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五星!长征八号首发成功
作者:马俊 张未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未】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22日12时37分,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长征八号的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已经全部亮相。
将成为我国中低轨火箭的主力
《环球时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的5颗试验性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相关卫星载荷将对微波成像等技术进行在轨验证,开展空间科学以及遥感、通信技术试验与应用。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56次发射。
据介绍,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芯一级直径3.35米,芯二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4.2米,捆绑2枚直径2.25米助推器,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4.5吨,填补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3吨至4.5吨运载能力空白,对加速推进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与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构成运载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为何长征八号专门瞄准了太阳同步轨道的发射需求?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航天专家表示,太阳同步轨道的轨道平面与太阳的夹角保持不变,有利于卫星对地面进行长期观测。太阳同步轨道可以为一些观测型的任务提供较稳定的太阳入射条件,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在相同的时间和光照条件下观察云层和地面目标。因此,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和照相侦察卫星一般都选取太阳同步轨道,以使拍摄的地面目标的图像最好。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将占到中国未来发射卫星的50%到60%。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由于各自的定位和使命不同,均难以有效适应1吨至4.5吨左右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及卫星组网的发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5吨以上,有效填补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能力空白,并同时兼顾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能力,进一步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满足航天后续发射任务需求。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吴义田表示,未来长征八号将逐步成为我国中低轨火箭的主力,可以以一箭一星、一箭多星的形式进行发射,承担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组网发射等任务。
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全亮相
长征八号火箭首飞成功,还标志着“十三五”期间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已悉数完成亮相。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新一代运载火箭开展规划,以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发动机为基础,提出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计划。
2015年至2016年,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4型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圆满完成首飞任务。2年内4型火箭首飞,不仅国际航天前所未有,更是极大提升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飞成功,这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的新纪录。
2015年9月25日,长征火箭家族中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圆满成功。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成功发射。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2016年11月3日,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它与国际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标志着我国追赶上运载火箭的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长征十一号是固体小火箭,主打快速补网;长征六号是液体小型运载火箭,太阳同步轨道能力为1吨级;长征七号火箭是中型火箭,主要负责货运飞船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吨;长征五号火箭是大型火箭,主打高轨和深空探测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负责低轨空间站建设,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再加上刚成功发射的长征八号火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基本构架。
瞄准商业发射市场
长征八号火箭还将是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它在研制之初就遵循“模块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发展思路,其一级和助推器借鉴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和助推器,二级借鉴长征三号火箭三子级,从立项到首飞,仅用了三年时间。据介绍,我国新研制的火箭通常会进行全箭模态试验,用实物试验获取飞行中火箭的动特性参数,而长征八号火箭依托虚实结合仿真的模态综合技术,成为中国首个研制中没有进行全箭模态试验的中大型火箭,大幅缩短研制周期,降低了研制费用。
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被视为降低发射成本的重要途径。长征八号火箭在首飞中验证了“发动机节流应用技术”,它为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打下坚实基础。在不远的将来,长征八号火箭也将成为验证可重复、智慧化、无人值守等新技术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