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势差是核心之举
刘慧 贾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扶贫战略的转折之年。站在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扶贫之路长效持续的方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城乡发展尚不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势差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大阻碍。如何缩小城乡发展势差,成为扶贫战略转折之年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辉煌的过去: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效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正式开启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在政府主导下推进资源逆向配置,城镇企业定向精准帮扶农村,全社会广泛参与、全市场协调促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下表统计了2013-2019年全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变化,可以看到,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下降,由2013年末的3.03降至2019年末的2.64。
2020年起,我国通过“精准扶贫”消除绝对贫困后,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同时也更加强调扶贫模式的持续性,旨在实现“长效扶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战略包含五个层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的振兴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扶贫战略将彻底摒弃“输血”,深入推进“造血”。
奋进的现在:缩小阻碍乡村振兴的城乡发展势差
在精准扶贫阶段,经过多年艰苦努力,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然而,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实现从精准扶贫顺利向乡村振兴过渡,依然任重而道远。其中,城乡区域间的发展势差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20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个体层面的资源不断由农村单向流入城镇。城镇不断蓄能,乡村不断耗能,城乡发展势差越来越大。城镇聚集的势能转换为城镇经济循环的动能,而该循环圈逐渐剥离失去能量的农村,基础建设、教育投入、资本投入等几乎所有资源都倾向城镇经济循环圈。据统计,2003年至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始终在3.2以上,城乡发展势差显著。
2013年底我国正式开启“精准扶贫”之路,通过政府主导和城镇企业精准定向帮扶,为农村经济循环注入了新动能。数据显示,2014年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十三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降至3以下;2013年至2019年,该比值一直稳步下降。“政府之手”主导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为乡村积累势能奠定了基础,城乡发展势差被动缩小。
然而,政府强干预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农村要做到“政府放手”后仍能不返贫,就需要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乡村与城镇之间的资源需要双向流动,经由“市场之手”实现城镇与乡村经济的一体循环,为增加农村发展势能持续提供动力,主动缩小城乡发展势差,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灿烂的未来:统筹规划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精准扶贫转入乡村振兴的历史拐点,实现顺利过渡的核心问题在于缩小城乡发展势差,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加以主导、社会广泛参与进行配合、市场主动加入予以促进,全方位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建设。
首先,政府需要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精准扶贫阶段,政府引导城市定向对农村予以多方位扶持,众多城镇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平台等优势,坚持互惠互利原则,有针对性地与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对接,也为贫困地区搭建市场平台、营销渠道,将政企支持与市场化相结合,建立“产业带动型”扶贫模式,初步建立了农村新型产业。迈入乡村振兴阶段,政府在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总体规划上要以区域功能性为主导,引导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城乡之间由“帮扶关系” 转向“互惠互利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分配、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一体化设计、创造好城乡经济一体循环的条件之后,建议弱化政府干预,交由“市场之手”,将城乡协调发展从被动模式转入主动模式。
其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当前,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人才资金均在城市中循环增值,若不加以引导,农村只能越来越被“孤立”。政府可以引导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现代经济要素突破原有在城市内的循环圈,逐步与农村的经济循环相融合,将农村传统廉价的农产品实现产业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的现代物流、电商、文化包装、概念营销等新型方式方法在农村的推广;另一方面,可以将由此形成的供-产-销一体化布局纳入社会经济循环的现代化建设之中,实现城市与乡村联动,逐步缩小城乡在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科研院所可以协助推广科学、高效的科技农业,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增产,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找到新的着力点。高等院校、大型医疗机构等事业单位可以开展一体化布局,规划开设职业技术培训试点,开展乡村定向专业培训,普及推广农业产业科技化、农产品多功能开发、农产品销售新型营销渠道等知识,助力农村人才培养,吸引外出务工的辍学青壮年回乡接受再教育,从而进一步助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文化科教单位可以积极推进文化产品下乡,寓教于乐,丰富乡村民众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引导年轻优秀的党员深入乡村基层组织,提高乡村领导班子中党员比例,优化乡村基层组织人员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最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市场力量的主动加入。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市场力量的主动推进。企业可以在乡村建立产业园、企业集群,将资本与岗位带入乡村,同时配套新的基础设施,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最优配置乡村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前沿农业科技、新型供应链体系与市场相结合,精确定位乡村在市场发展中的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将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融入乡村发展,利用市场力量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促进企业与乡村互利共赢。政府主导逐渐弱化后,市场的角色最终要从“辅助位”转向“主攻位”,建立城乡之间要素双向流动、经济一体循环的动力模式,真正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刘慧,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贾明,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