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43斤女大学生病逝后的三大追问
吴花燕的人生际遇充满坎坷无疑,但某些过度“卖惨”的报道,也给那些别有用心的筹款组织有了可趁之机。
文 | 王仲昀
昨日(1月13日),一度引发广泛关注的身患重病的贵州女大学生吴花燕去世了。自2019年10月12日起,吴花燕就因心脏瓣膜疾病一直住院接受治疗。24岁的她,身高仅1.35米,体重只有43斤。吴花燕不幸病逝令人痛心,而她生前收到的爱心筹款也招致不少非议。原来,吴花燕的经历此前由媒体报道后,包括当地政府救助、社会捐款在内的各类关怀与爱心扑面而来。短短5天,为吴花燕筹集的治疗款便超过了100万元。但这些钱究竟怎么来,最终又去往哪里,目前众说纷纭。除了爱心筹款过程中的问题,有待厘清的还有部分媒体之前对于吴花燕的不实描绘。吴花燕的人生际遇充满坎坷无疑,但某些过度“卖惨”的报道,也给那些别有用心的筹款组织有了可趁之机。
疑问一:吴花燕生前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24岁的女大学生,身高仅1.35米,体重只有43斤。父母双亡,极度贫困,为了省钱给弟弟治病,每天只花两块钱,吃了五年的糟辣椒下馒头,有时候甚至连馒头都吃不起……”很多人了解到吴花燕,都出于上述这般描述。
笔者第一次看到相关新闻时,也曾为这些惨痛的描述而感到心痛。然而在后续了解中,又发现另一番吴花燕本人对此的感受:“她因此非常愧疚,觉得对不起高中时帮助她的老师和同学。她曾给每月资助她400元的王老师发微信说,‘把我写得那样的不堪和伟大……我并不开心,每一张报道发出去我的心口像压着千斤重的石头一样使我喘不过气来……’”
**封面新闻报道截图****如果真的如报道所描绘那般苦难和坎坷,为何本人会“非常愧疚”?****这就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在因病住院以及最终病逝前,吴花燕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她真的在5年里都靠着辣椒拌饭和每天两块钱的生活费度日?**2019年12月9日,央视网法治栏目《热线12》曾经播出过吴花燕相关的一期节目。在这期节目中,她的老师、同学、家人、乡镇领导,以及本人都有出镜,并回应了当时已经存在一些的批评之声。节目中呈现的内容是否全部真实不得而知,但至少能帮公众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境况。首先,关于“每天两块钱”这一点,笔者就看到了多个版本的说法。节目中,吴花燕就读的学校表示调取了她在食堂的消费记录,她每餐的平均消费是6.24元,并不是传说中的“每天两块钱”。吴花燕只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某一天只花了一两块钱,然后就变成了每天都只花两块钱。
而在后来网络众筹平台“水滴筹”的介绍中,这一数字又变成了“10元钱内”。2元和10元之间的差异,虽然只有8元钱,但性质已经完全不同。
以此为例是想说明,吴花燕从小到大,家庭确实困难,但绝非没有得到相应帮助。央视网的节目中提到,从2009年开始,她和弟弟就享受了低保,档次也不断提升,从一般保变成重保再变成长保,现在姐弟俩每个月一共能拿到730元,政府也多次给过物资上的补贴。弟弟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虽然经济方面比较紧缺,但是能吃饱。2018年,吴花燕家被评为异地扶贫搬迁户。在保留原房屋的前提下,政府在铜仁市碧江区给他们安排了一套60平方米、两室一厅且装修完毕的房子。
另外,吴花燕就读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不仅免除了她的学费,并且每年资助她奖助学金7000元;学院有位老师,还另外每月资助她500元。贵州铜仁民政局回应批评时说,据查,从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吴花燕所在的松桃县民政局为吴花燕姐弟长期发放低保金,并两次发放临时救助金。鉴于其姐弟生活困难现状,民政部门紧急启动急难救助程序,解决2万元急难救助金。据统计,吴花燕从2017年9月入校到2019年12月,共得到政府助学金20650元、学校助学金23000元、学校爱心教师资助17000元,共计60650元。
正因如此,一直得到他人帮助的吴花燕,生前才会为网上的不实报道而懊恼、内疚。当时她就在节目里坦言,因为网上这些极端的报道及其遭致的质疑,让她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虽然吴花燕去世令人叹息,但这和她生前所处的贫困状况不能简单形成因果关系,更多还是源于她 疾病本身的问题。
疑问二:为什么爱心筹款不让本人知悉、不经本人同意?
有了上述过度“卖惨”的报道,当吴花燕的名字出现在网络爱心筹款的平台上时,便迅速激发了网友们为其献爱心的情感冲动。5天内,收到超过100万元的捐款。这其中,有一个叫作“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的组织。该组织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项目之一。
从2019年10月25日起,该慈善组织开始在“水滴筹”上为吴花燕筹款,短短5天时间,便筹得60余万元。但吴花燕本人及家人亲友,却是在该筹款项目发布之后,才知道有此项目。此外,除了“水滴筹”,“9958”还先后在平台“蓝色生命线”上发起两期总计40万元的爱心筹款。吴花燕的亲属此前告诉媒体,“这40万的筹款,吴花燕本人并不知晓”。
此外,一个名为“喜欢听新闻”的抖音账号,在吴花燕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护燕行动”之名,在抖音平台上用二维码收款的方式,为吴花燕筹款,并发布视频,称45万余元爱心款“已亲自交至吴花燕”。但吴花燕亲属表示,没有收过这笔钱。“我们根本就没有收这笔钱。他们是往医院来了人,但我们爱心款已够,所以就没收。”
从整个为吴花燕爱心筹款的过程来看,吴花燕生前及其亲属对各种项目的发起以及资金的去向都充满疑惑。这也直接引发了公众的质疑:钱都是从哪些平台来,由谁发起,最终用在哪里?关于“钱”的问题,从来都马虎不得,何况是公众的爱心捐款。
疑问三:爱心筹款乱象不止,最终受害的是谁?
一个月前,“水滴筹”就曾因为地推事件饱受质疑:地推“志愿者”来到医院寻找需要帮助的患者,后续却不加以审核患者的财产状况,直接按模板编故事,将患者病情发到平台上募款,事成后再从平台收取提成,平台也借机推销保险。这一系列操作,令广大网友感到失望,“太心寒,再也不捐了”。而吴花燕因病离世前后曝出的爱心捐款乱象,短时间内又再度让公众对网络筹款失去信任。无论是未经同意就借其名义筹款,过度渲染其悲苦生活情节,还是钱没到手就对外放出“亲手交钱”的消息,都不像是把献爱心放在首位,反而是一种再度消费。原本像“水滴筹”等网络筹款平台的出现,是对国家医保体系、社会保障部门的一种有益补充。但从现状来看,这些初衷偏离了正轨。此类乱象的最终后果,是公众的善心一次次地被利用与伤害,使得以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