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人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中,建议提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又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是贯穿“十四五”规划的一条主线。从党的十八大把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十三五”规划强调综合体制创新和改革到“十四五”规划着重强调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新情况、新变化所做的重要决策,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以及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发展阶段上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改进了生产工具,节约了劳动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新的生产部门随之不断涌现,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从而使物质生产力呈几何级数增长。从18世纪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至今已经历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都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先导,每一次都给生产力带来更大的飞跃。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以人工智能、基因、清洁能源、量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虚拟现实等为技术突破口,掌握这些技术创新,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经济和产业竞争中独占鳌头。
科技创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新的生产力的获得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导致社会关系的改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到来,也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从而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技创新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生产工艺改进、机器改良和产品改良等科技创新活动,在废物回收、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矫正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经济行为和产业结构中的科技含量越高,就越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到效率驱动再到创新驱动,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在我国未来5—15年的发展蓝图中占据着决胜制高点。
创新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深度参与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成为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大国。然而,由于全球疫情影响以及大国地缘政治斗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外部环境面临很多困难,以参与中低层次分工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具有不可持续性。只有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由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更为稳定和可持续。
目前,阻碍国内大循环畅通最根本的矛盾也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攻关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此外,通过技术创新来培育新兴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也相应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创造出新的需求并提升消费层级。如制造业智能化、物流、“互联网+”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培育了不同以往的消费生态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又牵引供给,如此才能激发国内大循环的活力,使循环有效转动。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彼此依存相互促进。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解决国内循环和供需不匹配的深层矛盾,而且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首先,技术创新能够加速形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有效抵御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的技术封锁,加强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其次,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参与世界分工的层次,有助于深入和扩大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流和联系,形成互补合作,并有利于高效补齐资源、要素、人才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顺畅运转。
创新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方面,创新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上的突破带来新的管理理念。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搜集、反馈具有即时性,改变了基于信息不对称建构的单向线性组织模式,使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由科层制向网络状敏捷化转变,简化作业流程和中间环节,克服管理和服务的资源分割、条块化运作、运行成本高、迟滞性反应的缺陷,从以管控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有助于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进共同参与、协调治理,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为科学、精准、高效的高水平公共管理和服务。
科技创新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信息化时代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使生活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得到大力发展,将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科技进步带来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能够实现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社区保健机构与市民之间的互动,构建覆盖国民健康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理念。科技创新还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资源稀缺地区,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为人们的学习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从而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离不开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技创新同样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首先,科技创新不光体现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更体现于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上的创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需求导向性。尤其是围绕产业链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更是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技术积累和投资优势。技术创新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各方的创新积极性。政府则要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规划引导,制定发展标准、监督管理、防范风险,同时推动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次,坚持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由政府主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组织,各省各地区医疗团队合力抗疫,全国资源统一调配,快速响应并有效化解如此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通过全国统一的科技攻关协调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统筹整合优秀力量,进行跨学科、跨行业、观点融合、技术互补的攻关合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从而更高效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很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挑战。
最后,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战略性组合,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敏锐性、反应速度、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工作效率,是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大中型国企则通常处于产业链上游,在金融机构、上下游客户、消费者以及人才吸引上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小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将二者优势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科技创新得到坚实的依托和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