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默:有关蔡英文女士博士学位论文问题的一些旁证资料
【文/ 李海默】
近数月来,有关蔡英文女士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一事炒得沸沸扬扬,笔者在Google Books浏览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伦敦大学出版的资料,于此问题颇有旁证型记述。笔者通过馆际互借从加州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借到此文书(于该馆馆藏编号为Law Library (Crown) - KD51 .L57),阅读后谨录若干心得于此。
此资料全名为List of Current Legal Research Topics,每年由University of London – 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出版一卷,在主标题下有一附注:being topics forming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by students for degrees in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in the UK.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下同
蔡女士的名字在此文书的1981-1988年卷中共出现四次,现谨一一备述于此。 【注:本人并未能调阅到此前或此后之该刊】
据此文书1981年2月出刊之第29卷,则当时蔡英文在LSE读的是M.Phil (研究硕士) 学程, 主研题目是“Law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当时与蔡女士同一学校、同一项目、同一身份的学生有:
Miss M. C. Arin, B.Berkovits, G.L.Bindman, I.J.M.Borensztajn, C.M.V. Clarkson, E.F.Cousins, A.Czech, J.M.Driscoll, Miss C.D.Harris, Mrs S.R.Hanson, Miss S.F.J.Hasan, Mrs P. H.Taylor, F.N.A.Sowah, R.D. Seifman, C.L.Ryan, L.P.B.Redhead, K.M.Makamure, K.I.Macduff, J.F.D. Knust, J.A.Hostettler, Mrs. J.B.Hunter, Miss. H.K.Johns等共计22人。
据此文书1982年2月出刊之第30卷,当时蔡女士仍是M.Phil (研究硕士) 学程在读,主研之题目为“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
到1983年2月出刊之第31卷记录时,上述此22人仍在学的有G.L.Bindman (仍为M.Phil),C.M.V. Clarkson (身份变为PhD), Mrs S.R.Hanson (仍为M.Phil), Miss S.F.J.Hasan (仍为M.Phil), K.M.Makamure (仍为M.Phil), F.N.A.Sowah (转为PhD), Miss. H.K.Johns (转为PhD) 等共计7人,是以我们可以说C.M.V. Clarkson, F.N.A.Sowah, Miss. H.K.Johns此三人为与蔡女士同样的同侪中之佼佼者,得由M.Phil 顺利升等为PhD (蔡女士此年亦转为PhD在读,主研之题目仍为“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是以我们可以查看此三人至何时仍在学。
Miss. H. K. Johns至1988年10月出刊之第36卷记录时显示仍在学。这位女士在1988年卷中注记之研究主题为“The law of family conflic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omestic violence” , 至于其最后究竟拿到博士学位与否,笔者未能查出。
C.M.V. Clarkson至1986年7月出刊之第34卷记录时显示仍在学。此公日后学术造诣很不错,其著作有Understanding Criminal Law,Criminal Liability for Non-Aggressive Death,The Conflict of Laws 等书,曾任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法学院院长,已于2013年荣休,其学术主页最高学历一栏明确注明为伦敦大学法学硕士 (LLM)。
F. N. A. Sowah(据网络检索,此君来自加纳,全名为Francis Nii Annan Sowah )之名字则于1983年之后再未出现过,是以存在两种可能:1,1983年已经博士毕业,2,未完成博士学位,中辍。经检索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 Library与伦敦大学Senate House Library馆藏后,发现其于1983年以博士学位毕业,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frica : an evaluation of a code of conduct as an approach to restructuring investment relations”,此题目信息与1983年第31卷文书注记信息相同(在IALS与Senate House Library馆藏信息中皆无蔡女士学位论文)。其文ISNI(国际标准名称识别码)号码为: 0000 0001 3473 4211。
而蔡女士于此文书之最后一次注录则为1984年2月出刊之第32卷,当时蔡女士主研之题目变动为“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应该说,蔡女士的确曾于LSE的博士班就学过,此点应无疑议,而且于同期同班同起点学友中,蔡女士应为较优秀者无疑(且似为唯一华人)。单就此文书而观,自然无法确证蔡女士究竟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与否,但却可以推测知道何以数位学者(来自不同政治光谱)皆言蔡女士迄今公布之博士学位论文稿件颇嫌潦草。因为:1,蔡女士最终论文定稿之题目最早是到1983年2月之后才出现;2,蔡女士同期三位由M.Phil成功升等PhD学位之同侪学友中,有两位皆在学于LSE直至1986年7月之后。
另,蔡女士同期升等为PhD的三位学友中,一位最后以法学硕士毕业,一位似确实获得博士学位,且论文于IALS与SHL中皆有馆藏,此二条信息似乎颇值关注。笔者必须指出,若以F. N. A. Sowah博士学位论文为参照,则蔡女士的情形确实相当异常,不仅IALS与SHL两馆皆无其实体论文馆藏,且依据WorldCat提供之数据,Sowah博士学位论文共有三本实体书存世,分别典藏于IALS,SHL与大英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 具体藏品形态信息为“385 leaves ; 31 cm”; 而蔡女士之论文却只有大英图书馆有藏,且非实体书,具体藏品形态为“online resource”, 按照维基百科“蔡英文学位门事件”词条的相关讲法,该“论文书目是2015年6月因为有人查问才登录进入搜寻系统的”, 即使我们并不采信这个说法,事态也的确引人疑惑:何以不像Sowah博士那样有实体论文备查,却只有个“online resource 呢”?难不成1980年代时,蔡女士向LSE提交的就是一份“online resource”?
(本文主要内容将刊于台北《海峡评论》2020年1月号,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