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20丨“奋斗者”号标注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
2020年,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奋斗者”号把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注在了世界海洋最深处,深潜人用奋斗换来了收获满满的一年。
叶聪,“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夜里九点多,在位于海南三亚的中科院深海所,他来到工程实验室,确认“奋斗者”号的技术细节,确保潜水器以最佳状态交付给科研人员。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 在海上颠簸摇晃,起吊回收,包括海浪的冲击,对整个结构的影响的话,应该说都在我们的预计范围之内,性能很完美。
铸就“完美”两字的,是万米深海的反复锤炼。
11月初的海试中,“奋斗者”号一次下潜到8850米左右时,舱内的潜航员遇到了突发情况。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奋斗者”号潜航员 杨波: 我们当时明确在舱内感觉到一个类似我们抛掉压载铁的那个震动,有“梆”的一个声音,而且整个潜水器有个震动。
深海测试,既要风险可控,更要发现问题。要知道,陆地上再周密的压力试验,也无法完全预演真正的深海环境。叶聪带领海试团队根据异响的方位和音色连夜摸排,当晚就准确查出一块浮力材料与连接件之间因深海压力产生的轻微错位,风险及时得到控制。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 这种有大量的技术的和经验的沉淀以后,我们能够从容地去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个是整个团队最大的成长。
深潜人务实的态度让“奋斗者”号越战越强,在更极限的下潜中,愈发可靠、稳定。
11月10日,“奋斗者”号突破10000米关口,将中国载人深潜的记录改写为10909米!但这并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解锁深海的新钥匙。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 我们对深潜的追求已经没有停留在五位数这个数字上,这只是类似于一个拳击手他的重量级的指标。通过频繁的下潜,在海底能够找到着陆器、能够布放、过几天还能回收作业的现场的一些仪器设备,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海试中,总设计师、两名副总设计师和海试验收专家组长分别带队、亲自下潜。勇气与执着的背后,是中国载人深潜二十年磨出来的自信。从举步维艰成功跨入7000米的“蛟龙”、到深度回撤至4500米突破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的“深海勇士”、再到万米海深的“奋斗者”——三代中国深潜人向大洋去求真,在深海中务实。今年,他们再次肩并肩,选择了战风斗浪、波澜壮阔的航程。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 我们8个人参加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的海上试验,可以说跟着三个潜水器一起从图纸到实验室到了海上,见证了三个潜水器完成了研制、投入了应用。
二十年接力奋斗,厚积薄发的深潜人迎来了收获满满的2020:
“奋斗者”号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万米海试期间,成功下潜13次,8次深度突破万米;首次与“沧海”号着陆器完成双船双潜,在万米洋底实现全球首次4K电视信号直播。
“深海勇士”号 2020年内完成了100个潜次的科考任务,创造了8天12潜次的新纪录。
“蛟龙”号 完成最新改造,又将奔赴远洋科考。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 认识、保护、开发海洋,做更多的工作,这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应该说除了深渊以外,还有更多的陌生的环境需要我们用深潜的技术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会跟“奋斗者”号一起奋斗。
(总台央视记者 周旋 赵曙光 田琪永 郝毅杰 唐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