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疫苗缘何选用灭活技术路线?
作者:郭素萍
王丽莎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今天,新冠疫情虽然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各地仍有新病例发生。为了遏制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党中央高度重视,医务人员们“逆向”而行,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防止疫情的继续扩散。但是,要彻底防止疫情的发生,还是需要大规模接种疫苗。钟南山院士曾说:“疫苗是解决疫情最根本的东西,最终形成群体免疫是靠疫苗。”一方面,在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接种疫苗会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持续传播,避免新冠肺炎大流行。
目前国内外研发的疫苗有七类,即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核酸疫苗以及纳米颗粒疫苗。按照我们国家的五条技术路线来说,有灭活疫苗、流感病毒作为载体的弱毒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蛋白亚单位苗。但是,只有我国大规模选用的是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且现在走得最快的三种灭活苗都已经三期临床接近尾声。
西方国家不选用灭活技术路线的原因在于,生产灭活疫苗需要生产企业具备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这里有很多生物安全问题,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因此,他们选用了mRNA疫苗路线,这一路线是为癌症病人研究的疫苗。这是人类第一次把mRNA疫苗注射在健康人身上,安全问题是很难排除的。而且,mRNA自身稳定性弱,疫苗进入细胞的技术难度大,在体内持续表达可能出现免疫耐受,长期存在细胞内的潜在风险尚不清楚,规模化生产工艺尚有待优化。
我国之所以采取灭活疫苗路线,原因就在于其制备方式是传统经典的,属于成熟、可靠的疫苗研发手段。相对于其他技术路线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准。而且,灭活疫苗能够增加人体抗体,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适合老人或孩子、身体免疫力低下及体质虚弱的人。
在我国紧急使用新冠疫苗的过程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过境外的高风险地区,至今尚未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我国新冠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而且,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此次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后均产生高滴度免疫应答,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
当地时间12月24日,我国制药巨头科兴生物发布了在土耳其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为91.25%的有效性。据央视报道,巴西权威医疗研究机构布坦坦研究所就在12月23日公开指出,中国科兴生物在当地累计为志愿者注射了超过2万剂疫苗,就目前的试验数据来看,全都达到了世卫组织要求的有效性最低标准。
另外,我国的灭活疫苗储存容易。据《环球时报》援引中国疫苗专家介绍,目前中国的新冠疫苗均可在摄氏2-8度保存一定时间,长期保存需要冷冻,也只是零下20度至零下18度的常规低温。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中国疫苗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推断,疫苗保护期至少在半年以上。当然,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对于新冠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中。
在第73届世卫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中国表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如果中国疫苗能够获得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那么将对全球疫情的控制发挥重大作用。