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瓶,中国会被“卡脖子”吗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随着美国辉瑞、莫德纳、英国阿斯利康等公司的疫苗在欧美多国获得紧急使用批准,中国确定将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疫苗已经成为全球对抗病毒的新武器。针对如此庞大的接种人口,疫苗的生产、存储、运输等环节处处充满挑战,此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提出的疫苗瓶生产困难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装有疫苗的小瓶子会不会成为“卡住”中国疫苗生产脖子的一只手?《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疫苗瓶到底缺什么
张文宏曾公开表示,大量生产装新冠疫苗的瓶子不比生产疫苗本身容易多少,首先要有足够的玻璃,还要有足够的厂家。张文宏提到的疫苗瓶生产问题,国内外不少疫苗厂商和专业人士也已经意识到。此前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提醒称,“连疫苗瓶、灌封设备,全球都没有足够的储备”。
太平洋证券医药团队在一份研报中称,若新冠疫苗瓶以中硼硅管制瓶为主,按照全球新冠疫苗渗透率20%—70%、每人注射1-3次进行测算,新冠疫苗对应玻璃瓶市场空间为15亿支—160亿支。
国内疫苗专家陶黎纳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一般用于存放疫苗的容器有三种:安瓿瓶、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器。多位参与过国内紧急接种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接种的国产新冠疫苗均为预灌封注射器,即完成灌装疫苗的注射器。另据了解,目前科兴生产的部分疫苗,也采用西林瓶存放。
虽然可以采取不同容器存放,但令疫苗瓶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还是制造瓶子的玻璃产量有限。陶黎纳介绍称,由于涉及公众健康,装疫苗的玻璃瓶一般必须具备耐低温、高质量、高稳定的特点,这样的要求决定了在疫苗生产的包材环节中,必须使用医用玻璃。而生产医用玻璃,不管是原材料的获得,还是中间的加工过程,以及最后运输和储存,成本均比普通玻璃更高,工艺要求也更加严格。
目前,医用玻璃瓶所用的材质主要为钠钙玻璃和硼硅玻璃两种,而中硼硅玻璃是国际公认的安全药品包装材料,不仅可充分保障药品的安全稳定,还可防止药品与低等级包装发生不良反应而危害人体健康,也是国际几大制药公司主要选择。但陶黎纳表示,我国国内市场上的医用玻璃是以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为主,国家已在推动中硼硅玻璃的替换工作。
德国肖特占了全球一半市场
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中硼硅玻璃生产企业中,德国肖特公司占据全球约一半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国内仅有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山东药玻,正川股份等几家公司有能力生产中硼硅玻璃,且占总产能的比例并不高。
位于德国美因茨的肖特公司已有136年历史,在特种玻璃、微晶玻璃和相关高科技材料领域全球领先。公司发言人萨尔瓦多·鲁吉耶罗对德国电视一台表示,已有100多家疫苗研究机构向其预订疫苗瓶。这意味着,全球每4个新冠疫苗项目就有3个使用了肖特中硼硅药用玻璃瓶,其中也包括中国机构。
该公司疫苗瓶具有几个优势。一是高耐温性,在高达500℃和低于-72℃的温度下具有极高耐温性;二是高稳定性,随着时间推移,药物与包装材料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物功效,而肖特的配方设计可以很好地提升玻璃稳定性;三是经过上百年的检验,肖特疫苗瓶还可以防止有害物质污染。
至于全球疫苗接种中,是否会遭遇疫苗瓶“瓶颈”?肖特公司老板弗兰克·海因里希特在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很肯定地表示,“绝对不会有任何交付瓶颈。”据他介绍,仅仅肖特公司已经在德国、匈牙利等全球10多家工厂提升产能,一年可生产20亿支疫苗瓶。肖特也是中国市场最主要的中硼硅玻璃供应商之一,该公司近日也对媒体表示,公司在苏州和缙云均有生产基地,且正在扩大产能。
中企可以迅速释放产能
缺少中硼硅玻璃是否会让我国疫苗生产遇到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此前曾明确表示,我国疫苗瓶年产量至少可达80亿支以上,完全能够满足新冠疫苗的生产需求。疫苗瓶生产企业目前拥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和产能基础,只要新冠疫苗研发成功,确定了包装产品的形式和规格型号,疫苗瓶生产企业可以迅速释放产能,持续有序地满足市场需求。
山东药玻生产部门的一名负责人此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有信心满足新冠疫苗的玻璃需求。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山东药玻的中硼硅模制瓶产能约2亿支,中硼硅管制系列瓶产能6.87 亿只。国内另一家中硼硅玻璃生产商正川股份今年7月底曾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公开发行债券方式募资,用于中硼硅药用玻璃生产项目及中硼硅药用玻璃与药物相容性研究项目。
一位不具名的国内免疫学专家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公众并不需要过于担心疫苗瓶的问题,一方面各疫苗厂商有一定疫苗储量,另一方面,几亿支的需求也不是同时产生的,相关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应对。陶黎纳也表示,中国继续用非中硼硅玻璃做疫苗瓶,并不会在实质上影响到国产疫苗的效果与安全性。但若想要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我国应该向高标准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