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班多:美国这次坏了规矩,结果会怎样?
【文/道格·班多,译/观察者网 杨晗轶】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冷战期间德国在剑拔弩张的美国和苏联之间谨慎地保持平衡中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同时也是著名战争英雄抵达柏林,得到当地亲美民间武装领袖的接待,按计划还将受到德国领导人的接见。结果他的座驾刚离开机场,就遭到了苏军飞机的袭击,和东道主一起当场死于非命。
当美国官方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的时候,莫斯科方面宣布该行动纯属自卫,目的是缓和局势。美国总统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我觉得苏联的说法还过得去,别太介意。接下来我们还要按苏联的提议进行美国裁军谈判呢。”最后,无数美国人和苏联人走上街头手拉手高唱圣歌。狮子与羔羊同卧,《圣经》里描述的和平终于降临。
可美国总统不会说出那样的话,美国人民也做不出那样的事,故事情节也根本不会那样发展——如果这个美国总统是唐纳德•特朗普,就更不可能了。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月4日刊文“特朗普的伊朗政策就一个字:乱”
代表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那些人的最初行径,用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那句臭名昭著的话来说,就好像美国是一个“地位更尊崇,视野更远大的重要国家”,它可以单方面地、专横地、鲁莽地采取行动而无需承担后果,比如得出杀死50万个伊拉克儿童对于实现美国目标来说是“值得的代价”结论——这又是奥尔布赖特的话。
令人震惊的是,今天的美国官员们竟然还能对干预主义数年甚至数十年以来的失败视而不见。他们的傲慢得膨胀到多么歇斯底里的程度,才能无视历来的经验,居然认为美国可以在不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在外国境内杀死另一个国家的高官。可特朗普政府就是这样,把打击目标对准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圣城部队”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苏莱曼尼的车队在离开机场时遭到火箭弹袭击。在这场行动中,美国还杀死了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组织“人民动员部队”的副司令阿布•马赫迪•穆罕迪斯。
1月3日伊朗名将苏莱曼尼在伊拉克被美军刺杀,一同遇袭的还有伊拉克民兵组织领袖
尽管丑陋的事实告诉我们,死在苏莱曼尼或穆罕迪斯手下的人都不如小布什入侵伊拉克的愚蠢决定造成的亡魂多,但任何美国人都不应为他们的死亡流泪。但,哪怕你想用便捷的方式消灭坏人,去伸张你心目中的正义,那外交政策不是一个合适工具。世上的恶人、害人精、坏分子太多太多,不可能都靠美国去天降“正义”。还有,外交政策必须关注后果,这些行动会给美国和其他国家人民造成什么影响。不幸的是,本届美国政府显然认为不会有什么影响,至少没有负面影响。
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仿佛波丽安娜(译注:《波丽安娜》是美国小说、电影,同名主角有种美式乐观精神,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附体,他在袭击行动之后表示:“我可以向你保证,卡西姆•苏莱曼尼一死,该地区的美国人今后比以前要安全得多。”既然如此,美国政府又何须向科威特紧急增调3000名士兵以防不测?不是去年五月才派遣了14,000人吗?
