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楠:苏德合谋发动二战?怎么不提英法美绥靖纳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丁楠】
2019年岁末,俄罗斯和波兰就二战反犹主义罪责归属问题发生争执,美国和德国的驻波兰大使随即加入论战。前者信誓旦旦地指认希特勒和斯大林合谋发动了二战,引发舆论哗然。
美国驻波兰大使莫斯巴彻宣布:二战是苏联和纳粹联合发动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补充议定书》,史学界早有正反两方面的客观评价。苏联解体伊始,俄罗斯政府也公布了档案,不再对此事讳莫如深。
事实上,从1933年1月希特勒就任总理到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苏联的欧洲政策经历过巨大转折。起初,莫斯科倡导建立以苏英法为核心的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后来鉴于英法的绥靖主义和对苏敌视,苏联对集体安全的疑虑日深,转而与德国签约,以粉碎西方祸水东引图谋、推迟苏德战争爆发、打破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合阵线。所谓的“苏德合谋发动战争”论,不但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更有意掩盖了英法(甚至美国)绥靖纳粹以图祸水东引造成的严重恶果。
希特勒上台后处理与欧洲列强的关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阻止英法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避免德国在推行武力扩张之初就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当时,英法在经济和军事上面临严重困难,在德国看来比较容易对付。而苏联是庞然大物,“吃了它可能被噎死”,因此没有成为希特勒搞扩张的首要目标。
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引下,柏林对英法以欺骗为主,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和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目的是阻止西方与苏联的军事合作。而对苏联,希特勒确实是想缔结一个短时间内有效的互不侵犯条约,从而让德国集中力量率先同西方作战。
无论从意识形态、阶级属性还是地缘政治利益出发,英法两国政府都试图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东方,以希特勒的德国来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与此同时,美国奉行所谓的中立,一方面想利用德国崛起平衡苏联,另一方面极力保护美国企业在德国的商业利益。这种“中立”也从客观上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敌对和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英法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西班牙、波兰、阿比西尼亚等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满足法西斯的贪欲,以维护自身安全,进而挑起德苏冲突。
如今,当我们批判苏联同纳粹德国在二战爆发前夜划定各自在波罗的海和东欧的势力范围时,不应忽视的一个史实是: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时间里,英国的张伯伦和法国达拉地政府也和德国进行着相似的秘密谈判,其目的同样是签订划分势力范围的互不侵犯条约。只不过希特勒当时看不上英法,根本不愿考虑后者提出的利益交换条件,进而将德国的势力范围圈定在某一地区。
针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结的历史背景,普京在近期演讲中讽刺“其他欧洲国家自以为表现良好”,的确是一语中的。
德苏合谋发动二战的论调看似荒谬,却能在欧洲政界和民间引发热议,反映了各国对二战历史的混乱认知。而普京炮轰欧洲把二战罪责从纳粹德国转嫁到共产党人身上,指责曾与希特勒沆瀣一气的欧洲国家如今却在极力洗白,所针对的也是这一乱象。
对中国人而言,我们常拿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罪行的反省作对照,一些人因此以为欧洲国家对二战的爆发、进程及其影响有相对客观、统一、甚至是与我们立场相似的认识。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德国,政府、公众和学界对二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纳粹德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尤其是对犹太人和少数群体的迫害和屠杀。但对于二战爆发的起因、苏联在其中扮演的作用、以及第三帝国在某些地区的扩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属于侵略行为,争议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社会主义的苏联(乃至于二战后人民民主制度下的东欧和东德),在德国——特别是官方和精英阶层——眼中,基本被当作是可以和法西斯政权等量齐观的邪恶势力。在德国人那里,苏联本质上的“恶”绝不会因为其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而被一笔勾销。
德国柏林“盖世太保”(国家秘密警察)总部遗存和远处的纳粹航空部旧址
可以和德国作类比的是意大利。1921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意大利政局动荡不安,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趁机于1922年10月发动政变,率领党徒进军罗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1939年5月,德意缔结侵略性同盟条约。墨索里尼上台后,竭力实现意大利对地中海的控制。但和纳粹德国不同,意大利没有搞种族屠杀的罪名。失去了那些骇人听闻的惨案,战后意大利对法西斯崛起和二战历史的反思不过是轻描淡写:墨索里尼只是众多独裁者之一,有什么大惊小怪?!在罗马,那些法西斯政权树立起来的纪念标志和歌颂军国主义的浮雕,至今保留在政府机构和公共场所门前。这样的景象在德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意大利奥委会广场上的墨索里尼纪念碑
罗马公共机构门前的法西斯题材浮雕
同样不以为意的还有像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这样曾与法西斯为伍的东欧国家。以匈牙利为例,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领土被瓜分。后者以收复失地为主要目的的复仇心理极重,而复仇的对象是它周边的国家。因此二战爆发后,匈牙利坚定地同德意法西斯站在一起,参加瓜分和占领其他东欧国家和对苏战争。对匈牙利人而言,二战中的正义和邪恶分别指代什么,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
除此以外,还有像奥地利这种打悲情牌逃避罪责的例子。1938年2月,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访问德国,同意加强两国军事和经济联系,改组政府,任命纳粹分子担任要职。3月,由纳粹分子、内政部长赛斯—英夸特组成临时政府,随即宣布德奥合并。奥地利至此成为德国一个省,由赛斯—英夸特担任省长。
位于布达佩斯的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名义上,奥地利是最先遭受德国侵略的国家。但在当时,大多数奥地利民众是衷心拥护德奥合并、支持希特勒的。被吞并后,奥地利人口仅占第三帝国的8%,但却在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行动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据统计,服务于众多集中营的公务人员,奥地利人占到了40%。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却摇身一变,以纳粹铁蹄下的第一个受害者自居,并得到了盟军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德国人调侃说:“提到奥地利,人们率先想到的是莫扎特和古典艺术;提到德国,是希特勒和种族屠杀——可希特勒原本是奥地利人啊!他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一点儿不比我们少!”
维也纳霍夫堡皇宫,1938年3月,希特勒曾在此向全体奥地利人发表演讲
和奥地利比起来,在“比惨”上更不遗余力的是波兰。被德苏瓜分后,波兰成为二战中的中欧战场,失去国家的波兰人蒙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犹太人经受种族灭绝相比,波兰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在二战中的遭遇更加惨痛——被两个大国瓜分,同样历经残酷的种族灭绝,战后又被苏联变相“殖民”——而全世界对他们作为受害者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外国游客到波兰旅游,排队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却不认真去看华沙起义纪念馆,波兰人心里是不痛快的。
波兰华沙起义纪念馆
与此同时,华沙又在系统性地抹去种种指责波兰人曾在二战期间与纳粹共同迫害犹太人的说法。如今波兰已经立法,将对公开发表这类“不实言论”的人进行惩罚。在克拉科夫和华沙的犹太聚居区里,政府安放了新的标志牌,讲述当地犹太人和基督徒如何自古以来就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波兰这些年对二战历史的重构,不但招致俄罗斯反感,以色列和美国的犹太团体也不高兴。
修葺一新的克拉科夫犹太区商铺
刚刚到来的2020年是二战胜利75周年。去年欧洲纪念二战爆发80周年,由此引发了不少关于历史和时政的辩论。从上个月俄、波、美、德争吵的架势看,料想今年围绕历史问题的矛盾和事端也不会少。欧洲并不是在系统性地重新书写二战史,而是长期以来,各国原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立场和稳定的解读范式。一切从国家实际利益出发,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准绳:想必在今年,我们还将看到反映这一逻辑的更多例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