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圣诞节协议”不是英国脱欧终局
作者:崔洪建
英国和欧盟24日正式宣布,双方已就最终的英国脱欧贸易协议达成一致。无论该协议内容对双方关系的前景影响如何,至少英国眼下暂时避免了疫情加重和无序脱欧的双重险境。
从“趋利”到“避害”
整个12月,英欧双方都是在一边谈判一边相互施压,同时又为“无协议脱欧”做准备的折腾中度过的。12月13日曾是双方设定的谈判最后期限,但后来这个期限被放弃,表明双方都不愿承担“无协议脱欧”产生的巨大风险。
英国脱欧进程走到今天,推动双方达成妥协的动力已从初期的“趋利”变成如今的“避害”。英国脱欧派的激情是为赢回一个“更自由和强大的英国”,但谈判至今逐渐显露出来的英国对欧盟市场的巨大依赖,欧盟作为国家集团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以及不靠谱的美国特朗普政府没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场外支援,都让英国品味到受制于人和求助无门的冰冷。欧盟一方尽管有谈判优势并尽量保持节奏,但也被英国的国内立法花招、渔业问题强硬和英美互通款曲弄得心烦意乱,一度还险些乱了方寸。
但也正是在不断试探、对峙和争吵中,双方难以割舍的巨大利益以及利益破裂后的高昂成本一再呈现。尤其是一旦无协议脱欧,一半的进出口贸易依赖欧盟市场的英国商业成本将大大提升,英法海军可能在英吉利海峡被渔业纠纷拖入冲突,在疫情打击下本就异常窘迫的经济也将更加艰难。“无协议脱欧”的前景越清晰,它的成本和代价就越巨大,要避免它的意愿和行动就越诚实,英欧就是以这种荒诞但却真实的逻辑拿出了这份“圣诞节协议”。
“政治正确”下的利益取舍
让英欧谈判如此艰难又能最终妥协的,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谈判环境。公平竞争、渔业份额和履约监管成为双方卡在谈判最后阶段寸步难移的难点,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问题很容易被政治化而且的确被高度政治化了。
在英国看来,脱欧意味着一切可以自己“当家做主”,自然包括在经贸、产业、劳工等领域的政策自决;但在欧盟看来,如果英国想在脱欧后继续从欧盟市场获取“零关税、零配额”的好处,就必须承担在规则和标准上“向欧盟看齐”的义务。在英国看来,和欧盟就渔业份额进行重新分配不是简单的捕捞量和渔民收入问题,而是事关英国专属经济区以及“海洋安全”的问题;而在法国看来,渔业问题是政府维护本国渔民权益进而维护政治稳定和大国地位的问题。
在脱欧以“赢回英国主权”为目标的政治正确下,技术性的谈判极易被导向绝少回旋余地的政治对垒。好在形势变化将双方都逼到了墙角,尤其是英国方面在招数用尽且防疫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已“无心恋战”,而欧盟在以防疫为名短暂关闭和英国的货物通道、让英国尝尽苦头后,也避免给外界“胜之不武”的印象,双方终于在政治正确和经济利益之间找到达成妥协的平衡点。
脱欧剧情了犹未了
达成“圣诞节协议”并不意味着英国脱欧就此剧终,后续仍有不少看点。首先是双方仍需经历各自内部程序的折腾。由于脱欧谈判事实上已经延期,尽管可以通过加急的“临时申请”程序先让协议在双方行政层面过关,但要将协议转化为法律并最终落地,在英国还得过议会这一关,在欧盟也要经过欧洲议会和各成员国议会的审核。在仍被脱欧所分裂的英国议会和成员国利益不一的欧盟,这一关都不会轻松。
其次是匆匆达成的协议难免留有漏洞和缺陷,它的有效性将主要取决于双方能否重新修复被谈判弄得遍体鳞伤的政治互信,并在实践中处理经贸规则、渔业纠纷上的智慧和技巧。
最后,双方如何保持和延续一种合作但不亲密、竞争仍能妥协的新关系,仍是检验这份协议成色的最终标准。
尽管未到终局,已经告一段落的英国脱欧仍让我们看到一个国际关系转向竞争博弈、政治利益推高合作成本的时代侧影。(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