在线上为知识付费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教育,尤其是继续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手握庞大内容资源的互联网企业自然不会错过。不过,不同的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模式。
以知乎为例,这家问答网站近来不断在线下频繁发力,由知乎会员事业部发起的“快闪课堂”目前已覆盖全国12个城市,举办了100余场活动,近20000人参与。而负责连载《迷幻史》的盐选专栏已覆盖82个内容领域,生产超过2000万字,提供了10000多个问题的精选解答。
“在知识服务的行业赛道上,知识的产品属性和商业价值被更深层次的挖掘,”知乎向观察者网表示,“截止至2019年1月,知乎拥有超过2.2亿用户,大部分为18-35岁、追求自我提升的年轻人群。未来知乎将持续加强对知识品类内容的挖掘,在探索平台内容多元化的同时,推动内容生态更加活跃”。
而将视频作为主业的爱奇艺,则早已谙熟IP运作这个途径。依托“苹果园”生态系统,爱奇艺根据《小欢喜》《破冰行动》《中国新说唱》等热门剧综IP,开发出一系列的IP定制课程,力求凸显行业差异化优势。例如,在《中国新说唱》综艺下,呈现相关的音乐和说唱教学课程,将用户从热门综艺引流至付费课程。
2019年爱奇艺知识盛典
来源:爱奇艺官网
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则通过算法,绕过地域、人缘的限制,将诸如种菜、养猪等技能课程推送给可能的潜在用户。据“2019DOU知创作者大会”官方资料,截至12月2日,抖音上已有超过7.4万名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累计贡献1985万条优质知识短视频,平均每条触达近10万人次。
不过,诸多平台对知识付费展现的极大热情,并不一定能换来同等回报。
今年9月27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终止对吴晓波的巴九灵96%股权的收购。巴九灵的主要产品就是“吴晓波频道”,被看作是个人命名的知识付费成功案例,不过本次终止收购标志着吴晓波上市计划遭遇的一个重大挫折。
另一个知识付费“天王”级人物罗振宇,由于其曾称看好暴风、乐视而后又被现实打脸,让用户知道了他们也有专业上的不足,崇敬心态逐渐减少,有网友批评称他本人以及旗下的知识付费产品“罗辑思维”是在“制造和贩卖焦虑”。而罗振宇2015年推出的旗下应用“得到”则在今年遇到了其第一个付费专栏的退出、活跃用户流失的困境。
另外一批早早开始对知识付费进行布局的公司是喜马拉雅、荔枝等音频服务企业。喜马拉雅今年10月宣称用户数已破6亿,付费会员数破400万;荔枝于今年10月递交IPO申请,称2019年第三季度月均活跃用户数超4660万,同时还有超过570万月活跃内容创作者;另一音频服务平台蜻蜓表示月活跃用户达1.3亿,全年增长近30%。然而,这些在知识付费领域或多或少有所成就的公司,仍然挣扎在是否盈利的困境中。以蜻蜓为例,尽管引进了高晓松、蒋勋等大IP,平台收益却连内容制作和购买的成本一半不到。
与此同时,知识付费产品含金量也受到质疑。有媒体认为,目前对知识付费行业的监管不够到位,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业内人士提出,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强外部监管外,平台方更要重视对内容提供者的准入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行业拐点来临 如何转型成难题
在“快闪课堂”上,陈楸帆称,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时代向电力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只有5%的企业抓住了趋势,幸存了下来。“成为幸存到下一个时代的5%,这其实是非常难的问题,”他表示,“所以我希望把这样的问题带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最后脱胎换骨的5%。”
对于知识付费领域来说,那5%的希望,仍在探索过程中,有些媒体认为,算法助力下的全面视频化是最终解决方案。
观察者网注意到,自知乎之后,在知识付费领域布局的爱奇艺、抖音、快手等,几乎都是视频服务起家的互联网企业。自媒体大V卢战卡曾向媒体表示,过去和平台签约,主导权和话语权都在平台手上,而在短视频平台上,只需把内容做好,算法会自动匹配受众。另据央视网报道,过去一年中有近2000万人在B站学习,捧红了诸如“局座”张召忠等up主。相比较于早期知识付费服务的黯然失色,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似乎表明,算法和视频打败了“音频+文章”的组合。即使是知乎这样的早期入局者,也顺应趋势推出了视频私家课。
知识服务的未来在哪里,还有待探索,不过,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面对新领域,要放下过去的包袱,打碎原有认知,以新的心态去探索,才有可能在迅速转型的知识付费浪潮中幸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