美国国务院又何须发布旅行警报,敦促美国人回国:“鉴于伊拉克和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我们敦促美国公民立即离开伊拉克。由于美国大使馆受到伊朗支持的民兵袭击,现暂停所有领事活动。美国公民请勿前往大使馆。”伊拉克境内需要帮助的美籍旅客不得不前往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的美国领事馆。也许这种情况在他们看来,叫做“比以前要安全得多”。
过去,国际上敌对势力之间尽管偶有暴力,但始终遵守某些惯例和规范,均不跨越红线:一个国家通常不会将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作为打击目标。原因之一是自我保护,你不希望对手进行报复。较为开放的西方社会可能比威权社会更容易受到打击。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博弈进行到终局时,你需要对方有人跟你谈判。这次,华盛顿方面就破坏了规矩,跨过了红线。对一个政府施展真正的斩首行动,最终会给赢家和输家都造成很大的问题。
在非常规战争和反恐行动中,美国更愿意针对敌方领导人,但这样做并不会显著地减少暴力。杀了本•拉登,自有后来人。比如阿富汗的塔利班,许多继任者都比前任更加激进。这使得和平解决方案很难达成。以色列刺杀了哈马斯和真主党的许多领导人,但今天这些组织的威胁性丝毫不减。暗杀根本不是有效的一般性战略。
蓬佩奥很自然地替总统辩护,称特朗普这样做是在捍卫美国。他声称:“关于威胁的性质我不能透露太多。但美国人民应该知道,总统将苏莱曼尼从战场上带走的决定挽救了美国人的生命。”这位国务卿继续辩称,苏莱曼尼正在“积极策划”采取“导致数百人丧生的大动作”。 蓬佩奥宣称,这种威胁“迫在眉睫”,因此“无所作为的风险是巨大的,这是情报部门评估的结论,特朗普总统昨晚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为解释美方刺杀行为,一天接受五个专访
然而,以上说法都不是完全可信。这位国务卿弄虚作假的前科太重,几乎没有什么信誉可言。此外,伊拉克战争已经无数次向世人证明,所谓情报,太容易被制造和操纵,只需根据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配方来捏造证据,再对其选择性地加以解释,就能得出想要的结论。
美国应该从伊拉克吸取教训,哪怕某个人把某件事说的有鼻子有眼,也不可全信。当年正是腐败、不诚实的艾哈迈德•沙拉比(译注:伊拉克前副总理,政党“伊拉克国民大会”创始人,向美国提供了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与基地组织勾结的大量虚假情报)编造了种种谎言欺骗美国入侵伊拉克,尽管他现在已经死了;但是,美国政府又跟曾被列为恐怖组织的“伊朗人民圣战组织”(译注:伊朗反对派,主张推翻伊朗现政权)勾勾搭搭;而特朗普钟意的内塔尼亚胡政府现在又尤其渴望打破以色列选举僵局。它们都有强烈的动机不计手段地说服华盛顿方面出手消灭德黑兰的伊斯兰政权。
2003年2月,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拿出了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不论美国有何初衷,结果都正如路透社编辑格里•道尔在推特上所写的那样:“这么做的问题在于,它指望我们相信杀掉某个人就能拆解整个军事机器,或破坏整个行动。只有电影才敢这么演。除非苏莱曼尼的计划是亲自动手袭击,否则这么做无助于防止任何事。”苏莱曼尼不是一匹独狼,也不是各项谋划中唯一的大脑。他运营着一整个组织,每次计划都有他的副手、助理等许多人参与。他们不乏把事业继续开展下去的动力和手段。
美国的袭击竟如此无目的,如此无纪律,如此无所顾忌,甚至令伊朗的极端分子都感到意外。英国《独立报》的外交特派记者尼加•莫尔塔扎维发推文:“德黑兰的强硬派告诉我,杀害苏莱曼尼是对大使馆受示威冲击不成比例的回应,根本说不通。要么美国只想杀死伊拉克民兵指挥官,误杀了苏莱曼尼,要么美国是真正的白痴。”
唉,几乎可以肯定美国是后者。特朗普政府显然以为这样做可以震慑伊朗让它噤若寒蝉。蓬佩奥频频在媒体频频抛头露面宣称美国的本意是缓和局势。或许是想推动伊朗以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特朗普发了一条奇怪的推文:“伊朗从未赢得战争,但从未输掉谈判!”据消息,美国政府已经与德黑兰进行了沟通,大概是敦促对方按特朗普的要求举行会谈。
不过,如果美国的目标是通过有效外交实现和平妥协的话,那他未免把导弹瞄得太高了些。苏莱曼尼对德黑兰政权而言重要性太高,受民众欢迎程度也太高了,伊朗任何人都无法忽视他的死亡,即使是那些对美国没有敌意的人。
伊朗最高领导人阿亚图拉•哈梅内伊宣布,尽管苏莱曼尼的死“令人痛苦”,但“最终的胜利将使凶手和罪犯的生活更加痛苦。”伊朗国防部长阿米尔•哈塔米表示,伊朗政权将做出“碾压性”的回应。
即使是伊朗的温和派也别无选择,只能出言威胁美国。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宣布:“将高举苏莱曼尼将军的旗帜,继续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并与地区内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作斗争,继续抵抗美国的放肆暴行。针对十恶不赦的罪行,伟大的伊朗誓将复仇。”曾与奥巴马政府谈判并达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协议)的伊朗外长穆罕默德•扎里夫把这场暗杀形容为“国际恐怖主义行径”,并宣称美国要为“流氓冒险主义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在苏莱曼尼灵柩前祈祷
