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突击花钱?取消部门预备经费外,上海为何重提这个紧箍咒
各部门一般性财政支出一律压减10%以上,部门预备经费全部取消。加之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与上年基本持平”——上年的增速是多年来最低的0.8%,政府过“紧日子”的信号在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得到明确释放。
人代会第二天,代表们面对《预算报告》,对此感受会更为真切。
预算报告明确,2020年的预算支出编制坚持和体现**“三压”“三保”“三统筹”**,“三压”的重点就是“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具体而言,要压一般性支出,对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一律压减10%以上;压专项经费,对各部门专项经费从紧安排;压待分配预算,对各部门待分配预算一律不再安排。
更耐人寻味的是,报告专门强调,要落实**“零基预算”**的理念,逐步完善预算支出体系标准,将一个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作为各级政府安排预算、分配资金的重要依据,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中存在的“基数”依赖,进一步健全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机制。
**“零基预算”,意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这不是新概念,却是很久没有在报告中出现的概念。
多年前,从中央到地方的预算编制,都曾提出要积极探索乃至推行“零基预算”,一些地市还曾有过试点。但总体而言,“基数预算”(即以上一年支出为基数,适当考虑一定增长比例分配资金)的思维惯性和执行惯性仍然较大。
在“不报白不报”的观念导向下,年初多报计划,年底突击花钱,进而放大财政收支矛盾,事实上不同程度造成浪费的现象,并不鲜见,其背后折射的预算编制透明度不足、绩效管理力度不彰等问题,更会深层影响政府效能。
多年后重提“零基预算”,并将其作为健全完善预算和资产管理机制的重要一环,显然不是为了增加一个概念。
从预算管理角度,“零基预算”是更为现代的管理方式,亦是国际上控制行政成本、促进行政体系高效运转的通行惯例。而对正要过“紧日子”的政府来说,借此所需要深思并推动的,更是一整套运转模式改革优化。
过“紧日子”,自然要厉行节约,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该少花的钱坚决不多花,都是基本要求。但在指标压减带来的硬约束之外,“紧日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过“紧日子”,不是不要过日子。该花的钱仍要坚决花,并且,在一些有特殊关键作用的领域,投入还要“只增不减”。
**这背后,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收紧”,也即让有限资源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具效力,一面保证兜底,一方面力求发挥一种撬动作用、体现“乘数效应”,争取落一子能让全盘活。**而能否找到这个撬动的支点,并在关键时刻果断投入,就考验政府的眼光和魄力。
政府的魄力,需要一点创造精神、冒险精神,跳出原本身处“舒适区”带来的保守做法,比如片面求稳导致的“一碗水端平”,懒于创新而造成的路径依赖,以及被预算报告点名的“基数”依赖。同时,更需要足够的效能意识,要有对问题和趋势精准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实践中的不断研习,也来自诸如“零基预算”这样的理念倒逼。
进一步说,花钱大手大脚甚至铺张浪费,不只是作风问题,更是机制、流程、观念问题。
有些事原本无需花钱解决,有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成问题,最终却要动用数额不菲的财政经费,实质是用额外的财务成本,来填补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种种漏洞。而财务成本还只是各方面成本的一部分而已。
一个不那么科学的决策、一次不那么有效的安排,涉及的行政成本、社会成本、信用成本往往是更大的。而减少并最终杜绝这些额外的成本,同样需要依靠制度倒逼,并最终导向观念的变革。
有人在两会上直言不讳:都要过“紧日子”,但极个别的部门单位,还是有些“财大气粗”,动辄大手大脚,不问实际效果;有些单位和企业,也习惯了动辄要政府部门挂个名,出点钱,添把火。
按照“从严从紧”的要求,有些活动,当然是不该办的,至少是不该花财政的钱办的;很多事,完全可以由市场解决,且更适合市场操办。如今,市委市政府再三强调过“紧日子”,这些问题自然都要认真清理、彻底解决。
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习惯制度带来的“紧约束”,需要不断明确哪些支持该“收紧”、哪些事情该“放手”,更需要不断思考那个经典的问题——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