尽管伊朗难免夸大其词,但既然已经做出这番表态,伊朗政权就不能无所作为。伊朗领导人面对一个不但撕毁原有协议还暗杀伊朗革命领袖的政府时,怎么可能进一步退让妥协,跟特朗普握手言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纳哲斯•巴约格里警告说,暗杀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具有让人采取行动的力量”。
然后还有伊拉克问题。目前,以维护国家主权为主旨的民众抗议活动席卷伊拉克。尽管德黑兰政权是抗议的主要对象,但华盛顿方面在伊拉克领土引战的行为使伊拉克人的矛头掉转向了美国。
伊拉克领导人异口同声地批评美国,总理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总理用“刺杀”来定性此次突袭行动。美国新闻网站“每日野兽”援引某位伊拉克官员的话称:“有人会庆祝,有人会哀悼,有人会复仇。”但美国和伊拉克的关系已处于“真正的危险之中”。
迈赫迪表示,“两名烈士是战胜‘伊斯兰国’的巨大标志”。他谴责了“对伊拉克的侵略”和“大规模侵犯主权”,这违反了美军在伊拉克维持存在的先决条件。他担心“危险的升级将点燃导火线,引发伊拉克国内、地区内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战争。”
伊拉克总理召集议会举行特别会议,以“采取立法行动和必要的规定来捍卫伊拉克的尊严、安全和主权。”这可能意味着美国的军事存在将遭到全面驱逐。副议长哈桑•卡比表示,伊拉克将做出“决定性的决定,终止美国在伊拉克境内的存在。”
更令人不安的或许是什叶派极端主义宗教领袖穆克塔达•萨德尔的反应。这位民粹主义政治家曾经统率迈赫迪军与美军占领部队作战,他近年来迫切寻求伊拉克摆脱美国和伊朗。他赞扬了苏莱曼尼,并宣布重组迈赫迪军。他在推特上下令“战士们,特别是迈赫迪军的战士们,(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萨德尔的话还算是模棱两可,他只说他的任务是保卫伊拉克,尽管几乎可以肯定他的意思是“保卫伊拉克不受美国侵略”。遇刺的穆罕迪斯领导的“人民动员部队”旗下的“正义联盟”民兵组织领袖卡伊西•哈扎利让战士积极备战的命令则明确得多。他宣布:“所有战士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和伟大胜利。美国必须彻底终结驻伊拉克军事存在,来偿还指挥官穆罕迪斯殉难的血债。”
特朗普的伊朗政策持续结出恶果。他刚入主椭圆形办公室时,伊朗核计划受到严格核查和保障机制的限制。当时伊朗年轻人尤其希望获得更多来自西方的经济机会,给伊斯兰政权造成内部张力。伊朗既然放弃了成为核大国的雄心,那么美国及其盟友本来可以及时跟进,挑战德黑兰政权,以适当让步作为交换条件,节制其在地区内的行为。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然而,特朗普抛弃了伊核协议,恢复旧制裁,增设新制裁,同时还要求伊朗放弃独立外交政策。德黑兰方面对此当然表示了拒绝。
今天,伊朗一方面要处理国内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在国外制造动荡局势,它在整个中东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活跃。它恢复了核研究计划,取消了伊核协议对“离心机数量的限制”。如今,伊朗的导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要威慑装备精良的沙特——还要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官员仿佛是沙特聘用的。更糟糕的是,美国和伊朗现在公开处于战争状态。它们之间的对抗可能循环升级,酿成灾难。极限施压政策果然英明。
特朗普推特:“伊朗永远不会有核武器!”(大写)
不过,美国若要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美国决策者必须抛弃幻想,不要以为自己可以管理世界,尤其是中东地区。美国在伊拉克的存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这应该促使美国从该地区全面撤军。
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从任何合乎情理的角度来看,美国持续军事介入所付出的代价都大于获得的利益。盟国和友邦的国防问题应该让它们自己解决。最重要的是,美国应该在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斗争中宣布恪守中立,让它们自己寻求妥协方案。不要再为了别人去打无休止的战争;不要再为了其他国家的利益部署军事力量;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最终回到保护、服务和施惠本国人民上面来。
(观察者网杨晗轶译自美国“国家利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